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痹性痴呆误诊1例

王海华;金春蕾

关键词:麻痹性痴呆, 住院治疗, 心电图, 症状, 诊断, 扎来普隆, 医院门诊, 行为紊乱, 文拉法辛, 首次就诊, 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 神经衰弱, 情感反应, 紧张焦虑, 焦虑紧张, 检查, 患者, 持续存在, 艾司唑仑
摘要:患者男 48岁,已婚,高中.5年前逐渐出现睡眠差,2010年8月眠差加重,伴紧张焦虑、猜疑、疑人陷害,坐立不安,2010年9月就诊浦东医院门诊:查头颅CT,心电图均无异常,诊断:神经衰弱,予氟西汀20 mg/d,艾司唑仑2 mg/d,治疗1月余,症状无好转;2010年11月25日首次就诊我院门诊,患者表现焦虑紧张、心慌、浑身不适,诊断:焦虑症,予文拉法辛75 mg/d,扎来普隆5 mg/d治疗5个月,症状持续存在.2011年4月20日因2周前出现疑人跟踪,坐立不安,殴打家人,坚信某银行欠他50万存款再次就诊我院并收治住院治疗,入院后生命体征正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存在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被跟踪感,情感反应平淡、不协调,行为紊乱,自知力无.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大肠息肉246例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临床、镜下、病理特点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246例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检出率、病变部位、息肉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等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人大肠息肉1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结肠息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结肠息肉发病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多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恶变率高;中青年组以单发性息肉、炎性息肉为主,恶变率低.息肉越大、基底部越宽及腺瘤性息肉易恶变.结论:需加强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尽量行全结肠检查,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及息肉恶变,改善预后.

    作者:曲淑华;朴海超;于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症30例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梗、生地、麦门冬、佛手、郁金)治疗.结果:痊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6.7%.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满意.

    作者:李红瑜;姚青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70例焦虑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疗效可靠.

    作者:王金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责任护士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墙报、图片、知识讲座、个别宣教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等方法,对患者实施全程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原来的94.62%提升到9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石港;周永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0.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硬膜外注射0.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ug/ml),B组注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ug/ml)进行分娩镇痛;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给药,采用首量+持续背景量+PCA模式,宫口开全时停药.C组自然分娩做为对照组.观察三组产痛情况、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痛觉明显减弱(P<0.05),生命体征更趋平稳,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第二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0.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适用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贺兴义;刘辉;宣慧仁;封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死亡的病历.结果:死亡原因为躯体疾病40例(90.91%);意外死亡4例(9.09%).结论:护理人1应加强观察,做好护理防范.

    作者:谢秀钦;李建秀;洪华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88例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88例ADR病例,按照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ADR中,男性20例,女性68例;31~50岁患者发生率较高,有48例(54.55%);以神经系统受累为多见;利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见,有39例,占44.32%.结论:临床应重视精神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须定期监测、及时上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文护理在门诊内分泌科患者就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门诊内分泌科患者就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门诊内分泌科科患者的特点实施人文护理,营造人文氛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开展人文护理,可提高门诊内分泌科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及对医护人1的满意度,使就诊病人数逐渐增多.结论:人文护理在门诊内分泌科患者就诊中的应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及护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了医护人1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王亦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放松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放松治疗(RT)对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2例GAD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助以RT,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后的的焦虑情绪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综合评定量表(CGI)评定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AMA及CGI评定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HAMA及CGI评定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T可明显改善GAD患者的焦虑症状,对提高其疗效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成军;寇振芬;张朝辉;陈佐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培酮导致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反复疑人害己、自笑等6年,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饮酒史.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使用氯氮平治疗病情好转,因体质量增加、月经失调等而停用氯氮平6月,病情再发入院.入院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诊断精神分裂症,使用利培酮能控制病情(剂量为5 mg/d).治疗第6周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大便呈白陶土色,小便呈浓茶色;一般情况尚可,诉纳差、乏力、尿黄;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黏膜、球结膜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

    作者:程琳;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我效能理论对起搏器术后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以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起搏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疾病医院(研究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40名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手术日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以应用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起搏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起搏器患者进行教育前、教育3个月后评分.两组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用x2 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上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较健康教育前的提高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文;郜玉珍;韩娜;景月娟;王淑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水肿、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1].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内科临床急症之一,发病凶险而迅速,早期死亡率很高,而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很多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所以临床上除了争分夺秒地抢救,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临床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胡凤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曲霉菌GM抗原检测不同阳性折点界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ELISA法检测血清中GM抗原对曲霉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研讨临床疑似IA患者的不同阳性折点界定及其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警示实践工作中CORD、DM、肺结核等基础病合并IA的风险概率.方法:对临床疑似IA的患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155例)的曲霉GM抗原,比较分别以检测指数(I)0.8、0.65、0.5作为阳性折点时,曲霉GM抗原检测对I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的比较.结果:曲霉GM抗原检测方法特异性超过89.5%,因设定的阳性折点不同,敏感性在70.4%~96.3%之间,但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NPV)较低,前者在55.9%~96.3%之间,后者在50%以下.结论:血清中GM抗原检测有助于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且可以评价其治疗的有效性;检测血清GM抗原是诊断IA的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与临床诊断较为一致.以检测指数(I)0.5为阳性折点对CORD、DM、肺结核等基础病合并IA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性用药治疗,有利于降低其高危病人曲霉菌感染的病死率,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但因假阳性和假阴性两者存在率较高,阳性与阴性预测值较低,实际应用中需慎重.

    作者:潘兆宝;唐媛媛;张波;刘光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护理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第8周末采用NOSIE、N-BPRS量表评估,出院后12个月时采用N-BPRS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住院8周后,NOSIE显示两组积极、消极因素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BPRS显示,第8月末两组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后第12个月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SANS评分、SSPI评分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

    作者:金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胎盘早剥14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患者很可能在短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其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 较无胎盘早剥者高15倍[1].本资料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根据症状、体征、B超及肉眼检查证实胎盘早剥14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曹成芳;高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耳鸣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抗焦虑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耳鸣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症状,依据耳鸣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定分析;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给予抗焦虑抗抑郁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抗焦虑、抗抑郁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8.2%.其中焦虑发生率为28.0%,抑郁发生率为22.0%,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率18.2%.耳鸣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54.5%)显著低于治疗效果差者(95.5%)(x2=22.63,P<0.01);耳鸣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经抗焦虑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达81.1%.结论:耳鸣患者易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抗焦虑抗抑郁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耳鸣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和平;程哲;钱秀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从而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患儿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清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尽管疗效和安全性仍存争论,电痉挛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目前仍然是精神科领域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其中,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临床有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简称MECT)作为电痉挛治疗方法之一,正在被我国精神科医疗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电痉挛治疗抑郁症患者可达到80%~90%的有效率[1,2].下面就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在临床实践和作用机制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知源;刘克祥;陈峰;谭晓蕾;杨立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输尿管末端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超声仪器诊断输尿管末端囊肿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囊肿的超声表现特点,对其超声表现和手术观察作对照分析.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对30例输尿管囊肿做出正确诊断,其中双侧5例,单侧囊肿25例,囊肿直径为0.4~4.2 cm,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8%(32/35个).单纯型22例,异位型8例,输尿管囊肿的大小与临床症状无明显关系,与肾积水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地诊断输尿管囊肿,判断其大小、位置及形态变化,有便捷、快速、重复性好、无创等优点,并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较大的指导价值,可作为输尿管囊肿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孔庆锋;董洋;郭丙成;王东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