李静玲;张永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7例在急诊PTCA术前、术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6例经电除颤和胸外按压,1例经静注利多卡因转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合并呼吸停止或呼吸浅慢,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或气囊人工辅助呼吸.结果:7例患者均完成急诊PTCA,术后无一例出现与心肺复苏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结论:心肺复苏后继续完成急诊PTCA是安全的,且不影响PTCA的效果.
作者:卢军;王风;林英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RANTES(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8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无哮喘的过敏体质者以及1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RANTES水平.结果:哮喘患者无论是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的,血清RANTES水平均明显高于有过敏体质但无哮喘的患者以及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后RANTES水平即明显下降,可达正常水平.此外,血清可溶性IL-2受体和嗜酸阳离子蛋白水平与RANTES水平密切相关.结论:RANTES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机制很可能与它能够激活炎症细胞有关.监测血清RANTES水平的动态变化虽然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气道炎症的反应过程,但对哮喘无太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阳显慧;覃寿明;邹小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因子(CVF)对豚鼠-大鼠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的影响,探讨其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给受者大鼠进行CVF(160 μg/kg)、CVF+CYP (160 μg/kg+20 mg/kg)、CYP(20 mg/kg)腹腔注射处理,耗竭其体内补体,随后对耗竭体内补体的受者大鼠进行颈部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测定移植供心的存活时间.结果:经CVF处理后移植供心存活时间获得延长至(36.3±5.1)min.加用环磷酰胺(CYP)延长尤为明显[(53.4±7.4) min],CYP对移植供心存活时间也有一定的延长作用[(31.7±6.0) min].结论:CVF可延长供心的存活时间,对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班建东;蓝秀万;舒雨雁;汤圣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胎盘早剥为中晚期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占晚期妊娠出血的3%.本病起病急,发展快,母围生期死亡率为0.5%~5%,婴围生期死亡率为50%~80%+{[1]}.本文对我院产科近8年来诊断为胎盘早剥的17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以往采用口服已烯雌酚后行钳刮术,但钳刮术进行较困难,且易出现并发症.近年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玲;张永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颈内动脉向颅内供血障碍,但是否引起脑缺血症状,除了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外,还取决于颅内和颅外的侧支循环是否完善+ [1]}.我科1993年以来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9例一侧颈内动脉(ICA)颅外段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现就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如下.
作者:林慧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预测妊高征的方法.方法:对469例孕妇检测桡动脉血流参数进行妊高征的预测.结果:预测妊高征阳性率 45%,且初孕年龄及孕周越大,阳性率越高,妊高征患者的阳性率比血压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通过对桡动脉血流参数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妊高征的手段.
作者:丘小霞;黄鸿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腰椎不稳,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导致腰椎不稳的原因有:外伤致腰椎骨折和脱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椎间隙变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松弛等.手术是治疗腰椎不稳有效的方法.1991年6月至2000年8月我院共收治18例,分别选择了3种手术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运鹏;林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舒血宁注射液提供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CLC-ODS1柱,流动相磷酸溶液(4→1 000)甲醇(50∶50),检测波长360 nm,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银杏总黄酮苷含量.结果:线性范围30~300 mg/L,加样回收率99.12%(RSD=1.01%,n=6).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血宁注射液中银杏总黄酮苷的含量,具有测定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据本品10批测定数据,规定其含量限度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作者:李梅;陆敏仪;刘华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直接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出血原因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源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如何判定出血原因,是抢救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成功的关键.我科1990年以来共收治肝硬化234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7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梁荣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术后疼痛、创伤及癌痛治疗.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术后病人应用小剂量吗啡和布比卡因混合液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是否存在年龄差异,以避免临床应用的盲目性.
作者:曾涟;蒋宗滨;谭冠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于1997年3月至1999年4月在B超定位、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陈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3位,许多研究表明其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As),在形成As的各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g)含量增高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脑出血17例,脑梗死27例及对照组21例的血脂成分及Fig含量的检测,探讨血脂,载脂蛋白及Fig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久发;胡志强;沈岳飞;石胜良;毕桂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c-erbB-2和bcl-2蛋白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评价它们在粘液表皮样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1例粘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c-erbB-2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c-erbB-2蛋白在正常涎腺中的分布特征为导管上皮全部阳性(10/10),而腺泡上皮仅有1例阳性(1/10);粘液表皮样癌的癌组织阳性率(85.4%)低于正常涎腺的导管上皮(100.0%),但阳性程度强,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的腺泡上皮(10.0%),P=0.000.bcl-2在粘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有高于正常涎腺的趋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涎腺中c-erbB-2主要分布在导管上皮;粘液表皮样癌c-erbB-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的腺泡上皮,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未发现在粘液表皮样癌中bcl-2和c-erbB-2表达的预后意义.
作者:徐胜美;吴铭;杨亦萍;卿海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方法:将银杏叶提取物与含细菌的培养液混合,分别装入24只试管,采用对倍稀释,稀释成4个浓度组,另设一组不含提取物的细菌培养液为阴性对照组,一组含甲硝唑的细菌培养液为阳性对照组.均放入厌氧箱37+oC培养48 h,然后观察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结果:观察到对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有效浓度为5 g/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然植物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抑制致龋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
作者:何克新;李兰;吴煜;苏大荣;朱莲娜;莫少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23,25,27G腰麻穿刺针行椎管内联合阻滞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将90例患者(ASA I~Ⅱ级)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为A组(23G)、B组(25G)、C组(27G),行椎管内联合阻滞.结果:3组间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失败率27G与23,25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痛发生率23G与25,27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联合阻滞好选用25G腰穿刺针.
作者:覃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常见的髋部疾病,在治疗上方法也较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日趋广泛.我院1997~2000年6月共行人工关节置换术2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是一种更贴近生理状态下的新兴的心肌保护措施和新的心脏手术技术+{[1]}.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0月为206例小儿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温秀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是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受关注的代表性手术之一.我院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共完成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手术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继红;徐建平;李忻琳;吴秀芬;杨芳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临床的常见病,目前国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本文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2000年7月间行小切口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78例,并与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间行骨瓣开颅或(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2例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荣南;罗云平;吴雪松;刘增庆;吴维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