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气消毒液在高压氧舱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杨伟江;汤丽霞;黄丽伟;姚含英;马兰煌;梁爱秋

关键词:高压氧舱, 空气, 消毒, 消毒液, 紫外线
摘要:目的 探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空气消毒效果,以及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有无损害.方法 分别于高压氧治疗结束患者出舱后,采用空气消毒液进行空气消毒前、消毒后30min舱内空气细菌数量监测,并与2005年同期应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不同消毒法消毒前舱内空气病原茵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消毒后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经过观察3个月以上,无银纹出现.结论 空气消毒液与紫外线两种消毒方法均有效,但应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消毒更安全,简便,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也无损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的早期诊查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区较为常见,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常见的症状体征为抽吸性血痰、头痛、发现颈部肿块、耳听力下降等.部分病人鼻咽肿块不明显或为黏膜下型鼻咽癌,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隐匿鼻咽癌的检出率,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予对可疑患者行电子鼻咽镜检查,部分行鼻咽MRI检查,或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咽活检,明显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覃焕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1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经胃镜确诊患者给予H2受体阻滞剂、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及保护黏膜等治疗.结果 痊愈76例,占61.29%,好转37例,占29.83%,出血不止或穿孔而行手术者8例,死亡3例(2.41%),总有效率为91.13%.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胃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积极规范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合并的基础疾病,效果良好.

    作者:尹艮女;洪海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PLB 17例,分析其CT、MRI及病理表现.结果 17例患者中单发11例,多发6例,共25个病灶,分布于脑深部中线附近病灶19个(76.00%),分布于灰白质交界区及脑表面病灶6个(24.00%).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1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增强.B细胞来源的14例,多为LCA、CD20、CD79阳性;T细胞来源的3例,多为LCA、CD45RO、CD3阳性.结论 PLB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及MRI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可以对该病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金志发;龙晚生;罗学毛;左克扬;胡茂清;黄秀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眼前段干性玻璃体切割术治疗38例先天性白内障

    目的 评价眼前段干性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12岁以内先天性白内障患者38例55眼行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和眼前段干性玻璃体切割术,其中31例43眼同时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眼部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以上达83.33%.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行眼前段干性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且手术操作简单,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徐雷;许振;孙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空气消毒液在高压氧舱空气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空气消毒效果,以及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有无损害.方法 分别于高压氧治疗结束患者出舱后,采用空气消毒液进行空气消毒前、消毒后30min舱内空气细菌数量监测,并与2005年同期应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不同消毒法消毒前舱内空气病原茵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消毒后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经过观察3个月以上,无银纹出现.结论 空气消毒液与紫外线两种消毒方法均有效,但应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消毒更安全,简便,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也无损害.

    作者:杨伟江;汤丽霞;黄丽伟;姚含英;马兰煌;梁爱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CM5和p16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p16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及其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肺腺癌、30例支肺脓肿等非癌病变旁正常肺组织中MCM5、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肺腺癌组织中MCM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肺腺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O),显著低于100%阳性表达的正常对照组(P<0.01).肺腺癌组中MCM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癌组中MCM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CM5与p16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无关(P>0.05).MCM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20,P<0.01).结论 MCM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涉及了人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CM5蛋白的高表达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MCM5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肺腺癌癌细胞的增殖状态、预测肺腺癌临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指标.p16基因改变在肺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16蛋白是肺腺癌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

    作者:石喆;任占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钦州市2000~2006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6年钦州市NNT疫情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NNT疫情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0~2006年钦州市累计报告NNT病例192例(男155例,女37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8.85%.7年的发病趋势相对稳定,病死率呈递减趋势.在192例病例中,在家中出生的占94.27%;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的占86.46%.产前做检查的占32.29%.母亲怀孕期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TT)的30例(15.63%).结论 推广新法接生.加强健康教育,对育龄期妇女实行TT接种,是控制NNT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霞;吴桂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现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ateonecroa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一直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治疾病.由于青壮年ONFH患者日常生括中髋关节活动量较大,人工髋关节置换因假体磨损、下沉使人工髋关节不能长期保持良好功能状态.如不治疗,大多数患者病变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造成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王锐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75例阑尾炎切口优化处理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炎切口优化处理的适应证及术后效果.方法 对75例进行阑尾炎切除术中使用小切口、切口预防感染处理及切口用可吸收线皮内荚容缝合等措施行切口优化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抽取同期行常规阑尾切除术的10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切口优化处理阑尾手术,切口瘢痕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常规切口阑尾切除术缩短(P均<0.01),术后切口无感染发生,术后切口线状愈合,表面平整,外表美观,无明显瘢痕.结论 切口优化处理阑尾手术创伤小、较好地保留了肌肤的完整性与美观性,病人恢复快.

    作者:黄许森;赵枫;黄海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Ie bowel syndromè,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IBS在全球人群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生活质量影响大[1],医疗费用较高[2].目前胃肠病学及流行病学专家从流行病的多个层面对IBS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IB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潘小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马铃薯外敷用于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静脉泵注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注胺碘酮时用新鲜的马铃薯片外敷血管上方皮肤,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7.29,P<0.01).结论 马铃薯外敷能有效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明显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能有效减轻静脉损伤.

    作者:黄金;罗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构建网络课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载体,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网络教学的效果[1].目前,很多开发人员对网络课程的理解不深,影响了网络课程的质量,限制了网络教学优势的发挥[2,3].我室所构建的生理学网络课程具有选材合理、信息量大、体系完整、交互性好等特点,较好地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自投入使用以来,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在第六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及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上均获得奖项.笔者以生理学网络课程为例,介绍建设经验及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映;何显教;赵善民;黄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压氧舱空气细菌污染调查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繁多,菌种也复杂,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与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微生物检测,连续两年每月检测2次,(消毒前、消毒后),有时不定期增加检测,共96次,根据实际检测数量统计,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龙显科;汤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对照组.镇静组60例先行咽喉部局麻,再予咪唑安定静注;对照组60例先静脉推注芬太尼,再行异丙酚静注,观察两组患者对检查感受的不适程度,检查中反应情况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都能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镇静组对检查感受不适的比例为6.67%,面对照组为1.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检查时间、检查前与检查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胃镜检查中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或异丙酚静注后能使整个检查过程无痛苦反应,而且安全性好.但是使用小剂量咪唑安定组费用明显降低.

    作者:陈毅斌;张锡迎;张宝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颞叶癫痫的治疗进展

    颞叶癫痫由颞叶病灶所引起,其发病率占癫痫患者的1/4~1/2,其病变呈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类.病因:儿童多为热病性惊厥及产伤造成颞叶病变.此外,脑疝、外伤性脑瘢痕、脑膜粘连、颅内感染、脑血管畸形、脑肿瘤、颞叶的寄生虫病及脑萎缩也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可分为两方面,即精神症状和运动症状,发作类型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大发作,其次为小发作,有时也可见混合性发作.在难治性癫痫中,颞叶癫痫是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难治性癫痫的50%左右.近些年来,颞叶癫痫的治疗取得了较多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如何带好护生临床实习刍议

    临床实习是护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转变,从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转移到医院深一层次的临床实践,这对于护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将护生临床实习带好,让护生胜利地完成后阶段的学习任务,这与带教老师关系十分密切,笔者从事护士工作16年,现为主管护师,每年都有带教任务,且能圆满完成.要做好护生临床带教这一工作,笔者觉得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现拟结合我院的临床带教实践,就如何做好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陈述己见.

    作者:袁叶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建钢板在肱骨髁间骨折的应用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肱骨髁问骨折的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6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2例进行分析.平均随访35个月后用改良Aitken-Rorabeck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并将待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手术入路、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等因素分别与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中无一例骨不连.术后疗效为优21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37%.结论 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将影响预后.应尽早手术治疗,选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熔昭;黄伟红;罗张进;蒙显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临床BPH一旦发生,常需手术治疗.一个世纪以来,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效果好,病死率不高,但仍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寻找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既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又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则面对唯有手术而别无选择的老年患者也将是一个非常值得庆幸的消息.

    作者:罗择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干预对ICU患者急性胃肠功能衰竭的影响

    胃肠功能障碍不仅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靶器官之一,而且是激发炎症反应的策源地,其出现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1],有效的预防胃肠功能衰竭是防止MODS发生发展、降低ICU患者病死率的关键[2].

    作者:刘萍;韦焕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阿维A胶囊联合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25例报告

    目的 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n=25)口服阿维A胶囊10mg,每天2次,同时皮损处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每晓1次;对照组(n=16)皮损仅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9.74,P<0.01).结论 阿维A胶囊联合2%夫西地政乳膏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满意.

    作者:郑小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