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明;苏艳军;程若川;刘其雨;刁畅;黄勇
目的 评价瑞波西汀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瑞波西汀片和氟西汀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其中瑞波西汀片组22例(8mg/d),氟西汀组24例(20mg/d),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不良事件量表评定安全性.结果 经6周治疗后,瑞波西汀片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57%,氟西汀组为76.0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HAMD,HAMA评分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分析,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出汗、恶心、便秘等.结论 瑞波西汀片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继才;熊鹏;许秀峰;欧阳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隐睾是常见的小儿泌尿系畸形,发病率1/150,而隐睾患儿中触不到睾丸的病例约占20%,以往处理该类病人较为困难,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1月应用腹腔镜探查处理触不到睾丸的隐睾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游海;董克刚;毛伟;唐浩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由免疫损伤介导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终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去认为国内很少发病,是一种罕见病,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对我院确诊PBC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治.
作者:牛英;王志光;俞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一种复杂的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克刚;游海;闻有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8例子痫前期孕妇,102例正常妊娠孕妇的ACE I/D,AGT M235T,AT1R A1166C位点多态性.结果 子痫前期组ACE DD型占48.3%(P<0.05,优势比[OR]2.04),Ⅱ型占8.6%(OR 0.34),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加(P<0.01,OR1.9).AGT M235T,AT1R A1166C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无明显相关.子痫前期三个基因的基因型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结论 ACE DD型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风险,ACE I/D,AGT M235T,AT1R A1166C多态性在子痫前期发病危险性上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黄燕;李燕雄;邵剑春;孙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产科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史丽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外科的蓬勃发展,心机缺血再灌注损伤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McCord[1]认为心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开心手术后,出现低心排的主要原因.
作者:朱静峰;黄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颈动脉体瘤是发生于颈动脉体较为少见的化学感觉器肿瘤,在颈部神经节瘤中常见,与植物神经节有关.因其生长部位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故术前对肿瘤充分了解和准备是必须的.
作者:王卫红;邵聪吉;许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相对于肠外营养而言,肠内营养因具有更加符合生理过程,有利于危重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护,以及操作简便和费用低廉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然而,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输注途径的选择仍是一大难题,这些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均不愿或不能接受口服摄入方式进行肠内营养,通常的鼻一胃管途径往往又有胃潴留,易致呕吐和误吸等缺点.
作者:赵春生;李云峰;张莹;张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于贲门失弛症病人的外科治疗,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基本上都采用改良Heller手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满意.我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用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症病人18例,并在手术操作上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黄韬;尹小川;段晋;熊国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以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今我科成功封堵治疗96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心律失常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9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共有28例心律失常,均表现为束支阻滞.术后共有30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7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中,2例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分析其发病原因,与封堵器直径≥10mm具有密切相关性,与合并膜部瘤及操作时间无关.结论 心律失常是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尽量避免选择过大的封堵器可能是降低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作者:喻卓;丁春丽;潘家华;顾云;王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例 患者,女,48岁.突发头痛、恶心、呕吐4h入院.查体:T36.4℃,P 82次/min,R19次/min,Bp 126/6mmHg.
作者:熊海洋;徐蔚;曹毅;靳仓正;傅西安;应建有;唐一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科自2002年8月以来,采用自体离体颅骨瓣回纳修补颅骨缺损5例,并对离体骨瓣保存方法、回纳时间、颅骨的微生物学检测、病人的心理反应等进行了研究,现将临床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邬建中;赵来云;白文雄;赵一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0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病人,探讨服用双香豆素(华法令)的安全剂量及抗凝期间的注意事项.方法 病人均在术后72h口服华法令,首剂5mg,48h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PT维持在18~24秒,INR为1.8~2.5.结果 全组术后出现皮肤紫癜4例,随访中月经期间经量过多导致贫血2例,血尿3例,反复鼻衄或牙龈出血共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治疗.正确地服用华法令,及时的监测,及抗凝期间注意各种干扰因素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晓松;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直肠癌Miles手术在切除肿瘤和缝合盆底腹膜后,会阴部会留下巨大空腔,处理有油纱布填塞开放及缝合2种方法.
作者:赵一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老年人骨密度(BMD),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病特点,强调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加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认识与预防.方法 调查老年人228例,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45例,每例均作问卷调查并行定量CT(QCT)检查.结果 本组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为19.73%(男13.60%,女27.18%),同性别骨折组BMD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BMD降低和跌倒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因,应在老年人中加强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积极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建议以椎骨BMD测值80mg/cm2作为昆明地区老年人QCT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参考阈值.
作者:吴玲;吴亚楠;沈芸;马蕾;毕鸿雁;申明月;朱崇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牙周炎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不仅引起国内外口腔医学界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其他医学界的重视.其中牙周炎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更是倍受瞩目.目前,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虽已基本确立,但两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就牙周炎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付永伟;和红兵;欧炯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肺部经皮活检是肺部非血管介入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活检取得细胞学、组织学资料可作出定性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以及治疗后随访、估计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CT作为重要导向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77例83次穿刺活检术,检出率高,并发症少,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正荣;姚兴朝;李光辉;郭风娟;丁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胎儿心律失常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由于其发生率低,产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因此在诊断和处理上缺乏经验.本院产科3年来收集胎儿心律不齐病例2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春煊;杨仁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荧光定量)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直接涂片检测抗酸菌法和FQ-PCR法对我院临床诊断为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168例痰和57例支刷物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菌体和基因分别同时检测,对两方法检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痰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为16.75%,FQ-PCR荧光法阳性率为30.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支刷物涂片阳性率15.8%,TB-PCR荧光量阳性率31.6%,二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FQ-PCR荧光定量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涂片法,提示FQ-PCR荧光定量法特异较强、敏感性较高,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在结核的诊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施巧霞;李晓非;杨惠仙;吴芳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