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管内肿瘤30例分析

蒙仁勇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手术治疗, 脊柱外科, 检出率, 常见病, 扫描, 临床, 成像, 病变
摘要:椎管内肿瘤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之一,由于CT扫描及MRI成像广泛用于临床,对椎管内病变检出率已大有提高.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2月共收治30例,并全部进行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带腓肠神经的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应用带腓肠神经的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结合参考文献,探讨该皮瓣的血液供应,静脉回流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带腓肠神经的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4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跟骨外露2例.结果:所有6例均成活,无并发症.结论:应用此筋膜皮瓣修复胫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时,较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和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具有不牺牲肢体的一条主要血管,无血管危象风险的优点,且手术操作简易.是修复胫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中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劲民;杨志;沙轲;韦庆军;阳富春;丁晓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良性上消化道疾病的食管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2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食管测压检查.结果:34.38%的病例LESP减低,87.5%出现吞咽后同步收缩,53.13%出现自发性同步收缩,28.13%正常蠕动收缩完全消失,50%出现远端食管平均收缩压力减低,56.25%出现远端食管低压收缩.结论:本组病例多有远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以吞咽后同步收缩为主,其与反流性食管炎以及一些临床症状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法灿;梁列新;蔡联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影像学改变

    目的:观察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像学诊断.方法:对3年来经心内膜活检确诊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影像学改变研究.结果:较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为:①右室壁脂肪沉着或心外膜下脂肪增厚;②心肌核素分布减少或分布不均;③右室壁运动障碍;④右室射血分数(RVEF)低下;⑤右室腔扩大;⑥右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⑦右室后壁造影剂排空延迟;⑧右室壁变薄或增厚.结论: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心电图表现,可作出诊断.

    作者:王国辉;王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眼镜王蛇咬伤21例治疗体会

    1995~1999年我院共收治眼镜王蛇咬伤2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覃永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例眼内金属异物漏诊原因分析

    眼内金属异物是一种常见及严重的眼外伤,一旦漏诊,将严重影响伤眼的视功能,甚至会引起交感性眼炎.1995年9月至1998年5月我科共漏诊10例.现对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卢荣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三种剖宫产术近期效果比较

    我院1998年7月至1999年9月对126例剖宫产分别采用传统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及皮内缝合剖宫产术,比较三种剖宫产术的近期效果.

    作者:黎有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Grosse-Kempf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15例

    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条件的限制,其应用范围很局限,只适用于股骨干中上1/3横断或短斜形骨折.近20年来,Grosse-Kempf设计的带锁髓内钉,由于在骨折远、近端用锁钉控制了骨折重迭及旋转移位,扩大了髓内钉的使用范围,不仅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而且用于胫骨干骨折,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开始用该技术,治疗股、胫骨骨折1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8.2岁.股骨6例,新鲜骨折4例,陈旧骨折1例,AO加压钢板固定失败1例,骨折部位:股骨中上1/3 3例,中1/3 1例,中下1/3 2例.骨折类型:横形和短斜形2例,长斜形及长螺旋形2例,粉碎形2例(Ⅰ型1例、Ⅲ型1例).胫骨9例,新鲜骨折5例、陈旧骨折2例,AO加压钢板内固定失败1例,骨不连1例,骨折类型:横形和短斜形5例,粉碎性3例,节段性骨折1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2例,Ⅱ型1例).

    作者:甘显星;韦辉贤;兰乘林;韦英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甲亢左室肥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甲亢左室肥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206例甲亢患者QT离散度(QTd)进行分析.结果:左室肥大组、左室正常组QTd分别为61.36±22.08 ms和40.18±9.68 ms(P<0.01),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为35.92%;VA、复杂VA及室速(VT)患者的QTd显著高于无VA者(P均<0.01);LVA者QTd显著高于无LVA者(P<0.01);并检出LVH又QTd>60 ms者VA、复杂VA及V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LVH,但QTd<60 ms者(均P<0.01).结论:QTd对预测甲亢LVH者发生VA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龙艳;苏珂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二次脑创伤对颅脑伤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二次脑创伤指标对颅脑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中型以上颅脑伤500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与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颅脑伤患者的预后,显著增加患者的重残率及病死率(P<0.000 1).结论: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与电解质紊乱均属于致二次脑创伤指标,都直接参与了颅脑伤的继发性病理损害.应高度重视监测和严格控制这些二次脑创伤指标的变化.

    作者:邱勇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正常体质量伴代谢性肥胖的胰岛功能

    目的:研究肥胖(超重)和正常体质量者脂肪中心型分布对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因素影响及防治.方法:882例参试者根据BMI和WHR分成4组,1组:20≤BMI<25并且WHR≥0.9(男)或0.85(女);2组:20≤BMI< 25并且WHR<0.9(男)或0.85(女);3组:BMI≥25并且WHR≥0.9(男)或0.85(女);4组:BMI≥25并且WHR<0.9(男)或0.85(女).结果:1组和2组之间,IR、IAI、PINS、血糖曲线下面积有显著性差异,3组和4组之间,IR、IAI、FINS、血糖曲线下面积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TG、BMI、UAER三个变量进入IR和IAI的回归方程,TG、TCH两个变量能进入IS、FINS/FBG的回归方程.结论:①影响胰岛细胞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因素中重要的两个因素是BMI和TG;②BMI和WHR对胰岛素抵抗都有影响,在肥胖人群中BMI和WHR对IR的影响有双重作用,中心型肥胖较之周围型肥胖的IR更加明显,而在正常体质量人群中WHR的影响占主导地位;③正常体质量伴有脂肪中心型分布(MONW)的人群中,可出现类似肥胖人群的代谢变化.

    作者:邓宏明;于志清;肖常青;潘海林;黎英荣;李世生;王柳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216例临床分析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对其发病因素、诊断和治疗的探讨,成为妇产科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我院1989年12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216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黎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患者记忆与智能损害(135例神经心理学评估)

    目的:对135例脑血管患者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WMS)中国版,记忆量表(WAIS)中国版对135例脑血管病进行研究.结果:96例(82.1%)的WMS低于85MQ,记忆力下降者12例,记忆力缺陷36例,记忆力明显缺陷48例.72例(63%)的WAIS低于85IQ,智力下降42例,智力缺陷15例,智力明显缺陷15例.结论:发现左侧大脑半球损害对认知功能影响较重.

    作者:卜锡华;郑金瓯;黄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临床意义及纠正方法.方法:对在Coulter JT血细胞分析仪报告单上打出“SUSPECT PLT CLUMPS”字样的患者重新抽血用仪器再次检测,同时取患者手指血做手工计数.结果:仪器计数的结果明显少于手工计数;血小板血管外聚集占25.7%,血管内聚集占74.3%.结论:仪器提示血小板聚集除可表明血小板计数偏低外,还可能提示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作者:谭春艳;覃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肠急症Ⅰ期切除吻合术68例分析

    1970~1998年我院共行大肠病变急症一期切除吻合术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泽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婴幼儿淋病30例临床分析

    淋病是发病率高的性转播疾病(STD)之一.婴幼儿缺乏自我保护,易受感染.我们采用早诊治、规则用药、定期复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景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伴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随着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已达5000万,故而需行腹部手术而同时又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也相应增多.尽管高血压并不是腹部手术的禁忌症,但麻醉和手术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较大,如在围手术期对此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近年来我科在伴高血压病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积累的经验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道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肺癌的外科治疗(附209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的临床特点、手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科1985年4月至1998年11月手术治疗的209例老年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8.5%和35%.结论:老年肺癌病人并存症多,病情较晚,但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经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仍是治疗老年肺癌的较好方法.

    作者:黄耀元;唐滔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电变化分析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动态分析,以评价脑电图在该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W-JH2000AR智能化脑电监护仪,对42例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进行EEG监测,按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基本节律异常41例,病侧慢波优势31例,早期脑电图异常较CT敏感.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及病情轻重呈相关关系.结论:脑电病理波的出现及改变程度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病灶定位、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钟维章;薛富英;李京红;梁珍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测定

    目的:为探讨蛋白分解酶在扁桃体炎发展和转归中所起的作用.方法:运用纤维蛋白平板的方法对19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组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的扁桃体组织中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平均比活性值为(228.847±227.905)mm2/μg.结论:提示抗纤溶疗法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很有潜力的手段.

    作者:温文胜;黄光武;余奇松;徐志文;小衫忠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霉素皮试过敏致嗜铬细胞瘤患者高血压发作1例

    患者男性,48岁.因青霉素皮试过敏致血压升高4天于1999年11月3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10月10日因“肺部感染”于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测血压18/10 kPa.青霉素皮试后即感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随即意识丧失,当时血压高达34.7/16 kPa.经抢救治疗1 d后患者神志转清,血压在20~24/9.33~16 kPa范围波动,有阵发性头痛、视朦、心悸、躯干出汗症状.至10月14日血压正常平稳,在当地医院住院19 d,血压一直保持正常范围.经CT检查疑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于11月3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史,无阵发性头痛、心悸、大汗史.从事重体力劳动.入院查体:Bp 16/10 kPa,未发现异常体征.经立卧位血浆醛固酮测定及多次24 h尿儿茶酚胺测定均正常,肾上腺B超示:左肾上腺见4.1 cm×4.3 cm类圆混合团块,边界清,内见数个无回声区,大的约1.5×1.5 cm,左肾被膜受压变形.肾上腺CT示:左肾上腺有一3.8×4.4 cm团块影,边界欠清,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左肾受压下移.符合肾上腺嗜铬细胞瘤B超及CT表现.24 h动态血压监测示血压正常范围,血压昼夜变化规律消失.患者住院20 d血压在16~18/10~12 kPa范围,无异常增高.经胰高糖素试验结果呈阳性,血压高达36/28 kPa,有头痛、心悸、大汗等嗜铬细胞瘤表现,同步12 h尿儿茶酚胺测定为0.35 mg/L,明显高于正常.临床诊断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外科手术于左肾上腺切除一5 cm×4 cm×3 cm瘤体,包膜完整,与周围正常肾上腺组织分界清,肿物内呈囊性变.病理切片报告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嗜铬素染色(+).术后痊愈出院.

    作者:黄志坚;罗佐杰;冼苏;欧阳玲莉;沈寒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