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性腹膜炎的CT影像学特征

戴国朝;吴静;田序伟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 CT影像, 诊断价值
摘要:结核性腹膜炎是因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近年来结核菌耐药性的增加而逐年升高[1].但结核性腹膜炎发病较为隐匿,且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增加了患者早期诊断的难度[2].目前,CT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上应用较为广泛,但研究国内在结核性腹膜炎CT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收集84例有CT影像学检查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讨论CT影像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肺动脉栓塞一例

    病例 患者,女,61岁,因“咳嗽、心悸、胸闷、气促伴乏力1周”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多年.查体:T:36.0C,P:110次/min,R:21次/min,BP:120/76mmHg,SPO2:93%,口唇肢端无发绀,呼吸尚平稳,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HR11O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双下肢腿围:髌骨上缘15cm处(左侧60cm,右侧59.5cm),髌骨下缘10cm处(左侧36cm,右侧35.5cm).

    作者:缪英;储晓旭;李倩;翟燕芳;汪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1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 (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 (IL-6)水平降低且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提高DN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微炎症状态,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计;何小华;王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

    人工流产是根据妇女自身意愿所实施的早期妊娠终止方法,帮助其解决意外怀孕问题.但是人工流产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还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与此同时,部分患者对于人工流产和避孕缺乏正确的认识,需要在人工流产手术期间,密切关注其情绪和精神状态,了解其避孕意识及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患者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实施健康宣教[1].本研究以2017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 3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的临床分析

    胸部外伤是常见的一种胸外科疾病,患者出现胸部表面可见的出血损伤外,还有可能合并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等,若不及时对患者胸腔内的积血与积气进行处理,容易诱发患者呼吸困难、缺氧、肺不张、肺部感染等[1].血气胸是胸部外伤引发的胸膜腔积血、积气的疾患,通常还会合并其他伤情,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2].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的主要方式,本文对既往收治的30例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高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与发病的关系

    重度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心、肝、肾、脑和胎盘等器官造成损伤,危及母婴的生命.上世纪80年代时,国外已经有学者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疾病[1].目前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与晚发型孕妇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还较少,所以我院对既往收治的100例晚期妊娠正常孕妇和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究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与重度子痫发生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型阴道分泌物五联检及常规镜检的临床价值分析

    阴道分泌物(俗称白带)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主要由阴道粘膜、宫颈腺体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阴道分泌物可以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1].常规的白带镜检容易发生漏诊现象,影响检验的准确度.而国外妇产科学家KUAFMAN[2]曾明确指出:“阴道炎所面临的问题不是难以治疗,而是医生常常急于治疗而没有首先确定病原微生物,这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原阴道分泌物五联检多为检测“pH、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对标本进行分析,而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二代五联检试剂盒与常规湿片镜检检测白带的结果,从而为妇科疾病的诊断提供更精确的方法.

    作者:刘浏;柴蓓蓓;王惠莹;罗加欢;张若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直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前列腺活检中的临床分析

    前列腺癌是男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后表明,癌症致死率第二位的疾病是前列腺癌,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中老年男性生命安全[1].前列腺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早期发现比例较低,确诊时往往已经达到中期和晚期,患者治疗效果无法保障.临床前列腺检查一般多采用直肠指检、核磁共振检查及穿刺活检等等,其中,穿刺活检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发现患者早期癌变组织,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经直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引导下实施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检查效率较高,能够避免患者穿刺针数过多等原因造成的术后并发症[2].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盆底超声的诊断分析

    与人体膀胱以及逼尿肌所构成的尿液张力压有所不同,基于压力性尿失禁其主要是指在咳嗽等情况下使得患者其腹内压力增加进而造成尿液渗漏等情况.依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具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其存在尿失禁等问题,且该情况随着实际患者其年纪的增加而逐渐加剧.对于产妇而言,目前相当一部分产妇在产后伴有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对于产后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品质等均带来一定影响.就现阶段而言,针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方案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基于盆底超声技术可以有效的辅助提高治疗疗效.故而此次就盆底超声对于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胱抑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1例(设为GH组),轻度子痫前期16例(设为MP组),重度子痫前期13例(设为SP组);选择同期入院孕检的正常妊娠孕妇50例,设为对照组;测定2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白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上述指标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记录并统计2组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GH组和MP组(P<0.05);MP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GH组(P<0.05);观察组血清胱抑素、超敏C反应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与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白蛋白负相关(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肾功能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加强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测定能反应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能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沈翠花;杨奕梅;戴芙蓉;李科珍;黄磊;康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素在腰麻后低血压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低血压是腰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病人可通过补充循环血容量得到纠正,而部分病人则需使用血管活性药..临床使用多的药物是麻黄素,但其在升压的同时,常伴有心率加快,这一特点会给对某些手术病人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纠治方法.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年龄45~52岁,体重40~ 75kg,ASA I-II,全部病人经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拟行“子宫肌瘤剥除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给药后麻醉出现低血压的病人6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N组,n =30)和对照组(E组,n=30).全部病人无伴随严重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等,也无长期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病史.

    作者:张宁平;刘庆;潘志强;赵丽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开口箭与三七胶囊治疗成人口腔溃疡的对比观察

    口腔溃疡是成人口腔黏膜常见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1 ~ 30岁期间的病人复发为频繁.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接触刺激性食物时为甚.如何消除患者口腔疼痛、促使溃疡创面尽快愈合,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常用方法有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多种维生素和激素,但由于疗效欠佳或副作用过大而难以推广,为此,本文将开口箭用于成人口腔溃疡的治疗,并与三七胶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红;李冬芬;李昱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案管理模式对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肥胖人口不断增加,肥胖相关疾病严重影响到肥胖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1].治疗病态性肥胖(体重指数>35kg/m2)的好方法是手术减重,但是仅靠手术不能完全达到减重病人的治疗目的,因此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个案管理模式被引入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全程护理中,该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多专业合作的综合模式,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连续性、整体性、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2],旨在及时帮助患者改善饮食、运动习惯,减轻体重的同时减少术后营养不良及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消除患者风险,促进早期康复,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目的,本文研究个案管理模式对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该模式的运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宏;周海蓉;刘莉颖;苏学媛;王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核性腹膜炎的CT影像学特征

    结核性腹膜炎是因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近年来结核菌耐药性的增加而逐年升高[1].但结核性腹膜炎发病较为隐匿,且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增加了患者早期诊断的难度[2].目前,CT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上应用较为广泛,但研究国内在结核性腹膜炎CT影像学表现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收集84例有CT影像学检查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讨论CT影像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国朝;吴静;田序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健康成人血脂水平调查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一直被认为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ASCVD发生的必要条件.2013年美国心脏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推出《成人降低动脉硬化心血管风险胆固醇治疗指南》[1].紧随其后,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发布了《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2],2份指南均强调了控制血脂处于正常水平可以降低ASCVD的发病风险,充分肯定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脂异常及治疗指标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据血脂水平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由于人种、经济水平、生活环境的多样化,导致其血脂水平与国外人群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血脂管理的相关指南中,建议各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不同民族、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的风险特征建立自己的评估指标和治疗标准.

    作者:张兴锋;李琼;马明红;黄奕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的储存器官,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释放多种脂肪因子,如:瘦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diponectin,APN)等.其中脂联素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保护性脂肪因子,血浆APN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演变有关[1].低脂联素血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2003年Yamauehi等[2]首次在人骨骼肌细胞中克隆出2种脂联素受体基因,分别命名为脂联素受体1 (adioponectinreceptor 1,AdipoRl)、脂联素受体2(adioponectinreceptor2,adiPoR2)基因.本文将对APN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年士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403例昆明地区孕前优生检查中TORCH感染的情况分析

    孕前优生检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2018年我国孕前保健指南提出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包括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必查项目、备查项目四大部分,其中9个备查项目中第2项为TORCH筛查.近年来,关于TORCH感染的研究及报告均显示TORCH感染能导致胎儿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等.有报道显示,对TORCH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可避免患者孕前或孕早期感染这些病原体造成母胎损害[1].因此,孕前及早发现TORCH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何军晶;姚颖杰;汤虹芳;王丽君;郭珊;阳照君;高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的,患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危及患儿的生命[1].由于胎儿PS功能主要于妊娠35~36周左右成熟,因此,NRDS一般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孕妇的婴儿,且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2].目前,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PS来治疗NRDS,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是,现临床上更强调预防性用药.本文观察了PS在预防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有效的预防NRDS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施建莹;周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异常与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系统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一种以雄激素过多、长期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并往往伴有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性疾病.[1,2]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也不明确,因此,对PCOS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了妇科内分泌领域为复杂的研究焦点之一.近年来,众多医学工作者从遗传因素、基因因素、内分泌因素、炎性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

    作者:肖彭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 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2014年全国1 ~ 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 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1],可见,育龄期HBV感染率仍然是比较高的.HB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是HBV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其中大多数育龄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的HBV母婴阻断成了临床愈发关注的问题.

    作者:胡明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70岁以上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28例围术期处理经验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高龄患者需要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由于高龄患者体弱,常常合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慢阻肺等疾病,全身多器官功能异常、储备能力差、故围术期处理难度大,要求更高,我院从2001年12月-2016年4月为28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实施心脏瓣膜手术,无1例死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劲松;顾云帆;王春蓉;王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