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傅志俭简介

关键词:山东省, 麻醉学专业, 医师, 医科大学, 毕业, 中华医学会, 疼痛学, 麻醉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生导师,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省立医院, 大学教授, 常务委员, 博士学位, 医学院, 中国, 外科
摘要:傅志俭,女,1983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山东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同济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83年毕业后工作于山东省立医院,现任麻醉科主任、疼痛科主任及大外科第一副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
实用疼痛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刀疗法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谨慎操作

    针刀疗法是现在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用于治疗因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原因所引起的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自问世以来,解除了不少患者的病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对有关针刀的疑问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夏令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壁局麻复合胆囊床浸润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包括切口痛、内脏痛、肩痛3部分,是妨碍该术式作为日间手术被推广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对老年患者采用腹壁局麻和胆囊切除后使用含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的明胶海绵填塞胆囊床,观察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张继清;杨晓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辈——记闵龙秋教授

    他是现麻醉科室的创始人闵教授自1952年7月毕业于华西大学口腔医学院后,服从当时领导安排,被分配到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任住院医生.于上海进修学习麻醉1年后,1957年开始筹建外科麻醉组,经多年努力在1978年6月成立在外科教研室领导下的麻醉科,成为麻醉科第一任主任.

    作者:王泉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椎间盘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颈性眩晕

    目的 评价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颈性眩晕患者33例,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至椎间盘靶点,先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每个靶点分别从70、80、90℃各热凝1次,每次60 s,然后90℃再治疗120 s.然后每个椎间盘注射60μg/ml的三氧气体4~10 ml.术后1周、1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改良MacNab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1年内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与1年时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显义;王贵清;杨立群;黎昭华;利洪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傅志俭简介

    傅志俭,女,1983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山东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同济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83年毕业后工作于山东省立医院,现任麻醉科主任、疼痛科主任及大外科第一副主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地佐辛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本研究将此药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与地佐辛、芬太尼单独镇痛进行比较.各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术毕前各组给予配置液5 ml作为术后镇痛负荷量.配置液各组均含阿扎司琼10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D组加地佐辛0.8 mg/kg,F组加芬太尼15 μg/kg,DF组加地佐辛0.3 mg/kg与芬太尼10 μg/kg.镇痛泵速率2 ml/h,PCIA单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

    作者:耿从富;佟春廷;毛尚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啶预先镇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眯啶预先镇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与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食管癌切除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前组切皮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75μg·kg-1;C组同时间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20 ml.观察术后不同时点的Riker镇痛-躁动评分(SAS)及VAS评分.结果 术后各时点D组SAS与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1),D组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1).D组无术后使用镇痛药者,C组12例需给予曲马朵.结论 右美托咪啶预先镇痛可有效预防全麻患者术后躁动,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于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刀疗法对深层病变应慎用

    针刀疗法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其原意为结合针和刀的两种作用,因此大家普遍认为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就包括了针灸的适应证和外科手术的适应证.但在临床使用中,没有人将针刀当针灸针使用,针灸针也不可以用针刀来代替.针刀俗称为小针刀,可以看做是微型手术器械,它是手术刀的一种,其作用就是切割.我使用针刀治疗慢性疼痛亦有15年的历史,主要的使用范围为慢性软组织损伤,体会到此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费用低的特点.

    作者:刘广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及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及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偏头痛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3组(n=30):Ⅰ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Ⅱ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汤,Ⅲ组在Ⅱ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于治疗后1年评价治疗效果.Ⅰ组治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Ⅱ组治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Ⅲ组治愈23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例.Ⅲ组较其他两组治愈率高,治疗次数少(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及心理干预联合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有确切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治疗疗程.

    作者:王旭华;黄旭;周杰;王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脊髓Toll样受体4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一类介导天然免疫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在促进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诱发炎性反应、抗病毒感染、调节免疫应答、介导全身免疫病理损伤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TLR4的生物学特征、TL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TLR4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理和TLR4作为疼痛治疗的药物靶点等方面做一综述,以阐述脊髓TLR4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为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方向和思路.

    作者:阳红艳;胡兴国;曾因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的导师闵龙秋教授

    我能与麻醉科工作结缘是闵龙秋教授的一句话决定的! 1985年我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时,我们的专业是由临床医学院安排,而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8月的某一天,各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来到临床医学院的一个会议室领取被安排到他们科室工作的人.我当时被安排到妇产科,另一位同学被安排到麻醉科,我们两个对医学院的安排不满意,死活不跟各自的科主任走.临床医学院拒绝重新安排,是闵龙秋教授和当时的妇产科主任达成一致意见让我们两个对换,并促使医学院领导改变主意.尽管当时对麻醉学科还不是太了解,但渐渐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门学科.我曾经对人讲,如果我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做医生并且还是麻醉科医生.在此,我要深深地感谢闵教授领我入门!

    作者:左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6例,治疗组18例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 m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7.0,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为(2.75±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总有效率高达89%(16/18例).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持久,关节功能改善良好.

    作者:赵青;肖乔香;杨惠良;张骏;岳江;晏祥波;朱岳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预先应用地佐辛对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预先经不同给药途径给予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Ⅰ组生理盐水2 ml静脉注射(对照组)、Ⅱ组地佐辛0.1 mg·kg-1静脉注射、Ⅲ组地佐辛0.2 mg·kg-1静脉注射、Ⅳ组地佐辛0.2 mg·kg-1肌内注射,均于切皮前10 min给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舒适评分法(BCS)评价术后2、6、12及24 h时的镇痛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Ⅲ组、Ⅳ组术后2、6、12 h时VAS评分低于Ⅰ组及Ⅱ组(P<0.05);BCS评分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不良反应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于切皮前1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0.2 mg·kg-1可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于向鸿;吴丽美;刘斌;黄盛;肖剑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术后综合征的近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很多,有传统保守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本文综述分析近年来银质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术后综合征的方法、机理与疗效的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念鹏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水乙醇阻滞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无水乙醇阻滞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79例,随机分为2组:无水乙醇阻滞治疗组139例,射频热凝治疗组1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疼痛6点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无水乙醇阻滞治疗组痊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86.3%(120/139例)、13.7%(19/139例)、0%(0/139例);射频热凝术治疗组痊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84.3%(118/140例)、15.7%(22/140例)、0%(0/140例).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水乙醇阻滞与射频热凝均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疗法,但射频热凝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水乙醇阻滞.

    作者:马达提·阿汉;蒋红;云叔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硬膜外阻滞治疗输尿管结石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硬膜外注射复合镇痛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输尿管结石绞痛患者172例,根据结石位置选择T11~12、L1~2或L2~3硬膜外穿刺注入复合镇痛液.于治疗后3 d用彩色超声或CT复查结石,记录起效时间、疼痛评分、疼痛缓解率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3 d后统计结果,治愈137例(79.7%),显效18例(10.5%),好转10例(5.8%),无效7例(4.1%),总有效率96%(165/172例),疼痛缓解率96%.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硬膜外注射复合镇痛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作者:杜晨升;韩永杰;张黎丽;董尚丰;陈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于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31例(78%),好转7例(18%),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38/40例);对照组治愈18例(45%),好转13例(13%),无效9例(22%),总有效率为78%(31/40例).结论 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艳霞;陈世忠;彭凌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分娩镇痛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药探讨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观察并记录各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结果 镇痛起效时间、首剂持续时间、局麻药总用量,R组分别为(3.6±2.4)min、(97±29)min、(31±18)mg,RF组分别为(2.6±1.0)min,(137±50)min、(14±11)mg,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起效时间、首剂持续时间、优于单纯罗哌卡因组,局麻药总用量小于单纯罗哌卡因组,用于分娩镇痛更有利.

    作者:刘海燕;罗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循环治疗联合低周波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脑循环治疗联合低周波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接受脑循环治疗仪和低周波治疗仪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3.3%(28/30例),对照组治愈率为63.3%(19/30例),治疗组CASCS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循环治疗联合低周波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单用药物显著.

    作者:毕海平;李雪萍;林强;林爱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射频技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是一种利用其热效应和电场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 的技术手段,可分为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在临床疼痛领域中的应用也已有几十年历史,并逐步成熟.本文主要就射频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郭文龙;宋文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实用疼痛学杂志

实用疼痛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