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益康;骆伟娟;韦常健
颅脑损伤目前仍是病死率较高的一类外伤性疾病.导致这类伤害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脑干损伤、脑疝晚期并脑干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1].以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严重脑挫裂伤和颅内高压等病死率高[2].还有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不同死亡时间与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早期死亡主要是与GCS 计分低,原发性脑干损伤及难以控制的高颅压有关;中期主要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及严重的并发症;晚期主要死于长期的慢性消耗衰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重要课题[3].
作者: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民族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行为特征及所受影响,为有针对性寻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生采用随机抽样、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8份.样本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9.94%;来自贫困农村家庭占68.02%.结果 学生平均网龄约为4年;80.97%极少上网;上网娱乐占66.09%,用于学习仅占4.45%;51.01%表示网络对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83.00%表示对网络有不同程度的依赖.结论 大学生的来源构成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其上网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生活娱乐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已越来越大,不良上网行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日趋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上网行为的教育、引导与监管,通过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力.
作者:黄世稳;黄乙静;杨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经口径路切除肥大腺样体(A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行鼻内镜经口切除手术的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天患者睡眠时打鼾或张口呼吸消失或明显好转.随访3~12个月,无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无手术损伤、瘢痕及粘连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确切,可作为AH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交接流程中的安全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200例手术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手术患者交接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规范并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结论 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交接流程的安全、规范是医院护理安全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郭建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37例AIDS/NTM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护理经验,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主,并发症多,给抗分枝杆菌药、抗病毒、对症和全身支持疗法,注重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临床症状观察及护理.结果 大部分患者明显好转,CD4淋巴细胞有所回升,33例病情好转出院,死亡4例.结论 AIDS合并NTM感染率高,只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有效治疗及护理,可使症状明显好转,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覃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总结结缔组织病(CTD)心脏瓣膜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8例确诊为CTD患者,其中白塞病5例,均为男性,年龄(30±8.60)岁,类风湿关节炎5例,男1例,女4例,年龄(55.4±11.93)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0.2±27.56)岁,强直性脊柱炎1例,男,25岁,皮肌炎1例,女,27岁,均经临床体检、胸部X线、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B超等检查确认有心脏瓣膜损害,对其瓣膜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白塞病5例均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部分合并有二尖瓣关闭不全,类风湿关节炎5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均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较少见.强直性脊柱炎和皮肌炎各有1例均有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和二尖瓣关闭不全,18例中未见有侵犯三尖瓣者.结论 CTD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瓣膜损害,需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相鉴别,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荣辉;陈立新;董太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Nd:YAG 激光以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用Nd:YAG 激光对50例(50眼)后发障病人进行治疗,随机将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术前、术后的生理、心理及眼部的综合护理.A组为散瞳后行激光治疗,B组为不散瞳直接行激光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50只眼Nd:YAG 激光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B组术后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采用不散瞳直接行Nd:YAG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障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好医生,术后定期复诊及随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学风即学校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精神力量,无时无刻都在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激励学生奋发刻苦,健康成长.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常新和永恒的话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是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医务工作者这一特殊群体提出的要求[1].<护士条例>出台后,医院对护士需求量增大,随着我校不断扩大对护生招生规模,给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作者:欧融;黄上峰;王子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破裂修复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外伤性肾破裂进行手术修复,术中应用了带蒂大网膜瓣对肾创面进行覆盖.结果 本组23例外伤性肾破裂全部治愈出院,无术后再出血、尿外渗、感染及肾功能衰竭,随访3个月~5年,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由于大网膜具有很强的粘着力和修复性能,以及吸收和抗感染能力,用来覆盖肾破裂修复创面,可促进肾伤口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择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引产对孕41~41周+6天、无妊娠合并症孕妇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孕41~41周+6天、无妊娠合并症、头位的孕妇327例分引产组(197例)及自然临产组(13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产组的剖宫产率(41.62%)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18.46%),P<0.01.引产组与自然临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2%、2.45%,羊水浑浊Ⅱ~Ⅲ度发生率为15.52%、14.29%,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45%、2.45%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引产组与自然临产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36±20.32)分与(45±24.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对孕41周以上孕妇进行引产,会增加剖宫产率以及急产的发生率,增加了临床医务工作者工作量的同时还增加孕妇及家属的负担.临床上以引产方法预防过期妊娠的做法值得商榷,建议对孕41周的孕妇以等待自然临产为主,如42周仍未临产,就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再考虑引产.
作者:黄宇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VCDFI)超声扫查技术对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2例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经TVCDFI超声扫查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回顾性分析TVCDFI声像图表现特征.结果 162例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经手术病理结果所证实,TVCDFI检出率为97.53%(158/162),漏诊4例,占2.47%(4/162).结论 TVCDFI超声扫查能够清晰显示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及其大小、形态和数目,且可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罗定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08年我区有广西医科大学和右江民族医学院两所医科院校成功申办了四年制本科英语专业.医学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有其独具的特色,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说来,在本专业的发展定位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应该在夯实学生英语专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复合应用型学科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医科院校自身特点的英语专业发展之路.
作者:蓝岚;黄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医学微生物学>是全面涉及临床应用知识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医学生由基础学科到临床学科的重要桥梁[1].因此,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培养当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基础学科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作者:黄衍强;黄小凤;韦连登;韦红玉;李晓华;陈源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9例.结果 结石完全清除,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层医院利用PCNL治疗中等体积、无严重并发症孤立肾肾结石方法可行.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心内直视手术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随着CPB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CPB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在逐步下降.但CPB术后相关性肺损伤仍时有发生,是目前心内直视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CPB心内直视手术后,不少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其中多数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功能性改变,无明显临床症状,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只有大约0.4%~1.7%的患者表现为ARDS,但病死率却高达40%~60%[1].近年来,对于CPB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涌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30例≥60岁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结论 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蒋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缺氧复氧性损伤对培养海马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影响及银信达莫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设正常条件培养组、单纯缺氧复氧组(HR)、缺氧复氧+银信达莫组,于缺氧1h后复氧6h,测定海马细胞ICAM-1表达水平及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水平.结果 海马细胞缺氧复氧刺激时,ICAM-1蛋白质表达、[Ca2+]i和MDA均有显著增加,而SOD、GSH、NOS明显下降;银信达莫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性海马细胞ICAM-1的表达和MDA、[Ca2+]i超载增高的程度以及SOD、GSH、NOS下降程度.结论 海马细胞缺氧复氧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ICAM-1引起细胞损伤,但钙超载、氧自由基和NOS系统也共同参与了缺氧复氧性损伤.银信达莫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上述各系统而达到减轻缺氧复氧性损伤.
作者:顾建军;高广忠;鲁峻;张勤;蒋霖;刘小星;王小林;殷荣建;尹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不受精及受精率低的情况下,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进行补救后获得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IVF周期中发生完全不受精及受精率<30%的病例97个周期,其中57个周期行晚期补救ICSI,40个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两种补救ICSI在完全不受精组和受精率低组中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在不受精组中,早期补救的2PN受精率、种植率和妊娠率分别为69.44%、28.00%、30.77%,明显高于晚期补救ICSI的56.23%、1.00%、2.50%(P<0.05或P<0.01),在低受精率组中两者的累计妊娠率、种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早期补救ICSI较晚期ICSI的2PN受精率、胚胎种植率高,能更好地改善补救ICSI 的妊娠结局.
作者:唐永梅;韦继红;牟联俊;韦立红;姚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为加强梧州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确保用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基本情况采用填表和现场验证的方法,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详细检查.结果 23家医院中12家设置独立输血科(血库);一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临床用血安全隐患.结论 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输血科(血库)设置及人员结构不合理现象,完善输血相关文书,各医院应加强用血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
作者:卢小莲;吴军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罗城县仫佬族人民医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用量增幅较大,连续3年位居榜首,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明显,分别列2、3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各年度DDDs中始终居首位.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作者:莫秀清;何丽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