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烟者纤维蛋白原亚组分测定的意义

顾国龙

关键词:吸烟者, 血浆纤维蛋白原,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 亚组分, 电泳法, 资料, 测定, 报告
摘要:长期吸烟可致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的现象已被证实,但其亚组分的改变如何,尚未见资料报道.笔者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法对吸烟者血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79例诊治分析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直接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出血原因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源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如何判定出血原因,是抢救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成功的关键.我科1990年以来共收治肝硬化234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7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梁荣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及献血员血清和肝组织中TTV的检测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及献血员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其感染状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人群共83例及7例不同类型肝病病人的肝组织TTVDNA.结果:TTV在各组肝炎病总检出率为22.9%,7例肝组织TTV阳性率为28.6%,而且在非甲-非戌型肝炎病人中检出率高(38.9%).结论: TTV在不同人群中均能检出,而非甲-非戌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高,提出TTV可能是一种损肝病毒,而且可致肝重度损害.

    作者:王金科;阎惠平;鲁文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D3AK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CD3AK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卵巢癌细胞株(A2780)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CD3AK+A2780,对照组采用LAK+A2780,分别共育24h并于作用前和作用后每4h收集一次上清液以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育前、后上清液中均有TNF-α和IFN-γ分泌,但共育后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共育前(P<0.01),且同一效靶比的实验组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3AK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杀伤肿瘤细胞.

    作者:匡志鹏;梁安民;谢裕安;罗小玲;吴继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筛查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筛查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对190例孕妇行50g葡萄糖筛查,异常者进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口服50g葡萄糖后1h血糖≥7.8mmol/L者74例(38.95%),进一步行OGTT试验,发现妊娠期糖尿病(GDM)10例,发生率为5.26%,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24例,发生率为12.63%,50g葡萄糖筛查阳性率为45.94%.有不良孕产史、家族遗传史、孕期体重增长率>25%的孕妇为高发人群,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增高.结论:妊娠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在妊娠期行糖尿病筛查可以使妊娠期糖尿病得到及早诊断和及时处理,尤其是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在妊娠晚期更应加强监测.

    作者:唐卉;李启金;陈悦;杨晓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评价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颈内动脉向颅内供血障碍,但是否引起脑缺血症状,除了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外,还取决于颅内和颅外的侧支循环是否完善+ [1]}.我科1993年以来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9例一侧颈内动脉(ICA)颅外段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现就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如下.

    作者:林慧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后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7例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7例在急诊PTCA术前、术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6例经电除颤和胸外按压,1例经静注利多卡因转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合并呼吸停止或呼吸浅慢,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或气囊人工辅助呼吸.结果:7例患者均完成急诊PTCA,术后无一例出现与心肺复苏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结论:心肺复苏后继续完成急诊PTCA是安全的,且不影响PTCA的效果.

    作者:卢军;王风;林英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鼻压力计预测慢性鼻炎疗效

    目的:探讨ATMOS-200型鼻压力计在预测慢性鼻炎疗效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0例有鼻阻塞症状的慢性鼻炎患者术前、用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收缩鼻甲后及术后鼻阻力,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麻黄素或肾上腺素收缩鼻甲后鼻气道阻力(NAR)与术后和正常人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术前NAR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鼻压力计检测NAR可以较客观直接地预测慢性鼻炎术后疗效.

    作者:郝晓民;韦弘;常捷燕;周小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分析)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是比较常见的肾良性肿瘤,是术前唯一能够定性诊断的肾肿瘤[1].近年来由于B超、CT及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使大多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成为可能.我院 1986年4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桂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脐动脉血S/D值

    目的:应用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脐动脉血S/D比值对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产前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预测围生儿预后.方法:对41例高危孕妇进行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BPP)及脐动脉血S/D比值测定,胎儿出生后取脐动脉血进行分析,测脐血pH值.结果: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越低,其羊水污染、胎儿酸中毒、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BPP评分越低,S/D比值异常的发生率就越高.结论:BPP及脐动脉血S/D值对高危孕妇的监护及指导临床处理、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燕;袁华;李慕军;欧奇志;韦业平;赵艳琼;韩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磷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应用磷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72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沈开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6例分析

    超声乳化技术因其手术切口小,术后散光轻,裸眼视力恢复快而稳定[1],被国内外专家所接受.1998年7月至2000年8月,我们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谭汉提;刘柏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镇痛复合液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对比观察

    有效的术后镇痛无疑能为手术病人的康复提供有利的条件[1].近年来关于术后镇痛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由于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2],而使镇痛效果不尽人意.本实验旨在通过芬太尼镇痛复合液和吗啡镇痛复合液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对比研究,寻找一种更合理、并发症更少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郑贵永;刘家天;翟才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发性尖锐湿疣诱发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反复发作的诱因,以便更有效地防治复发性、难治性CA.方法:对65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的48例(73.9%)伴有系统或局部疾病.在治疗CA同时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治愈率达86.2%,显效率12.3%,总有效率98.5%.结论:CA发生、发展和复发与多因素的作用有关.治疗时采取综合方法是取得高治愈率的保障.

    作者:梁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T3、T4、FT3、FT4、TSH的水平,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并发症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T4、FT4、TSH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T3、FT3明显上升(P<0.001).T3、FT3与 FBG、PBG呈负相关(P<0.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测定血清T3、FT3、T4、FT4对糖尿病病情估计、判断预后及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萍;傅一明;吴世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免疫功能率乱所致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约50%~60%的SLE有心脏损害[1],但多数患者呈亚临床进展而导致临床活动性狼疮性心脏损害受累估计困难.本文对46例SLE患者心脏损害的情况进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应用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结果:29例成功击碎结石,成功率90.6%,随访1~6个月,结石排尽率达87.5%,无梗阻、感染、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提高碎石效果,减少单纯ESWL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范永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结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结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方法:将114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安慰剂组。研究组69例按联合序贯方案每天口服结合雌激素0.625 mg,28 d为1个周期,周期的第15~28天每天加服醋酸甲孕酮4 mg;安慰剂组45例每天服用安慰剂。两组分别用药半年以上,于用药前、后对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进行综合评分,观察血E2、FS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乳腺、体重的变化,记录服药反应、中断治疗原因及继续服药意愿。结果:研究组用药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显著下降,血中E2水平显著升高、FSH下降(P<0.05),安慰剂组用药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因症状无明显好转而中断用药的比例明显少于安慰剂组(P<0.05),用药前、后体重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合雌激素能有效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是提高结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王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操作方法等.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法对33例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植入.结果:33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均恢复TIMI Ⅲ级血流,血管开通率100%.结论:冠脉内支架植入是心肌梗死患者的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其适应证、操作特点及术后抗凝至关重要.

    作者:林虹;王风;林英忠;徐广马;刘伶;袁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梗阻性IVP不显影无功能肾脏的预后因素评价(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预测梗阻性IVP不显影无功能肾脏肾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方法:对21例23肾不同原因引起的梗阻性IVP不显影无功能肾脏行术前检测.结果:保肾手术17肾,肾切除6肾(26.1%),切除肾术前检测尿pH值>7.3,肾盂穿刺引流尿量第1周内平均<400 ml/24 h,尿pH值>7.3,引流观察无明显下降,经B超检查肾实质厚度<2 mm且肾盂穿刺引流后,B超动态观测肾实质厚度亦无明显增加.保肾者经半年至3年随访17肾,肾功能恢复到Ⅰ~Ⅱ级;切除肾病理检查肾皮质菲薄,大部分<2 mm,光镜下无正常肾小球及肾小管.结论:不能仅凭IVP不显影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梗阻肾脏有无功能,术前应综合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以判断肾功能的可复性.其中尿pH值、肾实质厚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患肾动态1周以上测定的尿pH值>7.3、肾实质厚度<2 mm、尿量平均<400 ml/24 h时,可作为患肾功能不可复的参考指标.

    作者:罗开玲;王晓平;李志斌;梁宏;苏小壮;孙毅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种不同的腰椎穿刺针行椎管内联合阻滞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23,25,27G腰麻穿刺针行椎管内联合阻滞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将90例患者(ASA I~Ⅱ级)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为A组(23G)、B组(25G)、C组(27G),行椎管内联合阻滞.结果:3组间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失败率27G与23,25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痛发生率23G与25,27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联合阻滞好选用25G腰穿刺针.

    作者:覃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