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坤
目的:探讨结肠镜对小儿大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因反复血便、腹痛、腹泻、粘液血便就诊的1~15岁患儿205例行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病变171例,占83.4%,共检出13种疾病,其中以结肠息肉为多见,为127例,占62%.共检出大肠息肉199颗.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共165颗, 占83%(165/199).并在内镜下行大肠息肉电凝切除,避免过去大肠息肉开腹手术的痛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既明确了诊断又得到了治疗.结论:结肠镜是小儿大肠疾病的佳诊断方法.在结肠镜下行小儿结肠息肉电凝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唐莲凤;金群馨;洪瑞香;林瑶光;唐国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引起的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出现一系 列脑病的表现.近年来国内对HIE的治疗研究已初有成效,使HIE的预后有所改善,我院1997 年1月至1999年10月应用多巴胺佐治中、 重度HIE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秀花;陆红武;周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闭合性腹部创伤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此种创伤常涉及多脏器损伤,处理棘手 ,及时正确的诊治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9年8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创伤116例,现对其诊治体会总结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6例中,男94例,女22 例,年龄5~79岁,平均37岁.1.2 致伤原因: 车祸伤72例,坠落伤16例,挤压伤10例,打击伤8例,牛角顶伤4例,手扶拖拉机手把顶伤3例,跌伤3例.
作者:潘加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皮革胃属于弥漫浸润型胃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组织主要侵犯粘膜下层,呈 弥漫性浸润生长,胃粘膜改变不明显,胃镜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1].我院1985 ~1998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皮革胃患者48例,其中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误、漏诊23例 ,占47.9%.现就此类病人的诊断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李运泽;朱国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确定心电图(ECG) J波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方法:用前胸ECG非同步标测及不同层面的心电向量图(VCG)研究J波的特征.结果:27例右胸导联J波集中分布在第四肋间以上,以V2为轴线向上略呈扇形展开.其中23例大J波,其相应层面VCG均有明显靠前上为主并向后下反折的终末向量,其X、Y、Z轴除极向量曲线终末部分,Z轴100%,Y轴近半数(11/23)按常规QRS终点以 J点划线时未回到基线,对比病例则无此特征.结论:J波形成的原因与机理系心室基底部后除极,并存在除极延缓所产生的终末向量所形成.局部除极延缓的原因可能与这些患者该处浦氏纤维比正常人少 ,甚至缺乏,或由于感染、缺血及纤维变性致传导功能暂时或永久丧失有关.
作者:陈有昌;陈汉华;陈青萍;黄建丽;汪翠娟;林当宁;周云;陈保根;刘宇田;简肇燕;罗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术后易复发.1996年5月至1999年9月我院采用手术联 合膀胱灌注温热化疗治疗膀胱癌24例,有效地降低肿瘤的复发率,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21~77岁,平均54.2岁,初发肿瘤17例 ,复发肿瘤7例.1.2 特殊器械及物品的准备:常规手术器械、温热化疗所用的恒温水箱,微机灌注泵、水温计2支,灌注用胶管、灌注盅、三腔气囊导尿管.
作者:张;侯美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降低血糖,参与免疫调 节等作用,与糖尿病关系密切.在血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能反映某些疾病状态[1] .我们1998~1999年对糖尿病组50例,糖尿病肾病组1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5例,糖尿 病高血压组21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IGF-1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锦耀;何飞屏;周华珍;刘广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胆道系统结石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 重视,但对于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胆囊非结石性病变的报道不多.我院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 2月138例肝硬化患者胆道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胆囊非结石性病变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作者:谭至柔;黄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中空气微生物活动规律及蒲公英合剂消毒效果 .方法:对101例清洁手术分三组用不同中药及空白对照持续消毒空气 ,术中分10个采样时间点,用空气采样器采样培养分析空气含菌量的变化规律;寻找适宜的手术切皮时间及实用有效价廉的动态空气消毒剂,术后跟踪调查院内感染情况,观察与术中空气含菌量的关系.结果:术中30 min时X空气菌落下降率:A(蒲公英合剂)组为65.2% 、B(空白)组11.4%、C(空气清菌片)组35.11%;术后总院内感染率:A为3.33%、B为19 .51%、C为13.33%.结论:蒲公英合剂动态空气消毒效果较好、安全、经济实用;手术切皮时间在铺台完后10 min时较好.
作者:宫照英;刘萍;范柳青;史青秀;黄永红;刘滨;韦真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组织呈三角形膜样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疾病,治疗上主要 是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1].通过改变手术方法,减少复发率.1998年1月至 1999年6月我们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0例34眼,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林源;李正华;黄贤;谭汉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对新发现的一种黄芩类黄酮,3',5,6',7-四羟基-2' 一种新的黄芩类黄酮3',5,6',7-四羟基-2',8-二甲,8-二甲氧基黄酮(TDF)的免疫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检测TDF对人多形核细胞(PMN)、单个核细胞(MNC)化学发光反应、化学趋向性和PH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TDF本身不能激活PMN和MNC的氧呼吸爆发,TDF对PMN和MNC无毒性作用;当TDF与PMN或MNC预先孵育后,明显的抑制fMLP或OZ激活PMN以及fMLP激活MNC的氧呼吸爆发,抑制的强度与孵育的剂量成正比关系;对PMN的抑制能力大于MNC.TDF本身对 PMN和MNC没有明显的化学趋化作用,但经与TDF预先与细胞孵育后的PMN或MNC对ZAS的化学趋向性明显增强,对fMLP的化学趋向性作用不明显;TDF浓度在(1.25×10-4~5×10 -4)mol/L时,显著地抑制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达31%~100%.结论:TDF对人的免疫细胞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贺海平;秦箐;陈明;Arsalan Kharazmi;Soren Br ogger Christensen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增加了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并且严重威胁患 者的预后.为拟定预防措施及较好的控制感染,现对我院21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入院前及入院 48 h内 无感染病例217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66.4+12.5)岁.1.2 分组及诊断标准:A组为感染组(参照中华呼吸病学会1990年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 感染诊断标准诊断[1]),共86例.B组为非感染组,共145例.
作者:张杰;周元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免疫治疗春季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对58例春季结膜炎患者进行粉尘螨等20种抗原皮内试验.23 例粉尘螨阳性者应用特异性脱敏治疗;皮试阴性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非特异性常规药物治疗.结果:特异性脱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0/23),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9%(22/3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浸液治疗春季性结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覃惠清;张庆平;毛荣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不同剂量配比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配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随着黄芪注射液剂量的增加,左室舒张期E峰速率增加,A峰速率降低,E/A比值增加,心电图明显改善.结论: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患者以气虚为主,以黄芪大剂量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钱海凌;黄立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Q Td)及QTc离散度(QTcd)与心脏危险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AMI的老年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与84例未溶栓的AM I进行比较.溶栓用尿激酶150~2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然后测量溶栓前后及未溶栓患者同一时间的QTd及QTcd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入院后或溶栓48 h,QTd、QTcd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P<0.05或0.01).结论:AMI溶栓后QTd、QTcd明显缩短,心脏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
作者:陈良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性阳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疑阳萎39例患者的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进行检测,观测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罂粟碱加立其丁之前、后的动脉管径值及注药后15 min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小流速(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对罂粟碱加立其丁反应良好7例,反应低下32例,反应良好者 Vmax为(41.33±9.76)cm/s,Vmin为(3.52±1.22) cm/s,RI为0.94±0.04,PI为4.8 7±0.60;反应低下者中18例为静脉机能不全,10例为动脉供血不足,4例为动静脉混合性阳萎,其Vmax分别为(36.14±8.2)cm/s 、(22.23±4.6)cm/s、(23.57±5.0)cm/s,Vmin 分别为(7.20±2.10)cm/s、(2.51±1.31)cm/s、(6.68±1.40)cm/s,RI分别为 0.75 ± 0.04、0.89±0.06、0.66±0.06 ,PI分别为 2.08±0.56、4.52±0.51、2.15± 0.55 .反应良好与反应低下的静脉机能不全者注药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管径值的增加率大于2倍,而动脉供血不足与动静脉混合性者注药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管径值的增加率小于60%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配合罂粟碱加立其丁试验对血管性阳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若川;朱尚勇;刘德云;黄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25岁,因与男友吵架后顿服地奥心血康2 g,慢心律5 g,意识丧失、小便失禁 20 min,于1997年11月12日晚上10 时急诊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45次/min,呼吸12次/min,血压0/0 kPa,昏迷状态,瞳孔散大5 mm,对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不齐,心率45次/min,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肠 鸣音正常.四肢频发抽搐.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Ⅰ度 房室传导阻滞;③室内传导阻滞;④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⑤室性逸搏;⑥V1呈qR型. 入院 诊断:急性慢心律中毒并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立即洗胃,心电监护,多巴胺、阿拉明升 压,可拉明、洛贝林兴奋呼吸中枢.心电监护示室性逸搏,心率10~30次/min,接着出现阵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心律,自主呼吸停止.立即按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 工呼吸,电除颤二次未成功,心电呈直线,给予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1 mg,阿托品2 mg, 地塞米松10 mg,心电监护示窦性停搏,室性逸搏,qRs波宽大低平的电机械分离,血压0/0 kPa,持续心外按压,每20 min静推肾上腺素1~2 mg,阿托品1~2 mg,并持续静滴肾上腺素2 mg,多巴胺20 mg,阿拉明10 mg,半小时后静推5%碳酸氢钠50 ml.11月13日早上心跳恢复 ,但仍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血压14/10 kPa.继续用20%甘露醇250 ml加压静滴预防 脑水肿,654-2 40 mg静滴改善微循环,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改善脑细胞 功能,多巴胺、阿拉明维持血压,钾镁液治疗心律失常,先锋霉素Ⅴ抗炎,置冰帽等措施 .13日上午8时心电监护再 次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压0/0 kPa,立即静推利多卡因100 mg,同步电复律二次成 功,心律转复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2∶1~3∶2传出阻滞.继续用利多卡因200 mg, 钾镁液、多巴胺与阿拉明三管维持输液.13日上午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电转复一次成功,心律转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血压12/8 kPa.下午病人恢复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清醒.13日恢复窦性心律,血压14/12 kPa,呼吸正常即拔除气管插管.观察5 d病情无变化 ,未留后遗症于1997年11月18日痊愈出院.讨论:本例主要因顿服大剂量慢心律5 g,至昏迷、抽搐、心律紊乱,心跳骤停.慢心 律又名美西律(Mexiletine)、脉律定或脉舒律,属Ⅰ 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 律失常、抗惊厥及局部麻醉作用.主要用于急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常用量50~200 mg/次,3 次/d.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震颤、头痛、眩晕等.大剂量可 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周盛斌,周康年报告慢心律中毒临床症状有呕吐、抽搐、昏迷、口唇发绀、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例.本例虽服地奥心血 康20片,但服慢心律为正常用量的25倍,服药2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本例心跳骤停3 h 20 min能抢救成功的体会是:①及时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保持心脑供氧,是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②持续有效的心外按压,使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保持一定血液循环.对中毒病人不要轻 易放弃抢救,要有信心和耐心;③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要果断处理,合理用药;④及早头部降温、脱水治疗是脑恢复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温彩仙;李其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53和nm23-H1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对 33例乳腺癌标本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作免疫组织化学 (S-P)染色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原发病灶组和淋巴结转移病灶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6%(21/33)和69.7%(23/33),nm23-H1蛋白丧失率分别为60.6%(20/33)和75 .8%(25/33).33例乳腺癌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同时出现P53蛋白阳性表达占21 例,同时出现nm23-H1蛋白阴性占19例.原发病灶组和淋巴结转移病灶组P53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00 0),两组的nm23-H1蛋白丧失率之间亦呈正相关(P=0.005 4) .结论:P53蛋白阳性表达和nm23-H1蛋白丧失的乳腺癌具有更高的侵袭性,且两者联合作用强过单一作用,有促进乳腺癌向淋巴结转移的倾向.
作者:韦义萍;马韵;邓卓霖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局部扩大野的设野方法照射成人高分级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为Ⅲ~Ⅳ级星形细胞瘤53例,分为实验组(A组 ,25例)和对照组(B组,28例),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DT 50~65Gy,设野方法:A组用局部扩大野,B组用全脑加局部照射野.随访其放疗后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复发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B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4个月,15.5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是80%,24%和82.14%,24%,复发率分别是64% , 64.29%.两组各项指标比较,P >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局部扩大野和全脑加局部照射二种方法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别.建议采用局部扩大野,可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害.
作者:梁振强;吴春华;王安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血液光量子疗法(以下简称血疗)是用患者自身抗凝血或同型新鲜异体血经紫外线照射充 氧振荡后输给患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非特异性疗法[1].我院在应用抗结核 药物及抗生素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该法佐治肺结核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雪凤;陈敬捷;秦长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