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防止医院感染

张克俭;刘云霞

关键词:手术室, 空气, 参考标准, 交叉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降低医院感染诸多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比较采取含氯消毒剂消毒法,开窗通风减少空气污染,紫外线照射消毒法,过氧乙酸消毒法和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法等5种净化手术室空气质量措施的效果.结果 消毒前后空气中含菌量比较:①感染性手术间消毒前为598cfu/m3,消毒后为195cfu/m3;②一般手术间消毒前为338cfu/m3,消毒后为129cfu/m3;③无菌手术间消毒前为290cfu/m3,消毒后为85cfu/m3.结论 只有提高和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才能减少术后感染率,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论医学生的仪式教育

    仪式蕴含着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深刻内在教育意义.将仪式教育作为医学生的特殊教育内容,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对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云;莫碧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预防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目的 改革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方法,评价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预防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07级口腔医学本科专业5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预防口腔医学部分教学内容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各项评价指标的赞成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邓敏;黎淑芳;陈海波;廖明华;何钢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5例老年人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分析

    目的 对35例老年人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等作一分析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人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材料使用和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是老年人腹股沟疝手术较好的术式.

    作者:覃福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共收治儿童桡骨远端骨折62例,一致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4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伤肢外观均无畸形,骨折骨性愈合,腕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3例并发针道感染,2例并发克氏针松动.结论 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确切,固定效果可靠,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登;梁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椎管减压后侧棘突骨块植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

    目的 探讨椎管减压后侧棘突骨块植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腰椎不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采用关节突后侧棘突骨块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X线片示恢复伤椎高度、形态及矫正后凸畸形满意.随访6个月~3年,无神经损伤发生,无死亡、无内固定失败及并发症.患者术后的椎管面积、JOA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中出血量为(295.5±50.4)ml,优良率为90.20%.结论 椎管减压后侧棘突骨块植骨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可有效维持和重建脊柱的稳定,解除患者症状,且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农丕地;刘江山;周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中肾保护及防治措施

    早期的体外循环(CPB)对肾脏的损害较多且程度较重,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随着体外循环在基础理论的深入及技术的改进,现在体外循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ee,ARF)的发生率已大大减少(文献报道约1%~5%).

    作者:陆健君;方海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针与电针比较研究的现状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针灸学是我国少有的领先学科之一,探索针灸的效应及其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灸的手法量化与作用机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传统的针刺方法(即手针)和电针都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针刺疗法,他们产生的理论背景、刺激方式不同,其临床效应甚至产生效应的途径与机制应该都各有差异.

    作者:郑建宇;吴新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理学》网络课程应用与需求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为了解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应用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2008级临床医学、护理学英语方向两个专业本科层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时或偶尔才上网,上网利用<生理学>网络课程来学习生理学知识的也不到1/ 3,应用情况欠佳.对网络课程的需求,66.18%的学生认为建设<生理学>网络课程很有必要;网络课程的建设从内容及内容编排、设计制作等方面均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作者:阳秀英;何显教;赵善民;王映;黄丽娟;王彩冰;梁祚仁;黄俊杰;黎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35例报告

    目的 总结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 应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的35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电话或复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2例,女3例;年龄15~47岁,平均31.4岁;完全断裂30例,部分断裂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3h~7日,手术均采用Krackow缝合法修补跟腱,术后踝关节跖屈位长腿前托石膏外固定.结果 随访时间1.5~6年,平均3.9年.采用Arner-Lindholm临床疗效评定法,优30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7.14%.术后差1例为出院后在个体诊所提早拆线而致伤口感染,局部瘢痕愈合.术后无再断裂和跟腱粘连.结论 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采用Krackow缝合法治疗,疗效肯定且Krackow缝合法操作简单,满意的疗效离不开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和康复指导.但单纯Krackow缝合法不适合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

    作者:周运勇;汤中滚;唐刚健;梁政威;吕青;伍业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在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中选两个班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病例讨论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的教学法,与随机选同年入学分数差异无显著性的同专业其它两个班为对照,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多方式组合教学法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问题能力,此法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陈秉朴;李海;黄秀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DR影像的伪影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DR系统伪影形成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提高影像质量.方法 收集500例DR系统影像伪影按机器设备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及处理.结果 机器设备因素造成的伪影为30例,占6.00%,人为因素造成的伪影为470例,占94.00%.结论 熟悉和掌握DR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减少伪影出现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皓;浦昌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维生素B2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口腔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维生素B2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n=60)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B2,同时应用双料喉风散外喷溃疡灶及周围黏膜,每天4次;对照组1(n=50)单纯每天3次应用维生素B2,对照组2(n=54)单纯应用双料喉风散外喷溃疡灶及周围黏膜,每天4次.结果 治疗组与两对照组分别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维生素B2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可靠,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维生素B2或双料喉风散,能缩短疗程,且经济方便,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腾达;蔡丽容;陈华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后路椎间融合及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之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滑脱症应手术治疗[1],文献对单节段滑脱术式疗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方式及疗效的报告较少,现对我院收治的12例多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棣;莫艺忠;罗国富;韦寿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点、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76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中大部分病人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力低下;病人有定期到医院静滴抗生素史、气管插管等各种可能的诱因;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低,敏感性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多发生于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的病人以及具有各种可能诱因下的病人中,合理治疗,可减低病死率.

    作者:卢又瑛;蒙锦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齐拉西酮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

    齐拉西酮(ziprasidone)是由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001年被美国粮食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精神病的治疗,至今已获超过89个国家批准上市.目前国内对齐拉西酮的临床应用较普遍,甚至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药物,故笔者对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作如下阐述.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睡眠诱发试验对癫痫的诊断作用

    目的 对比常规脑电图及睡眠诱发试验电图对癫痫诊断的阳性率.方法 对62例临床怀疑癫痫病人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及睡眠诱发试验,比较两次结果异常率和癫痫波出现率.结果 睡眠诱发试验脑电图异常率、癫痫波出现率较常规脑电图提高.结论 睡眠诱发试验能提高癫痫患者诊断率.

    作者:凌秀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房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区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292人次(对照组)与2009年第二季度住院患者298人次(观察组)作对比,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功能制排班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排班.制定评分量表每月评价护理质量的效果,并将各项考核指标的均值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三基考核达标率、患者满意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医护同步全程服务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普外病房实施过程中,密切了医患、护患、医护的关系,护理缺陷明显降低,提高了医护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能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病区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覃美凤;梁惠芳;莫喜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本科解剖学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这对护理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者:浦洪琴;吴荣敏;黄世宁;黄秀峰;周庆辉;黄何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梧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现状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梧州市献血者的各项指标,更好地制定合理有效的宣传招募策略,使更多的低危献血者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中,确保充足与安全的血源,并推动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方法 统计分析梧州市2009~2010年期间68 263人次献血者的登记信息及血液检测记录,分别对献血者参加献血的方式、献血地点、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等特性与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30岁年龄段的女性学生、医务人员、军人以及团体献血者为低危人群,而无偿献血的主力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的农民及社会其他职业者,但此群体的献血合格率均比其他人群低.结论 今后我市无偿献血的招募策略,应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低危人群的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外,还应持续加大对团体献血组织、无偿献血的主力群体在健康献血、良好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作者:莫丕立;李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医学检验专业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多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单位、疾病防控中心、中心血站、大中专院校实验室等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医学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接受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及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黄跃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