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董临江;梁庆祥;张小曼;黄霖;徐效峰;刘喜林;李莉
近年来,随着对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体征不典型,病程长,肺外并发症较多.现将我科于1996年6月至1999年2月收住的86例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1.2 一般资料:本组符合支原体肺炎的86例,男52例,女34例,~3岁20例,~6岁43例,~12岁23例,年龄小1岁,大12岁,以3岁半至6岁多.
作者:麦恒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率较高,目前多采用股骨头颈开窗,带血管蒂骨(膜)瓣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1,2].笔者1991年2月至1999年3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膜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桂甫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40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40例健康成人和40例慢性良性胃病对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胃病患者明显升高,手术治疗后1,2及3周逐渐下降.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没有明显下降,预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结论:提示sIL-2R可作为胃癌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又一新的免疫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志刚;李庆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TV-GIFT)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对7例(8个周期)不孕症患者,分别采用超排卵方案,在超声下取卵,经阴道-宫颈向输卵管内插管,注入配子(卵细胞和精子),同时用黄体酮或hCG增强黄体功能.结果:平均植入卵子数3个,临床妊娠2例,临床妊娠率28.57%,周期妊娠率25%.结论: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是一种操作简单而有效的助孕技术,与经腹腔镜配子输卵管移植相比,不需麻醉和腹部切开且价廉.该法亦可用于输卵管远端梗阻,管腔形态、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
作者:王琳;李雪;陈春博;廖明珠;叶健;周桂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80例(88个)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瘤周或瘤内注射,用间断注射方法.结果:80例随访2~8年,其中 5年以上50例(53个),总有效率96.6%,治愈率90.9%,未出现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莫立根;曾先捷;李伟;许坚;张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4年1月至1998年1月,我科共收治颈内静脉扩张症患儿20例,其中18例行患侧颈内静脉扩张段结扎术,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体泉;唐咸明;谭志忠;王红;陆文奇;陈自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COPD)的应用,对早期判断气道阻塞的意义.方法:采用IOS对15例COPD患者,15例对照组测定其呼吸阻力及相关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气道阻力有显著差异(P<0.05)及频率依赖性.反映小气道阻塞的IOS值同EFV1%、EFV1/FVC、PEF25~75有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强迫振荡法可以早期反映气道阻塞情况,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汤春园;梁国容;何志义;朱倩茹;邓家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84年3月至1995年12月,我院收治鼻咽癌远处转移3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本组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4~62岁,中位年43.5岁.原发灶经病理证实,全部为低分化鳞癌.所有转移灶均经X线摄片CT、ECT、B超、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远处转移的部位:骨18例,肺7例,肝4例,腋窝淋巴结6例,纵隔淋巴结4例,腹腔淋巴结1例,腹股沟淋巴结1例.其中有10例合并多器官转移,占33.3%(10/30).18例骨转移,合并一个器官以上转移的有7例,占38.9%(7/18).18例骨转移1例无症状外,其余均有疼痛,部分伴有功能障碍.骨转移部位见表1.
作者:阮展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含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1~2级肝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其中45例联合肝叶/段切除术,92例行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结果:胆管炎、胆漏、胆道出血、腹腔感染等近期并发症为8.74%;术后残留结石13例(12.62%).远期疗效:随访63例(61.16%),优良率87.3%.结论: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联合肝叶/段切除、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邓晓军;李振洪;李立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检测24例短暂性脑缺血(TIA)、52例脑梗死、45例脑动脉硬化患者不同时期血清NO,SOD及MDA含量变化并与28例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期血清NO水平,TIA组与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0.01);脑动脉硬化组明显降低(P<0.01);各患者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TIA组与脑梗死组NO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SOD活性较急性期明显升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DA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过程中,NO水平既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又具有神经毒性作用,SOD能增强NO的保护作用,MDA作为氧自由基有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陈春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0~1999年我院胸心外科对178例普胸手术后病人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出现不同程度心律失常37例,其中严重心律失常28例,发生率12.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对象:28例病人术前心电图均正常,无明显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8~79岁,平均54.5岁.
作者:朱立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行颈内动脉结扎或颅内动脉瘤孤立手术,近年来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对直接手术困难的颅内巨大动脉瘤采用了栓塞治疗方法,现报告我科收住的1例巨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情况,并就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肖绍文;张超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科1998年6月至2000年4月采用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MBT技术)治疗10例安氏1类,牙列拥挤Ⅱ~Ⅲ度,均已完成了矫治的排齐整平阶段,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安氏1类,牙列拥挤Ⅱ~Ⅲ度,共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11~22岁,平均15.1岁.拔牙模式均为:拔除(4|4)/(4|4).
作者:裴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根据1999年新尖锐湿疣治疗的观念变化要点:①生殖道尖锐湿疣属良性病变;②治疗的目的应包括美观方面的原因和防止配偶感染;③治疗生殖道尖锐湿疣时应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④没有任何疗法被证明能根除HPV,各种费用昂贵的疗法、有毒的疗法或可产生疤痕的疗法均不应首选应用.我院门诊用50%三氯乙酸局部涂抹尖锐湿疣为主,辅以中药坐浴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王婷;欧阳秀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方法:将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的OSAS患者按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30次/h分为A组(44例),AHI>30次/h分为B组(47例).正常对照组为C组(10例).测定3组患者血T-LS.结果:A,B两组的CD+2,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均示CD+2,CD+4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OSAS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降低,其降低与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低血氧饱和度无相关性.
作者:刘建红;梁大华;蔡保芳;周孝贞;焦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4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资料.结果: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断:①头部受加速旋转损伤;②伤后即昏迷;③生命征紊乱;④瞳孔多变;⑤无神经定位征.CT诊断标准;①脑灰白质交界处、白质内不同范围低密度区;②灰白质交界处,白质内单个或多个小灶出血(直径≤2 mm);③脑室出血;④胼胝体出血(直径≤2 mm);三脑室周围出血(直径≤2 mm);⑤脑干出血(直径≤2 mm);⑥沿脑中轴出现单个或多个小梗塞灶(直径≤2 mm).本组死亡率为33.3%.结论:临床诊断结合CT、MRI可明确DAI的诊断.早期气管切开,亚冬眠,大剂量激素,钙离子拮抗剂,合理应用脱水剂等综合治疗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国锋;莫志和;林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洗必泰溶液对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的即时杀伤效应,以便为临床肿瘤手术创面的药物冲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洗必泰溶液对癌细胞作用5 min的即时杀伤细胞数,对残余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以及对残余活细胞再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高浓度或低浓度的洗泌泰溶液均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结论:临床应用洗必泰溶液冲洗口腔肿瘤手术创面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作者:梁荣奇;张永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89~1999年我院收治输尿管结石并息肉12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纤维上皮息肉,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8例,女4例,年龄26~63岁,平均39.5岁.病史1年3个月12年.输尿管结石并息肉部位;左侧输尿管上段3例,中下1例,右侧输尿管上段4例,中下段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胀痛史,有肾绞痛发作史6例,4例有肉眼血尿史,5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3次,输尿管结石部分击碎2例,结石无改变3例,碎石后均无结石排出.
作者:黄向华;董必云;董彤;黄运严;覃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胃癌及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的32.4%和9.1%阳性表达率.胃癌侵及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Ⅲ、Ⅳ期病人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Ⅰ、Ⅱ期病人(P<0.01,P<0.01,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CD44V6基因蛋白可作为一项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小芬;张翠萍;张增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将16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与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冠心病120例,诊断符合率为73.2%.其中除冠脉痉挛或溶栓成功或自溶8例,X综合征5例.尚有44例误诊,占26.8%,主要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结论:严格掌握心绞痛标准是冠心病诊断正确的关键.
作者:林英忠;徐广马;王风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