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CA125测定

胡晓霞;王孟龙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 CA125抗原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方法(IRMA)对30例异位症,24例腺肌症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正常妇女血CA125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异位症组阳性率56.66%,均值为(65.87±59.90) ku/L,腺肌症组阳性率87.50%,均值为(101.86±68.21) ku/L.子宫肌瘤组、卵巢囊肿组及正常组阳性率分别为10.34%、9.09%及6.67%,均值分别为(13.14±12.99) ku/L、(16.51±11.12) ku/L及(11.92±9.93) ku/L.异位症组和腺肌症组均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而腺肌症组又较异位症组高(P<0.05).异位症患者随病程进展CA125增高,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增高(P<0.05).异位症患者术后一周血清CA125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症及晚期异位症有辅助诊断价值,且有助于与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鉴别.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腮腺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附52例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及综合治疗对腮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981年1月至1996年12月手术及综合治疗52例腮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54.96%、38.96%.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为65%,术后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为68.75%.结论:早期治疗、首次治疗的成功,原发灶的彻底切除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脑外伤后脑积水21例报告

    1993年9月至1998年9月我院收治脑外伤后脑积水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4例.年龄7~61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跌伤6例,坠落伤1例.1.2 原发伤及早期处理:严重脑挫裂伤或伴颅内血肿13例,单纯性脑挫裂伤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4例,原发性脑干伤1例,小脑出血破入四脑室1例,GCS评分:3~8分12例,9~12分6例,13~15分3例.

    作者:陆建吾;陈家康;黄河清;文超勇;兰学军;谭英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隔核内注射吗啡对海马痛单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隔核内阿片肽及相应的受体在隔核影响海马痛单位中的作用.方法:参照Sawyer兔脑图谱,用SN-2型推进器以2μm/s速度将玻璃微电极插入海马P2-5,L3-6,H6-9处引导神经元自发放电;在A3R1H2(外侧隔核)处插入钨丝刺激电极,作刺激隔核用;在A2R1H2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P9.5R1H-1.5)处分别埋不锈钢微量注射套管,用牙托水配牙托粉固定,作脑室注射用.结果:共引导85个海马痛单位,选取35个对刺激隔核产生抑制效应的海马痛单位,观察隔核内注射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后抑制效应的变化.发现28个痛单位(80%)注药5 min后抑制效应开始增强,维持40 min;7个痛单位(20%)反应不明显.而静脉注射0.2 mg/kg或PAG注射2μg的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后,均能不同程度阻断隔核内注入吗啡增强隔核对海马痛单位的抑制效应(P<0.005或P<0.001).结论:隔核对海马痛单位的调制作用与阿片肽及其相应的受体活动有关;隔核内阿片受体被激活即有明显增强隔核对海马痛单位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传出途径可能通过PAG.

    作者:覃筱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舌下神经麻痹1例

    作者:吴桂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氟乙酰胺中毒心肌酶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申香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平片、CT诊断与手术对照(附20例分析)

    作者:卢荣然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颅骨瓣一次复位成形新法初探(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一次复位成形的新方法.方法:将颅骨瓣埋于相应的帽状腱膜下,并从骨瓣牵出3根丝线于头皮外,而后行手法推移颅骨瓣复位.结果:25例颅骨瓣复位成功,占83.3%,3例术后1~2 d再次出现天幕疝,行扩大去颅骨瓣及部分脑组织减压,1例复位的颅骨瓣随脑压变化而浮动,1例复位时丝线断裂.结论:对脑水肿需去颅骨瓣减压的病人,推移颅骨瓣减压,术后牵拉复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河清;陈家康;谭英华;彭小忠;文超勇;陆建吾;兰学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缺乏特异性,与常见的良性胆道疾患鉴别较为困难.我院1986~1996年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患者28例,现对B超在诊断原发性胆囊癌中的价值和常见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何云;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62例疗效观察

    作者:邓海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高危妊娠与新生儿窒息214例分析

    作者:杨红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清CA125测定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方法(IRMA)对30例异位症,24例腺肌症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正常妇女血CA125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异位症组阳性率56.66%,均值为(65.87±59.90) ku/L,腺肌症组阳性率87.50%,均值为(101.86±68.21) ku/L.子宫肌瘤组、卵巢囊肿组及正常组阳性率分别为10.34%、9.09%及6.67%,均值分别为(13.14±12.99) ku/L、(16.51±11.12) ku/L及(11.92±9.93) ku/L.异位症组和腺肌症组均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而腺肌症组又较异位症组高(P<0.05).异位症患者随病程进展CA125增高,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增高(P<0.05).异位症患者术后一周血清CA125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症及晚期异位症有辅助诊断价值,且有助于与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鉴别.

    作者:胡晓霞;王孟龙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体会(附6例报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该病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上诊断较困难.我院1993~1998年收治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林坚;李绍森;陈俊强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33例的CT诊断

    鼻咽癌(简称NPC)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放射治疗为主.判断NPC放疗后改变或复发是CT随访的主要目的.我们收集33例NPC放疗后复发的病例及67例长期CT随访证实的NPC放疗后改变的病例,对两组病例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CT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谢东;苏丹柯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我院1992年10月至1997年8月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死亡35例,死亡率为72.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42例,女6例.年龄1.5~70岁,平均32.5岁.车祸32例,跌伤8例,打砸伤8例.入院时GCS评分3~5分40例,6~7分8例,持续半小时至60d.

    作者:吴全理;杨朝华;李齐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新式剖宫产术76例

    新式剖宫产是由以色列STARK医生经过10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剖宫产手术[1].因其效果良好,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全国各地妇产科.我院1998年4月1日至1998年11月30日行此种剖宫产术7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直接检测末梢血甲胎蛋白的研究和应用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方便使用、检测人末梢血甲胎蛋白(AFP)的方法.方法: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直接检测人末梢血(全血)AFP.结果:DIBA检测的条件在37℃或室温,孵育时间为10 min×2时,敏感度达25 μg/L.用此法和放射免疫法同时检测住院肝癌病人90例的末梢血和血清AFP,结果符合率为96.67%,以AFP 50 μg/L判为阴性,两结果的阳性符合率达100%.并用此法检测普查的正常人群1 200例,检出末梢血AFP浓度为50~100 μg/L有3例,与血清DIBA和RIA检测结果相符.结论:DIBA试剂盒检测人末梢血(全血)AFP,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与常规检测法有较好的符合性,而且具有简便、省料、快速、可直接检测末梢血(全血)等优点.

    作者:贺海平;唐东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保留幽门的近全胃切除回盲肠间置代胃术的初步报告

    目的:观察保留幽门近全胃切除回结肠间置代胃术在近端胃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5例近端胃癌患者行保留幽门近全胃切除回结肠间置代胃术,术后行影像学、同位素99mTc-DTPA 闪烁照像检查评价代胃功能.结果:间置回盲肠段具有食物贮存、良好的排空、抗返流功能.近期随访无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结论:该术式用于近端胃癌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源;李绍森;陈滨;王文光;覃伟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南宁市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简报

    南宁市曾流行丝虫病,属中、低密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主要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1980年广西卫生厅基本消灭丝虫病考核组确认该市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为巩固丝虫病防治成果,1981~1994年开展了丝虫病病原学、蚊媒及血清学方面的监测.

    作者:张咸奇;李少凡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胃肠声学造影对腹部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对我院1991~1997年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腹部肿块者49例,应用胃肠声学造影法,观察造影剂对肿块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对比分析,以探讨胃肠声学造影对腹部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蒋伟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Acuson 128 xp/10、HP 8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视网膜母细胞瘤28例(30只眼),正常儿童对照组14例(28只眼),测其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若川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