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族地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郭蕊;邓树嵩

关键词:预防医学, 精品课程, 教学模式
摘要: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建设(2006~2010年)为例,介绍了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总结民族地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出建议,以促进师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湿润烧伤膏联合TDP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1].我科对16例压疮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TDP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合并压疮病人16例,大面积4.2cm×3.8cm,小面积2.2cm×1.2cm,Ⅰ度6处,Ⅱ度15处,Ⅲ度7处,Ⅳ度1处,两处及两处以上者9例.1.2方法16例患者入院确诊为压疮即时用药联合TDP治疗.①操作:Ⅰ度、Ⅱ度压疮,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疮面,TDP(生产厂家: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TDP -L-I-2)照射20min,2次/d,照射距离约30cm,皮肤感觉温度40℃,或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宜.照射后局部用无菌压舌板轻柔而均匀地外涂湿润烧伤膏(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汕头经济特区美宝制药厂生产),厚薄约1mm,暴露疮面.Ⅲ度、Ⅳ度按外科换药法清洗疮面,TDP照射后外涂湿润烧伤膏,厚薄约3mm,涂药范围超过压疮疮面边缘0.5cm,外敷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4~ 6h更换新药,换药前须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拭去,疮面干燥结痂后不再使用TDP照射,继续使用湿润烧伤膏直至结痂脱落.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感染期耳前瘘管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治疗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41例感染组病例和28例非感染组病例进行耳前瘘管切除术且术后观察随访1年.结果 感染组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4.63%(6/41),非感染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7.14%(2/28),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表明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把握好手术时机,早期行耳前瘘管切除手术,能够有效缩短病程,是治疗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晋强;胡恒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对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成绩的分析

    为充分发挥基础知识竞赛的作用,提高学生基础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右江民族医学院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基础医学知识竞赛.高质量的知识竞赛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知识掌握程度;科学、公正地考核和评价竞赛的质量,是保持竞赛生命力、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关键.竞赛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成绩统计分析来进行,其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竞赛信息,指导学生学习,为命题教师改进命题质量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重点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可资参考的数据.笔者对右江民族医学院三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成绩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竞赛反馈信息,同时也是对基础医学知识竞赛质量的客观评价,为以后的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提供质度和量度的参考.

    作者:黄丽华;江克军;梁国发;黄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的兴趣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但免疫学理论抽象,学生感觉晦涩、难懂.所谓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医学免疫学教师所面临的难题.笔者就教师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总管探查术后蛔虫嵌顿于T管1例报道

    胆道蛔虫是引起胆道结石、肝脓肿、胰腺炎等肝胆胰疾病的原因之一,胆道结石术后胆道蛔虫并不常见,蛔虫多是术后自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钻人.术后如果不引起重视,将引起严重后果.胆道术后蛔虫经引流管钻出少见,目前国内外仅有3篇报道,其中2篇是胆道蛔虫在拔出T管后从窦道钻出,另外1例是胆道蛔虫导致肝脓肿侵犯胸腔,蛔虫自胸腔引流管钻出.本例报道是胆道蛔虫钻人T管并嵌顿于其中导致蛔虫死亡,拔T管时将嵌顿蛔虫带出,临床上尚无此类报道.笔者收集术后蛔虫及T管造影、CT检查结果附图,将本病例报道如下,望引起同行重视.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右上腹部疼痛1个月,疼痛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1周入我科.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如肝胆彩超、肝胆CT、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肿瘤指标、胸片、心电图等,明确诊断胆总管下端结石、胆总管扩张、慢性胆囊炎.既往无胆道蛔虫病史.1.2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CT检查提示:胆囊增大、壁增厚、囊内有高密度影;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下端可见2.2cm×1.5cm大小高密度影.术前彩超提示:胆囊增大,壁增厚约5mm,内可见数颗高回声伴声影,胆总管下端可探及高回声影.

    作者:汪建初;浦涧;韦邦宁;吴贤建;马日淘;陆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模拟情境对话在护理英语教学上的实践和研究

    笔者分析了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英语教学现状,介绍了模拟情境对话在护理英语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教学实验数据显示:模拟情境对话能提高学生护理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护理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李培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吹气球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吹气球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吹气球治疗自发性气胸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达临床治愈者102例,治愈率94.44%,需改用普通胸管引流者6例,占5.56%;出现堵管者15例,占13.89%;出现皮下气肿者4例,占3.70%.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吹气球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确切,创伤小,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陆建芳;曾红;陈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21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21例.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按Epstein评分本组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5.71%.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农增波;赵利敏;赵茂盛;农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幼儿膀胱结石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幼儿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膀胱结石患儿行MPCNL,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32(18~53)个月,32例均经KUB、IVP、B超和CT检查确诊,结石直径平均1.5cm(1.2 ~ 2.0cm).均实施全麻,直视引导穿刺目标膀胱,成功建立12~16F经皮膀胱通道并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结果 32例平均手术时间32(20~58)min.均Ⅰ期完成碎石,Ⅰ期结石清除率1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天(5~10天)随访1~7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MPCNL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幼儿膀胱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敏;林芝;李成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多医院合作快速组建手足口病房运行管理策略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者在多医院合作,快速组建救治机构来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2010年4月突发手足口疫情后,市卫生局迅速从全市7所医院抽调医务人员,紧急成立手足口病房,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病房筹备计划,列出各部门备物清单,按计划实施,快速筹备好病房,建立各种制度、护理常规、职责等,运行过程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及疫情上报工作,保证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结果 3天筹备成立足口病区,开科两个月共收治302名手足口病患儿(其中90名为危重症病例,死亡4例),大大提高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效果,缓解了其他医院的压力,有效的控制疫情,同时培训了一批医护人员,开科期间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紧急成立病房前拟定详细的筹备计划,并按计划落实人力、环境、物品,是迅速组建临时医疗机构的基础,运行过程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是保证多医院合作的救治体系高效运行,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举措,也为今后多医院合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借鉴.

    作者:刘远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抗生素胃肠道内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减轻轻症肺炎患儿每天数次静脉用药带来的痛苦与不便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将69例患儿分为常规静脉用药对照组和胃肠道内外联合用药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每次50~100mg/kg分别加入50~100ml生理盐水中,每天2次,疗程5~7天.治疗组每天上午静脉滴注1次头孢呋辛钠50~ 100mg /kg,并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15mg /kg,每天口服2次,症状好转后只常规口服用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肺炎患儿在主要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等临床疗效相似(P均>0.05).结论 胃肠道内外联合用药可以替代多次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轻型肺炎,且具有应用方便、经济、减轻患儿疼痛及缓解医患关系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儿科推广应用.

    作者:廖克准;黄宏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胸腔镜行小儿急性脓胸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6年5月~2011年5月使用胸腔镜行小儿急性脓胸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5.76岁;病程12~43天,平均21天;2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病史,3例病程较长(>30天)的有低热、盗汗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术后病理为结核性脓胸).左胸18例,右胸7例.25例患儿均有手术适应证.1.2结果25例患儿均一次手术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5天,平均3天;术后住院5~10天,平均7天;术后复查胸片或CT,脓腔消失,肺复张良好;出院3个月后复查胸片或CT,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

    作者:赵继春;潘春秋;韦彩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4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相应疗效,同时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TIA共33例,椎-基底动脉TIA15例;发作时间持续5~60min,经彩超、CTA、MRA或DSA检查可显示多数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相关血管出现狭窄.通过抗血小板、抗凝和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48例患者中临床控制2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加重发展终发生脑梗塞者2例,总有效率89.58%.结论 对TIA作出诊断主要通过其特异性临床表现,发作时间在1h之内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应积极采取急症处理措施,防止疾病进展.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可采用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镜辅助下前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前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MRI检查,选择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32例(32个椎间隙)应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辅助施行手术,取颈椎前入路,镜下用超薄的枪钳、小刮匙和磨钻清除椎间盘、骨赘及变性的后纵韧带,神经根的压迫完全松解,置入椎间融合器和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32例(32个椎间隙)病人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0.63%.结论 内镜辅助下前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较单层开放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减压充分,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承夸;韦文;陆文忠;麦荫文;华树良;苏国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SDBS对小鼠肝脏急性损害的初步探索

    目的 探讨洗洁精中的主要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不同组别的小鼠分别自由饮用不同浓度的SDBS溶液1周,之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GPT活性和计算肝脏体重比值,并与对照组对照.结果 随着研究范围内SDBS溶液浓度的增高,小鼠血清中GPT活性逐渐增高、肝脏体重比值逐渐增大.结论 SDBS对小鼠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当SDBS浓度超过0.279g/L时可造成肝脏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王钊;李海梅;解飞虎;曾琪;卜宁;廖春雁;朱其芳;黄勇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IS系统在病区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推动HIS系统在医院的应用,规范医院药房信息化建设.方法 收集医院HIS系统在病区药房药品的管理及配送的应用经验,与实践相结合,提出HIS系统在病区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措施.结果 完善HIS系统,总结出适合病区药房药品的管理模式及流程,达到病区药房数字化管理的目的.结论 HIS使用需要一个磨合期.

    作者:黄颖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肛门Soave术治疗常见型短断型先天性巨结肠(附11例临床分析)

    小儿巨结肠症为小儿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的多发病,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4:1[1],本人近10年来对11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常见型8例,短断型3例)做单纯经肛门Soave术,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0个月-6岁,平均3-4岁,术前经肛门直肠测压,钡灌肠等检查诊断常规型8例,短段型3例,11例均系用单纯经肛门Soave术而获成功.所有患儿都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4个月,平均每日排便2-6次.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伴轻度小肠结肠炎,经扩肛和肛管排气、排便而愈合,无黏膜性肠梗阻病例.

    作者:黄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65例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病原学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10年百色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取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用荧光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结果 在16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的患者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7例,阳性率83.03%.其中EV71感染91例,占55.15%;CoxA16感染7例,占4.24%;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39例,占23.64%.结论 2010年引起百色市重症手足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病毒.应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向大众普及健康卫生常识.

    作者:黄丽花;黄建财;梁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文拉法新缓释片与匹维溴铵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观察组同时加用文拉法新缓释片75mg/d,晚间顿服,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前后两组HAMA、HAMD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消化道主要症状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0%,组间比较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文拉法新缓释片与匹维溴铵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效果,优于单用匹维澳铵组,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7~2009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试卷分析

    目的 分析近三届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试卷,为提高诊断学理论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校2007~2009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试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效试卷共236份,总平均分67.59,总及格率89.34%,标准差8.72,平均难度为0.78,总区分度为0.25,考试成绩近似正态分布.结论 近三届诊断学试卷难易程度适中,试卷内容与考核大纲相符,基本上可以反映学生对诊断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记忆性知识点考核分值稍高,应用性知识点考核分值稍低.

    作者:柯箫韵;孙小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