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成;牛威林;卢玉英;赖永榕;宁自觉;周丽南
作者:覃远汉;李铭芳;林善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可靠,易于推广应用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方法.同时探讨单链DNA碱基构成与适SSCP电泳温度(Ts)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β珠蛋白基因,然后用自行改良的SSCP方法对PCR扩增片段进行分析.结果:12种已知β地中海贫血突变均被检出.结论:改良的SSCP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适于推广应用.Ts与胞嘧啶碱基(C)成正相关,与腺嘌呤碱基(A)成负相关,由此得出经验公式: Ts=11×C/A.
作者:李卫;高枫;林伟雄;苏承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陈星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王耕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韦日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桂木凝集素(Artocarpus Lengnanensis Lectin,ALL)的糖蛋白特征及其糖肽键类型.方法:经Gal-Sepharose 6B亲和柱层析,从红桂木种子纯化获红桂木凝集素.以链霉蛋白酶将ALL降解,Sephadex G-25层析,分离得糖肽,用化学及物理方法分析单糖组成,以β-消除反应及凝集素结合试验分析糖肽键类型.结果:ALL和糖肽均含氨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β-消除反应后,240 nm呈明显紫外吸收增加;ALL可与木菠萝凝集素结合.结论:ALL是一种糖蛋白,由两种分子量接近的亚基组成,其糖链与多肽连接类型为O-连接.
作者:曾麒燕;周德义;吴耀生;周素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陈伟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梁善荣;杨英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眼部横纹肌肉瘤临床上较少见,我院1961~1997年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24岁,平均9.4岁,病程从1~4个月不等.临床表现:眼球突出8例,视力下降11例,眼球运动受限4例,眼睑肿胀1例.均为单侧眼发病.
作者:黄敏丽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马飞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曾建业;韦涌初;麦春德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初步研究南滑蜥的染色体核型,讨论核型在分类上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片,10%Giemsa液染色.结果:南滑蜥雌性核型染色体数2n=30,核型为30,ZW.结论:南滑蜥是较进化的蜥蜴类物种之一,核型在物种的分类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接燕荣;胡启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246例,其中行手术治疗20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74例次(35.6%).现就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分析如下.
作者:赖新峰;林良辉;陈翠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黄世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傅一明;梁建新;刘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血源性乙肝疫苗接种7年后的抽查,深入了解血源性疫苗的远期免疫效果,藉以评价血源性疫苗在阻断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血源性乙肝疫苗对肝癌高发区632例血清乙肝二对半标志物全部阴性的0~7岁婴儿进行免疫接种.用ELISA及PCR法分别检测随机抽查的300例血清中的乙肝病毒二对半标志物及HBVDNA,并进行AFP及肝功能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为6.0%(18/300),其中仅有44.4%(8/18)应用PCR方法检测到HBVDNA,HBVDNA阳性仅占全部抽检对象的2.7%(8/300).抗-HBs的阳性率为70.7%(212/300)、HBsAg的检出率、HBVDNA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当地一般人群(P<0.001),而抗-HBs转阳率亦显著高于同一人群的阳性率.结论:血源性乙肝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在HBsAg阳性者中仅有少数能检测到HBVDNA,提示血源性乙肝疫苗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抑制HBV的体内复制.
作者:李国坚;周桂英;罗光汉;吴继周;江建宁;单晓阳;梁任祥;韦忠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裴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壳聚糖和中药研制成复方降脂颗粒剂.方法:合成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与山楂叶、决明子等提取物配制成颗粒剂,进行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结果:30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6周后,降低TC和TG有效率分别为84.2%和69.2%,增高HDL-Ch有效率为68.8%.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是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药剂.
作者:葛为公;黄崇基;周长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刘兵;杨瑞玲;何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刘瑞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