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流;唐农;梁健;何燕玲;朱世龙
1997~2000年,我科应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法对158例吸烟者进行戒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观察组共158例,男153例,女5例,年龄大80岁,小为16岁.吸烟史长者达50年,短者2年,吸烟史在25年以内者多,为120例,占75.91%;吸烟量多80支,少为15支,以20~40支为多.
作者:黄伟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于1997年3月至1999年4月在B超定位、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陈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超声乳化技术因其手术切口小,术后散光轻,裸眼视力恢复快而稳定[1],被国内外专家所接受.1998年7月至2000年8月,我们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谭汉提;刘柏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方法:将114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安慰剂组。研究组69例按联合序贯方案每天口服结合雌激素0.625 mg,28 d为1个周期,周期的第15~28天每天加服醋酸甲孕酮4 mg;安慰剂组45例每天服用安慰剂。两组分别用药半年以上,于用药前、后对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进行综合评分,观察血E2、FS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乳腺、体重的变化,记录服药反应、中断治疗原因及继续服药意愿。结果:研究组用药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显著下降,血中E2水平显著升高、FSH下降(P<0.05),安慰剂组用药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因症状无明显好转而中断用药的比例明显少于安慰剂组(P<0.05),用药前、后体重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合雌激素能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是提高结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王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c-erbB-2和bcl-2蛋白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评价它们在粘液表皮样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41例粘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c-erbB-2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c-erbB-2蛋白在正常涎腺中的分布特征为导管上皮全部阳性(10/10),而腺泡上皮仅有1例阳性(1/10);粘液表皮样癌的癌组织阳性率(85.4%)低于正常涎腺的导管上皮(100.0%),但阳性程度强,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的腺泡上皮(10.0%),P=0.000.bcl-2在粘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有高于正常涎腺的趋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涎腺中c-erbB-2主要分布在导管上皮;粘液表皮样癌c-erbB-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的腺泡上皮,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未发现在粘液表皮样癌中bcl-2和c-erbB-2表达的预后意义.
作者:徐胜美;吴铭;杨亦萍;卿海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预测梗阻性IVP不显影无功能肾脏肾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方法:对21例23肾不同原因引起的梗阻性IVP不显影无功能肾脏行术前检测.结果:保肾手术17肾,肾切除6肾(26.1%),切除肾术前检测尿pH值>7.3,肾盂穿刺引流尿量第1周内平均<400 ml/24 h,尿pH值>7.3,引流观察无明显下降,经B超检查肾实质厚度<2 mm且肾盂穿刺引流后,B超动态观测肾实质厚度亦无明显增加.保肾者经半年至3年随访17肾,肾功能恢复到Ⅰ~Ⅱ级;切除肾病理检查肾皮质菲薄,大部分<2 mm,光镜下无正常肾小球及肾小管.结论:不能仅凭IVP不显影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梗阻肾脏有无功能,术前应综合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以判断肾功能的可复性.其中尿pH值、肾实质厚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患肾动态1周以上测定的尿pH值>7.3、肾实质厚度<2 mm、尿量平均<400 ml/24 h时,可作为患肾功能不可复的参考指标.
作者:罗开玲;王晓平;李志斌;梁宏;苏小壮;孙毅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7例在急诊PTCA术前、术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6例经电除颤和胸外按压,1例经静注利多卡因转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合并呼吸停止或呼吸浅慢,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或气囊人工辅助呼吸.结果:7例患者均完成急诊PTCA,术后无一例出现与心肺复苏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结论:心肺复苏后继续完成急诊PTCA是安全的,且不影响PTCA的效果.
作者:卢军;王风;林英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是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受关注的代表性手术之一.我院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共完成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手术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继红;徐建平;李忻琳;吴秀芬;杨芳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我院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3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洪;关心;杨志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以往采用口服已烯雌酚后行钳刮术,但钳刮术进行较困难,且易出现并发症.近年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玲;张永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3AK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卵巢癌细胞株(A2780)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CD3AK+A2780,对照组采用LAK+A2780,分别共育24h并于作用前和作用后每4h收集一次上清液以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育前、后上清液中均有TNF-α和IFN-γ分泌,但共育后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共育前(P<0.01),且同一效靶比的实验组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3AK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匡志鹏;梁安民;谢裕安;罗小玲;吴继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7例均为我院1994年1月到1998年12月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分为化疗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大8岁,小7个月,平均3岁.临床分期:Ⅱ期3例,Ⅲ期9例,化疗后临床分期:Ⅱ期转为Ⅰ期3例,Ⅲ期转为Ⅱ期3例,Ⅲ期6例.一期手术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大10岁,小9个月,平均3.5岁.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2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分期情况相似.1. 2 治疗方法:化疗组用长春新碱静脉注射,1.5~1.75 mg/m+2,每周1次,5例加用顺铂15 μg/m+2静脉滴注,连用5 d.化疗前、化疗后2~4周用B超,CT测定肿瘤体积(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两组手术方法均采用腹部横切口,单纯患肾切除.术后根据分期常规化疗.
作者:唐咸明;杨体泉;谭志忠;陈嘉波;罗意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3位,许多研究表明其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As),在形成As的各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g)含量增高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脑出血17例,脑梗死27例及对照组21例的血脂成分及Fig含量的检测,探讨血脂,载脂蛋白及Fig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久发;胡志强;沈岳飞;石胜良;毕桂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长期吸烟可致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的现象已被证实,但其亚组分的改变如何,尚未见资料报道.笔者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法对吸烟者血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国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康宁克通A(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分为甲组(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组);乙组(单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组)及丙组(强的松口服组),观察3组疗效.结果:3组均能有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但甲、乙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及减少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丙组,甲组注射次数明显少于乙组,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显像恢复方面,3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率方面,3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起效快、注射次数少、安全、疗效好.
作者:邓爱民;林延德;王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23,25,27G腰麻穿刺针行椎管内联合阻滞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将90例患者(ASA I~Ⅱ级)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为A组(23G)、B组(25G)、C组(27G),行椎管内联合阻滞.结果:3组间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失败率27G与23,25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痛发生率23G与25,27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联合阻滞好选用25G腰穿刺针.
作者:覃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根尖周指数对超声波技术治疗根管效果的评价.方法:对95例106颗患慢性根尖周炎的牙齿进行超声波预备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后,以同期治疗81例94颗慢性根尖周炎牙齿作为对照,2~4年间复查,采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波与常规手持器械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效果影响有一致性(P>0.05).结论:超声波根管治疗具有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PAI系统对评定根尖周病疗效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关淑妮;梁登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长期服用茶多酚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按833 mg/kg.d-1和83.3 mg/kg.d-1茶多酚灌胃给药,生理盐水对照给药,6个月后测定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含量、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minopyrine N-demethylase, ADM)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sferase ,GST)活性.结果:茶多酚能非常显著地提高雄性大鼠的P450和 b5含量,显著提高雌性大鼠ADM活性.结论:①长期服用茶多酚能诱导肝药酶的含量和活性,并可能提高大鼠肝脏的解毒活力.②正常情况下和茶多酚诱导的肝药酶的变化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作者:刘滔滔;梁宁生;李艳;杨帆;陆益;黄仁彬;蒙子卿;张丽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应用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结果:29例成功击碎结石,成功率90.6%,随访1~6个月,结石排尽率达87.5%,无梗阻、感染、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提高碎石效果,减少单纯ESWL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范永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泌尿道感染常见菌群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分析 474例从临床尿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并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泌尿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4%~38%,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12%~22%,绿脓杆菌和阴沟肠杆菌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结论:定期系统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米华;朱莲娜;钟品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