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帆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营造影与再通术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出现并发症:下腹痛39例,输卵管穿孔1例,造影剂逆流8例;术后并发症;少量阴道流血7例,轻度感染症状1例,输卵管妊娠2例.结论 及时正确地处理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的并发症,有助于提高再通术的疗效.
作者:陈文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脑利钠肽(BNP)水平和脉压是引起高血压患者心脏重构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 将211例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脉压大小分组后,对比BNP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血浆BNP水平随脉压增大而升高,以8.11~9.31kPa为分水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t检验值成倍增加.结论 脉压>7.98kPa者与血浆BNP水平明显有关,两者可能均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的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但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严华;符春晖;陈丽媛;黄军章;陈湘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尿液存放时间对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存放时间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尿液标本室温存放10h、2~8℃冰箱内存放24h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检测β2-微球蛋白的尿液应在室温下10h内、2~8℃冰箱24h内检测,其结果较稳定,如长时间放置(室温>10h,2~8℃冰箱>24h)β2-微球蛋白结果会受到影响.
作者:韦仕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应用华南牌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115例鼻出血患者施行射频治疗,提出以炙烤的方式进行电凝,可使出血点干结,达到止血的目的 .结果 115例鼻出血患者均达到止血的目的 .结论 射频是治疗鼻出血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易操作、治疗效果好、投资少的特点.
作者:凌天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慢性中耳疾病的患者中,听骨链的损伤、连续性中断是引起中耳传声变压机制破坏,造成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进行听骨链重建(Ossicular chain reconstruction, OCR),恢复中耳传声变压功能是鼓室成形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尽管自体或异体的听骨、皮质骨、软骨、牙齿都是可行的听骨替代材料,但近年来研制出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陶瓷、金属为代表的人工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听骨链重建.作者现就目前临床适宜人工听骨链重建材料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覃启才;徐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耀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又称腺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继胃癌和食管癌之后排在第3位.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层螺旋CT(MSCT)由于其扫描速度快、覆盖面大,获得的图像丰富,可以在一次注射对比剂后依次完成肝脏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全肝扫描,提高了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苏赞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有脊柱、关节、肝胆、神经、胃肠等19个手术科室,年手术量达到15000台,而手术室有护士40名,手术间17个,其中洁净手术间4个,普通手术间13个.由于我院加强了对手术室质量管理,给手术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减少了手术费用,确保了手术效果.
作者:黄锡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流速快、用药后起效迅速,且有利于血管的保护,使其在手术室使用更为普遍,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已成为手术室护士必备的基本技术.临床实习是护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是护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操作之一,由于手术患者方面因素,以及护生自身心理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导致穿刺失败较多,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大了治疗成本,也增加了护生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护生的实习效果及护理质量.在临床带教中,我们对护生使用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以提高护生的穿刺成功率,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陆晓珍;周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患者,其中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狭窄18例,退行性滑脱16例,退行性侧弯4例均常规行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以及腰椎动力性侧位片检查,观察脊柱不稳部位及节段;同时行CT或MRI检查,了解椎管及神经根管情况;依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后佩戴外固定支具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中X线片显示,除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造成螺钉松动外,其余固定牢固,螺钉、棒无折断,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为97.00%.结论 伸屈位动态X线片示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3mm和(或)椎体在伸屈过程中的旋转活动度增大,Ls/St节段>20°,其上位节段>15°为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特征,神经减压和椎管成形辅以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疗效优良.
作者: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表现及其发病原因.方法 对14例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主要表现为:①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②单个椎间盘发病多见;③椎间盘突出以中央型多见.结论 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成人不同,多与外伤及先天发育异常有关,MRI能正确诊断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立坚;陈凤坤;时忠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探讨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6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Schatzker I型11例,Ⅱ型25例,Ⅲ型11例,Ⅳ型9例,V型6例,Ⅵ型5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松质骨螺钉、外固定支架、T/L型钢板、高尔夫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平台塌陷缺损取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 6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9~38个月),按Rasmusen功能评分标准,优34例,良23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5.07%.结论 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明显影响预后.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固定方式、骨折解剖复位与牢靠的固定、骨缺损行骨移植、恢复下肢力线、保护和修复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和术后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练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永栋;蒋卫平;罗宇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空气消毒效果,以及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有无损害.方法 分别于高压氧治疗结束患者出舱后,采用空气消毒液进行空气消毒前、消毒后30min舱内空气细菌数量监测,并与2005年同期应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不同消毒法消毒前舱内空气病原茵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消毒后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经过观察3个月以上,无银纹出现.结论 空气消毒液与紫外线两种消毒方法均有效,但应用空气消毒液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消毒更安全,简便,对高压氧舱观察窗的有机玻璃也无损害.
作者:杨伟江;汤丽霞;黄丽伟;姚含英;马兰煌;梁爱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42例成功行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AMI患者,分别于冠脉支架术前和术后6、12、24、48、72h及一周后留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s-CRP值,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①42例患者术前hs-CRP值高于正常值(P<0.05);②术后hs-CRP较术前升高(P<0.05).分时段观察,术后6h即开始升高,48h达到高蜂,持续至72h;一周后水平降至正常,预示手术成功.结论 AMI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短时间炎症反应加强(hs-CRP升高),72h后hs-CRP下降.hs-CRP可作为判断手术成功与否的指标.
作者:陈彦明;黄金文;邵义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32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操作 .和术后处理等经验.结果 术前高血压28例,无典型症状4例.全部手术切除.肿瘤直径3.5~11cm,术后血压正常27例.仍需降压药物治疗5例.31例治愈,1例术中死亡.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麻醉和严格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无典型症状的嗜铬细胞瘤,术前应高度警惕.
作者:梁庆祖;黄勇平;黄泽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Ie bowel syndromè,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IBS在全球人群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生活质量影响大[1],医疗费用较高[2].目前胃肠病学及流行病学专家从流行病的多个层面对IBS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IB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潘小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复习重症肌无力危泉(MC)抢救的体会及经验.方法 对15年间抢救25例MC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危象前均有延髓肌麻痹.上呼吸道感染诱因16例.均予机械通气、抗生素及大剂量激素治疗,其中血浆置换15例,非血浆置换10例.结果 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2.56±8.55)天,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76.00%.病死率为20.00%.其中血浆置换组通气时间为(8.05±6.23)天,而非血浆置换组为(15±10.50)天,血浆置换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比非血浆置换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MC主要诱发因素.球麻痹是MC的先兆.及时机械通气及加强呼吸道护理可改善危象的预后,明显降低病死率.大剂量激素及血浆置换治疗可缩短危象病程.
作者:覃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传染途径特殊,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措施,因此,当病人得知自已被确患AIDS后,常常表现出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如惊恐、沮丧、忧郁、绝望、愤世、报复等.同时往往受到家庭的不理解、社会歧视及经济同题等困扰,给护患交流沟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灵活的沟通技巧对于应对不同场合下的护患关系,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秋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ateonecroa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一直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难治疾病.由于青壮年ONFH患者日常生括中髋关节活动量较大,人工髋关节置换因假体磨损、下沉使人工髋关节不能长期保持良好功能状态.如不治疗,大多数患者病变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造成严重髋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王锐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HN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 21例中,男6例,女15例.患者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高热、外周血白细胞降低为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淋巴结呈破碎状,淋巴结内见边界清楚的碎屑样坏死、组织细胞增生及纤维素沉积,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HNL临床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及病理皆有其特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HNL的重要手段;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
作者:岑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以圆形吻合器经腹切口手术方式治疗贲门癌近侧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贲门癌近侧胃癌患者分为圆形吻合器经腹切口组(30例)和传统经胸或胸腹联合切口组(31例),进行贲门癌近侧胃癌根治术.对照分析两组的手术学指标、住院手术医疗费、肿瘤学指标和近期疗效.结果 ①手术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镇痛需求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手术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手术死亡.②住院手术医疗费用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两组肿瘤学根治性比较: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所有标本的食管切缘病理学检查均阴性.④随访:两组患者随访平均19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圆形吻合器经腹切口行贲门癌近侧胃癌根治术较传统的经胸或胸腹联合切口行贲门近侧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不多、无手术死亡、住院手术费少,而手术标本肿瘤学评价和复发率、生存率二者相当,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技术.圆形吻合器经腹切口行贲门癌近侧胃癌根治术在给患者带来微创的好处时并未牺牲肿瘤学根治性.
作者:覃忠卫;赵枫;韦道文;吕建生;李子明;卢运龙;黄许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