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6例分析

黄经河;谭汉提;刘柏松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现报告如下, 植入方法, 手术切口, 视力恢复, 乳化技术, 专家, 术后, 散光, 裸眼, 国内
摘要:超声乳化技术因其手术切口小,术后散光轻,裸眼视力恢复快而稳定[1],被国内外专家所接受.1998年7月至2000年8月,我们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RANTES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RANTES(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8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无哮喘的过敏体质者以及1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RANTES水平.结果:哮喘患者无论是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的,血清RANTES水平均明显高于有过敏体质但无哮喘的患者以及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后RANTES水平即明显下降,可达正常水平.此外,血清可溶性IL-2受体和嗜酸阳离子蛋白水平与RANTES水平密切相关.结论:RANTES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机制很可能与它能够激活炎症细胞有关.监测血清RANTES水平的动态变化虽然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气道炎症的反应过程,但对哮喘无太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阳显慧;覃寿明;邹小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评价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颈内动脉向颅内供血障碍,但是否引起脑缺血症状,除了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外,还取决于颅内和颅外的侧支循环是否完善+ [1]}.我科1993年以来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9例一侧颈内动脉(ICA)颅外段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现就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如下.

    作者:林慧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单抗)对抗原引起的气道炎症的影响,加深认识ICAM-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刺激小鼠以诱导嗜酸性粒细胞(EOS)聚集到气道,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并检测ICAM-1分子的表达水平,观察静注抗ICAM-1单抗后BALF中EOS数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结果:小鼠经抗原致敏和刺激后BALF中可以见到大量的EOS,经抗ICAM-1单抗处理后EOS数降低了63%,抗ICAM-1单抗可抑制肺组织IL-4的产生.结论:抗ICAM-1单抗能够抑制气道EOS浸润,其作用机制很可能与抑制局部IL-4的产生有关,提示抑制气道抗原呈递细胞的活性有利于哮喘的治疗.

    作者:邹小英;吴聪;覃寿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吸烟者纤维蛋白原亚组分测定的意义

    长期吸烟可致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的现象已被证实,但其亚组分的改变如何,尚未见资料报道.笔者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法对吸烟者血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国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重要器官损害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重要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重要器官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呼吸系统损害72例,消化系统损害44例,泌尿系统损害22例,循环系统损害12例.其中累及2个器官损害者66例,累及3个及3个以上器官损害者6例,死亡41例,显示颅脑损伤愈重,受损器官愈多,病死率愈高.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重要器官损害应重视原发脑伤的紧急处理,以阻断发生重要器官损害的序贯过程.

    作者:陈垂尖;李超强;庞宏谋;梁庆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分析)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是比较常见的肾良性肿瘤,是术前唯一能够定性诊断的肾肿瘤[1].近年来由于B超、CT及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使大多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成为可能.我院 1986年4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桂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戒烟158例观察

    1997~2000年,我科应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法对158例吸烟者进行戒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观察组共158例,男153例,女5例,年龄大80岁,小为16岁.吸烟史长者达50年,短者2年,吸烟史在25年以内者多,为120例,占75.91%;吸烟量多80支,少为15支,以20~40支为多.

    作者:黄伟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及PCNA的表达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细胞凋亡、PCNA表达水平关系,找出评价恶黑预后的可靠指标.方法: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共20例恶黑石蜡包埋标本.结果:恶黑组织中有细胞凋亡与PCNA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有50%恶黑组织同时有细胞凋亡与PCNA表达.结论:细胞凋亡及增殖异常与恶黑发生发展有关系,二者的比值可能是判定恶黑预后的又一可靠指标.

    作者:张锡流;唐农;梁健;何燕玲;朱世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通过检测孕妇血流参数的变化预测妊高征

    目的:探讨临床预测妊高征的方法.方法:对469例孕妇检测桡动脉血流参数进行妊高征的预测.结果:预测妊高征阳性率 45%,且初孕年龄及孕周越大,阳性率越高,妊高征患者的阳性率比血压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通过对桡动脉血流参数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妊高征的手段.

    作者:丘小霞;黄鸿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上腺素递增剂量抢救心脏骤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递增剂量(IDE)在心肺复苏时的作用.方法:将177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IDE(96例)和标准剂量组(SED组)(81例),分别按递增剂量及标准剂量肾上腺素静推,观察两组病例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IDE组自主循环恢复率(RSC)为30.2%,SDE组为12.3%,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率IDE组为5.2%,SDE组为4.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上腺素递增剂量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不能提高存活率.

    作者:俞宁;唐玉梅;唐宇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磷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应用磷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72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沈开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根管超声波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根尖周指数对超声波技术治疗根管效果的评价.方法:对95例106颗患慢性根尖周炎的牙齿进行超声波预备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后,以同期治疗81例94颗慢性根尖周炎牙齿作为对照,2~4年间复查,采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 Index,PAI)评定X线片并结合临床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超声波与常规手持器械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效果影响有一致性(P>0.05).结论:超声波根管治疗具有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PAI系统对评定根尖周病疗效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关淑妮;梁登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碎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应用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2例.结果:29例成功击碎结石,成功率90.6%,随访1~6个月,结石排尽率达87.5%,无梗阻、感染、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肾镜及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提高碎石效果,减少单纯ESWL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范永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及献血员血清和肝组织中TTV的检测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及献血员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其感染状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人群共83例及7例不同类型肝病病人的肝组织TTVDNA.结果:TTV在各组肝炎病总检出率为22.9%,7例肝组织TTV阳性率为28.6%,而且在非甲-非戌型肝炎病人中检出率高(38.9%).结论: TTV在不同人群中均能检出,而非甲-非戌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高,提出TTV可能是一种损肝病毒,而且可致肝重度损害.

    作者:王金科;阎惠平;鲁文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

    50年代末,骨髓活检开始应用于临床[1],80年代后国外多数血液病机构均常规进行骨髓活检与涂片标本的二重检查以诊断血液病[2].而骨髓瘤细胞(MMC)的检出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10月对18例MM在瘤细胞的检出率及细胞定性方面,进行骨髓切片与涂片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漓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同时间硬膜外注入吗啡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吗啡注入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已有22年的历史[1],对术后镇痛使用吗啡剂量研究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1.5~2.0 mg/次效果较好[2],且副反应也较少.但在什么时间注药镇痛效果较好报道不多.1993~1999年笔者观察不同时间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作术后镇痛共18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兰;莫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86例行肝部分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人优良率为89.71%,差者为10.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09%,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梁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以往采用口服已烯雌酚后行钳刮术,但钳刮术进行较困难,且易出现并发症.近年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玲;张永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门静脉化疗预防肝转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门静脉大剂量持续化疗对预防结直肠癌行根治术后并发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将病例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病人在行根治术后,选择大肠各汇流静脉(如左结肠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乙状结肠静脉等)或胃网膜右静脉,将导管自所选择的静脉远侧端向门静脉方向插入至门静脉内,立即经此导管行5-Fu持续化疗.5-Fu用量为600 mg/m2*d-1,化疗共持续7 d.对照组则于术后2周开始全身化疗.5-Fu用量为450 mg/m2*d-1,化疗共7 d.结果:研究组病人5年生存率及5年内并发肝转移率分别为72.4%(55/76)及22.4%(17/76);对照组病人5年生存率及5年内并发肝转移率分别为55.7%(39/70)及38.6%(27/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即辅以门静脉大剂量持续化疗能明显降低肝转移,提高5年生存率.

    作者:朱一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348例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8例(348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术后近期视力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恢复到0.5以上的263例,263眼,占75.6%,0.5以下的85例,85眼,占24.4%.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效果好,视力恢复快,花费少,适于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李民坚;黄明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