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的早期诊查

韦孟灵;李玲波;覃焕桦

关键词:鼻咽肿瘤, 鼻内镜检查
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区较为常见,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常见的症状体征为抽吸性血痰、头痛、发现颈部肿块、耳听力下降等.部分病人鼻咽肿块不明显或为黏膜下型鼻咽癌,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隐匿鼻咽癌的检出率,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予对可疑患者行电子鼻咽镜检查,部分行鼻咽MRI检查,或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咽活检,明显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测定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49例AMI患者于入院后当天及第7天、4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IL-10水平.结果 AMI患者第1天血清IL-10显著高于第7天及对照组,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AMI患者IL-10升高,提示IL-10可能参与了AMI的形成和发展,它可作为AMI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作者:唐剑;张康;莫丕立;陈永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钦州市2000~2006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钦州市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6年钦州市NNT疫情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NNT疫情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0~2006年钦州市累计报告NNT病例192例(男155例,女37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8.85%.7年的发病趋势相对稳定,病死率呈递减趋势.在192例病例中,在家中出生的占94.27%;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的占86.46%.产前做检查的占32.29%.母亲怀孕期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TT)的30例(15.63%).结论 推广新法接生.加强健康教育,对育龄期妇女实行TT接种,是控制NNT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霞;吴桂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临床BPH一旦发生,常需手术治疗.一个世纪以来,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效果好,病死率不高,但仍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寻找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既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又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则面对唯有手术而别无选择的老年患者也将是一个非常值得庆幸的消息.

    作者:罗择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要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CHPS患儿的术前上消化道造影及超声检查征象及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HPS患儿,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诊断率为100%,其中2例合并器官轴型胃扭转.术前经超声诊断的50例,诊断率为94.34%,1例可疑阳性,后经手术确诊,2例因肠气影响幽门部显示不满意.结论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至今仍为CHPS手术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刘玉奇;刘哲婴;李京恩;张明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配合

    面肌痉挛(Jaemifacial spasm, HFs)为一侧面部不自主地阵发性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常从眼轮匝肌抽搐起病,向鼻周、口周肌肉和颈阔肌发展,发作时眼裂不能开大,面部紧缩,口角上提而出现一种怪异面相,使患者长期处于难以言状的精神痛苦之中[1].

    作者:覃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鼻咽癌的早期诊查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区较为常见,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常见的症状体征为抽吸性血痰、头痛、发现颈部肿块、耳听力下降等.部分病人鼻咽肿块不明显或为黏膜下型鼻咽癌,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隐匿鼻咽癌的检出率,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予对可疑患者行电子鼻咽镜检查,部分行鼻咽MRI检查,或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进行鼻咽活检,明显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覃焕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初探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有脊柱、关节、肝胆、神经、胃肠等19个手术科室,年手术量达到15000台,而手术室有护士40名,手术间17个,其中洁净手术间4个,普通手术间13个.由于我院加强了对手术室质量管理,给手术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减少了手术费用,确保了手术效果.

    作者:黄锡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网络数据库安全分析和应用对策

    网络数据库系统是开放环境下的信息仓库,管理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频繁的安全攻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我院网络数据库安全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作者:杨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缩短潜伏期产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和对潜伏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产妇60例分为:A组(全产程组,宫口开张1cm左右),B组(活跃期组,宫口开张2~3cm),C组(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每组20例.A组、B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两组的蛛网膜下腔给药和硬膜外腔维持用药相同.观察A组、B组的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三组的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潜伏期时间0.05),C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比A、B组高(P<0.05).A、B组副作用为瘙痒.结论 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可缩短潜伏期,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周朝明;全伟斌;彭丽;于克华;农木本;甘柏柳;劳诚毅;杨木兰;邱雪娟;刘珍;劳慧娟;韦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自发性)两大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为脑动脉瘤所致,约占卒中的10%~15%[1].而再出血是影响SAH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达60%~100%[2].过早活动、便秘、尿潴留、用力咳嗽、情绪激动等是再出血的主要诱因.针对诱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再出血,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如何带好护生临床实习刍议

    临床实习是护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转变,从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转移到医院深一层次的临床实践,这对于护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将护生临床实习带好,让护生胜利地完成后阶段的学习任务,这与带教老师关系十分密切,笔者从事护士工作16年,现为主管护师,每年都有带教任务,且能圆满完成.要做好护生临床带教这一工作,笔者觉得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现拟结合我院的临床带教实践,就如何做好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陈述己见.

    作者:袁叶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少量自发性气胸的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少量自发性气胸的胸部平片与CT检查所见征象的差异,以探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确诊少量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科,并与胸部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气胸27例,右侧24例,双侧1例,少量胸腔积液16例,同时显示肺部病变19例;胸部平片确诊气胸36例,疑诊5例,漏诊3例,阴性8例,显示肺部病变9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结论 CT不仅能提高少量自发性气胸的诊断率,同时还能较好显示肺部病变,是弥补胸部平片对该病诊断不足的好手段.

    作者:黄德尤;陆玉敏;李清锋;李文强;黄忠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符合条件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对患者高血压知识、生活行为和规律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实施服务前后的依从性调查,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性,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积极作用.

    作者:冯玲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补钙对尿钙水平和肾结石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长期充足朴钙会否导致尿钙水平升高及肾结石发生率的增加.方法 随机筛选I型骨质疏松症(OP)28例,Ⅱ翌OP 26例,健康对照人群23例,予各观察对象每日口服碳酸钙-D32片(含元素钙1200mg,Vit D3250U)持续至少18个月.各病例每6个月检测一次尿常规、血清总钙、血清无机磷、早晨空腹2h尿钙和尿草酸含量,及腰椎平片、泌尿系B超、双能X线腰椎骨密度.结果 补钙6个月后三组病例血钙和尿钙均升高,其中Ⅱ型OP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三组病例尿草酸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随着补钙持续,三组病例血钙和尿钙均无进一步升高,12、24个月时与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各组补钙24个月后的尿钙盐结晶检出率、肾结石检出率与补钙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长期充足补钙和适量补充Vit D是安全的,未发现尿钙水平有持续显著的升高,也未发现肾钙盐结石发生率的增加.

    作者:黄沛玲;覃奇文;曹秀文;韦日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26例重症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5~1.0mg/(kg·d),连用5天后减量,总疗程3~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每天400mg/kg,连用5天.每日检查血常规,观察两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达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26例患儿无一例死亡,治疗组显效率为85.71%,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率为41.67%,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大剂量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症ITP起效迅速,效果显著.

    作者:陈仕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恩必普软胶曩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发病48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为恩必普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24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评分或Barthel指数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治疗24天后,恩必普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恩必普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恩必普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恩必普软胶囊是一种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效果确切、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作者:许献文;余沛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脑利钠肽(BNP)水平和脉压是引起高血压患者心脏重构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 将211例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脉压大小分组后,对比BNP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血浆BNP水平随脉压增大而升高,以8.11~9.31kPa为分水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t检验值成倍增加.结论 脉压>7.98kPa者与血浆BNP水平明显有关,两者可能均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的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但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严华;符春晖;陈丽媛;黄军章;陈湘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目的 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4例应用VSD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24例患者行负压吸引5~14天后创面感染控制、内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术闭合创面,植皮或皮瓣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后持续稳定的负压吸引,密切全面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作者:钟梅艳;黄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Ie bowel syndromè,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IBS在全球人群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生活质量影响大[1],医疗费用较高[2].目前胃肠病学及流行病学专家从流行病的多个层面对IBS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IB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潘小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HN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 21例中,男6例,女15例.患者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高热、外周血白细胞降低为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淋巴结呈破碎状,淋巴结内见边界清楚的碎屑样坏死、组织细胞增生及纤维素沉积,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HNL临床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及病理皆有其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HNL的重要手段;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

    作者:岑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