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探讨

许世华;魏洁

关键词:民族地区, 医学院校, 师德建设
摘要: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1].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空气消毒液在高压氧舱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空气消毒效果,以及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有无损害.方法 分别于高压氧治疗结束患者出舱后,采用空气消毒液进行空气消毒前、消毒后30min舱内空气细菌数量监测,并与2005年同期应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不同消毒法消毒前舱内空气病原茵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消毒后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经过观察3个月以上,无银纹出现.结论 空气消毒液与紫外线两种消毒方法均有效,但应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消毒更安全,简便,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也无损害.

    作者:杨伟江;汤丽霞;黄丽伟;姚含英;马兰煌;梁爱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符合条件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对患者高血压知识、生活行为和规律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实施服务前后的依从性调查,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性,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玲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体外电场热疗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体外电场热疗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对15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ZD-2001体外电场热疗机照射下腹部治疗.结果 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151例治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该治疗无痛苦、无创伤、非介入、疗效好,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邹永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现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ateonecroa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一直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治疾病.由于青壮年ONFH患者日常生括中髋关节活动量较大,人工髋关节置换因假体磨损、下沉使人工髋关节不能长期保持良好功能状态.如不治疗,大多数患者病变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造成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王锐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针对性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遵医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焦虑值方面、遵医程度、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让患者在温馨、愉快、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作者:周积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胆管一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2例

    目的 探讨胆管一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胆管一十二指肠T管榘桥内引流术治疗.结果 除有1例出现胆瘘延期出院外,其余病人均顺利恢复,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50%.经3~12个月随访,30例黄疸消退,2例轻度黄痘.结论 本术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减退黄疸效果良好,手术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生命.

    作者:钟春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对创伤性骨折手术影响的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创伤性骨折后高血糖的特点以及对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分析68例糖尿病伴骨折患者(糖尿病组)手术前后血糖水平与胰岛素用量、术后并发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关系,并设75例同期骨折正常血糖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组手术后胰岛素用量比术前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经严格控制血糖后,术后并发症则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合理治疗伴随疾病,是降低创伤性高血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卢又瑛;农丕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PLB 17例,分析其CT、MRI及病理表现.结果 17例患者中单发11例,多发6例,共25个病灶,分布于脑深部中线附近病灶19个(76.00%),分布于灰白质交界区及脑表面病灶6个(24.00%).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1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增强.B细胞来源的14例,多为LCA、CD20、CD79阳性;T细胞来源的3例,多为LCA、CD45RO、CD3阳性.结论 PLB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及MRI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可以对该病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金志发;龙晚生;罗学毛;左克扬;胡茂清;黄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分析

    目的 观察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切开复位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42例.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术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照Karlsson的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A级37例,B级5例,C级0例.肩锁关节无再脱位,锁骨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内固定物取出后肩锁关节无再脱位病例.结论 AO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兰昱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寻求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51例患者.结果 138例患者治愈出院,有13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满意转手术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比以往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好,费用低,很大程度减少手术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向华;张秀梅;何全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影响院前急救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联系,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病和应对灾难性事件.为了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应急急救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的各种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朱洁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MRI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其发病原因.方法 对14例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主要表现为:①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②单个椎间盘发病多见;③椎间盘突出以中央型多见.结论 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成人不同,多与外伤及先天发育异常有关,MRI能正确诊断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立坚;陈凤坤;时忠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重症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5~1.0mg/(kg·d),连用5天后减量,总疗程3~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每天400mg/kg,连用5天.每日检查血常规,观察两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达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26例患儿无一例死亡,治疗组显效率为85.71%,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大剂量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ITP起效迅速,效果显著.

    作者:陈仕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兴义市8427名儿童少年身高体重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兴义市市区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发育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兴义市市区部分小学8 427名6~13岁儿童少年进行常规体检,采集数据包括每位儿童少年的身高、体重.结果 2006年兴义市6~13岁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趋势符合一般发育规律,男、女学生身高、体重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年龄不相同,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且出现了两次交叉;除部分年龄外,发育水平低于全国1995年儿童少年及我省贵阳市1997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结论 兴义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具有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且未出现良好的生长趋势,应把婴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提高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

    作者:夏静;潘虹;刘承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科于2007年5月~2009年2月,选择32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英华;冯鹏雄;郑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疼痛是临床中普通,重要的征象和症状,总是伴随着消极的情绪.因此,对疼痛的护理十分重要.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受,是有害因素侵袭身体的一个信号,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疼痛是诊断与鉴别疾病的重要指征之一,是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的一个标准[1].有着良好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笔者就疼痛护理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毛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ICC置管接化疗泵用于头颈部肿瘤病人同步放化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同期予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接化疗泵行化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102例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同期采用PICC接化疗泵进行药物化疗的护理资料.结果 PICC成功率为100%,未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全部完成化疗周期,未出现严重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PICC接化疗泵化疗安全、方便有效,护士可单独操作,治疗疗程缩短,能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麦燕萍;商庆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精神病人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精神病人发病后往往表现为生活不知自理、拒食,从而导致身体虚弱,特别是合并有躯体疾病和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近年来,我院住院精神病人输液量逐渐上升.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精神病人输液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美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城市居民及农民工婴幼儿家长辅食添加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柳州市四城区居民及农民工婴幼儿家长对科学育儿、辅食添加的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集中填写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15人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对辅食添加的认识不同,城市居民对辅食添加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农民工(X2=70.29,P<0.01);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家长在获取辅食添加知识途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X2=12.27,P<0.05);不同文化层次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知不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448.88,P<0.001),文化程度越高,辅食添加知识掌握得越好.结论 城市居民及农民工婴幼儿家长对辅食添加认知程度有明显差异,农民工婴幼儿家长由于社会背景、经济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制约,对辅食添加知识及科学育儿方面存在较大缺陷,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干预.

    作者:高铭云;古旗;谢洁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刀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刀治疗前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针刀治疗患者40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正确翻身.麻醉消退后及时指导功能锻炼,讲授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预防复发的方法.结果 3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临床症状减轻,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周密的护理措施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保障.

    作者:黄妹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