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焰;贾玲;乔鸥;杨昆宪;莫一我;刘玉明;董坤
来自70多个国家的近500临床专家与学者参加了2002年度的25届圣@安东尼奥国际乳腺癌会议(SABCS).
作者:杨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我科收治9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诊断均符合1980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标准.有36例并发低渗性脑病,部分误诊为肺性脑病,现作一分析.
作者:刘姣;张云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纤维瘤是较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胶原纤维细胞构成,很少发生恶变.近我科收治1例纤维瘤恶变者,报告如下.
作者:袁瑞红;刘流;肖旭辉;何永文;汪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76年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成功以来,心脏移植技术已日趋成熟,成为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芳;钱金弟;王悦;戴峥;唐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路感染(UTI)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症状不典型,其漏诊及误诊率相对较高.现将1991年6月~200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作如下分析.
作者:赵韵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3例,回顾分析其切除范围、围手术期天数、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围手术期天数为4±1.5d,次全切除例数为40例(93.02%),优良-有效例数为32例(76.77%),术后死亡例数为1例(2.31%),术后并发症例数为3例(7.21%).随访2年,临床症状控制良好,内分泌功能正常,影像检查未发现垂体腺瘤再生长.结论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故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可经蝶窦入路切除,仅在出现鼻部或蝶窦感染,以及肿瘤明显偏向侧方、额叶底、鞍背后方等禁忌症时,才需考虑经额颞入路.
作者:朱兴宝;柏秀松;刘艳生;李栋平;范润金;邓洵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外周静脉萎陷或遭受破坏的危急重病人,以及需紧急血透的病人而言,快速、成功建立血液通路,为抢救赢得时机.我科自1998年6月以来,共用此法抢救病人107例,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广品;林辅兰;胡国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黄某某,男,37岁.因车祸胸腹部挤压伤疼痛,伴轻度呼吸困难10分钟到本院就诊.
作者:杨林;陈兴忠;雷启东;王向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关于宫颈糜烂病原体感染的报道较多,但对无症状的宫颈糜烂的病原体检测的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对80例无症状的轻、中度宫颈糜烂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滴虫、霉菌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韩雪松;徐琳;章锦曼;张开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在外周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预防异位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下肢静脉血栓及1例永存动脉干合并右颈内静脉血栓的患者,分别经静脉置入永久性腔静脉滤器或临时性腔静脉滤器后,用大量尿激酶顺行或全身静脉溶栓治疗.结果32例患者经10-15天的治疗后症状消失,血栓完全或部分溶解,血管开通,未出现并发症及异位栓塞.结论置入腔静脉滤器在外周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是预防静脉血栓脱落导致异位栓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万立人;陈宦君;李丽云;刘波;赵晋齐;姜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进行性缺氧呼吸衰竭综合征;一般认为死于创伤应激反应的病人,其实大部分死于此症.1998~2002年,作者分别在玉溪、昆明(海拔1800~1900米)收治此类病例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溥恩士;丁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氩等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由于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显著,已被欧美众多国家应用于消化内镜,对Barrett食管、消化道出血、息肉、良恶性狭窄、血管畸形、疣状胃炎、早晚期癌肿等疾病进行治疗.
作者:李俊;黄华;杨晋辉;傅燕;李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蝶窦解剖位置深,与眼、脑关系密切,孤立性蝶窦炎症疾病早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上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炎症的临床症状更加隐蔽,容易误诊.
作者:张光平;任黎;曹现宝;薛希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45岁以下的子宫肌瘤患者在腹式子宫全切术前后的焦虑、抑郁变化,以及分析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结果45岁以下的子宫肌瘤患者在腹式子宫全切术前、后存在明显的焦虚、抑郁症状,术前的情感障碍以焦虑为主,术后以抑郁为主.术前与术后情感障碍的原因侧重点有所不同.结论妇科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并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对子宫全切术存在的不良心理,积极进行心理干预,能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其心理障碍.
作者:徐琳;周争立;申亚虹;杨映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是近来年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起搏器[1~3].这个功能是在不增加起搏器体积、重量及电池容量的基础上试图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植入28台,现将其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尹翠芬;雷芸;张伟华;卢静;钱忠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多伴肌张力降低,但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常见临床综合征.
作者:杨海慧;刘忠梅;郭涛;邹景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系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甲亢常见于Graves病[1].
作者:刘志善;李学良;武绍斌;赵建荣;李鹤;李德志;王钦菲;熊代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胎心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比较复杂,图形显示类型多种,有时一次监护中可有几种图形同时存在,本文对无负荷试验(NST)中变异减速图形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余桂英;张学勤;胡万芹;周杰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性,22岁,学生.因发热、多汗、心悸、消瘦1年余,反复双下肢无力9月,咽痛、发热、腹泻1天,于2002年9月17日入院.
作者:阚瑞媛;任洪芬;汪亚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82年开展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手术以来,迄今共植入各型永久心脏起搏器1008例,其中36例患者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实施手术并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玲;郭涛;韩明华;李淑敏;刘中梅;肖践明;杨西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