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19例分析

原灵娥;王志刚

关键词:特殊子宫肌瘤, 病理特点,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特殊肌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999-2011年收治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19例.结果:特殊肌瘤指富于细胞型、奇异型、透明细胞型子宫肌瘤、血管型平滑肌瘤、淋巴型平滑肌瘤、脂肪型平滑肌瘤,易与子宫肉瘤相混淆.结论:特殊肌瘤临床表现为良性,但短期内增长迅速,尽早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复律1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2007年11月-2011年6月房颤治疗144例,首次胺碘酮针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同时口服胺碘酮片0.2g/次、3次/d,继之再用5~10mg/kg(约300 ~600mg)静滴维持,连续10d.如心房颤动转复者逐渐减量用药,以往未服用胺碘酮者200mg,3次/3d;以往持续服用者可酌减为200mg,1~2次/d.持续性房颤于复律前3~5天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及口服阿司匹林,若复律成功则继续维持抗凝3~5天,若不成功则停用肝素.阵发房颤者就诊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静滴1次后按上述剂量给予胺碘酮药物复律.结果:复律成功者118例,成功转复率81.94%.结论: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复律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苏德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强迫症及其心理治疗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且两者的冲突令来访者感到十分痛苦、不安.1 强迫症的临床特点1.1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为常见,可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1.1.1强迫思想强迫性怀疑,来访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定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门是否锁上、煤气是否关紧等;强迫性回忆,来访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强迫联想,如来访者见到有人吸烟,就想到火灾等;强迫性穷思竭虑,来访者对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如天为什么要下雨等.

    作者:宁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个数、肌瘤的大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开腹术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和大小、住院时间、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排气时间长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开腹手术具有剔除子宫肌瘤数目多,大小、深浅不限的优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毕温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老年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3.9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多见(78.95%),其次为泌尿道(13.16%)、胃肠道(5.26%)和皮肤软组织感染(2.63%).感染多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患者(分别占6.15%和4.22%).结论: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科老年病房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李怀荣;郭春光;张钰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给直接照料者带来身心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特效药,所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精心护理十分重要.1 老年痴呆症的定义老年痴呆症又称老年记忆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并伴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起病潜隐,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

    作者:潘文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宣教的探讨

    在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家属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使其能理解、信任、配合精神科治疗工作,让患者得到更好的亲情支持,使患者家属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纠正.因此,注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实施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是精神病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掌握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健康宣教,对患者早日康复、防止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倪学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状态的患者全身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不语不动、不进饮食、不自动排便、面无表情,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且身体保持一个固定姿势长久不变,也称僵住.但患者意识清晰,能正确感知.有时可突然转变为难以控制的兴奋躁动,出现意想不到的伤人、毁物等狂暴行为.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极易导致关节强直、营养不良、各类感染以及尿便潴留等并发症[1].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安全护理将紧张性木僵状态的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光线柔和、便于观察照料的房间里,好是单间.室内陈设简单,不可放置有危险性的物品,以防患者突然转为兴奋期而出现伤人、自伤、毁物等冲动行为.尽管这种兴奋状态持续时间短暂,但因其具有突发性、猛烈性和攻击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尤其在夜间,更应提高警惕,门要经常锁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必要时将患者安置在隔离室或进行保护性约束,以保护患者及他人的安全,还应避免其他患者的干扰和伤害.

    作者:吴秀珍;黄细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昆山口岸进境集装箱中检出高浓度甲醛残留案例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中国出入境的集装箱数量增长迅速,201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超1.3亿标准箱(TEU),较上一年增长9.8%.入境集装箱携带医学卫生媒介生物、动植物疫情及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1基本情况2011年5月3日下午2时,我局人员在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进行现场检疫查验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来自日本的集装箱内存在高浓度的刺激性气体.根据该集装箱内所用包装材料是木质复合板这一事实,结合查验人员多年的实践经验,初步判定为有害气体甲醛残留.现场查验人员随即使用便携式甲醛气体检测仪对该集装箱内的甲醛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发现其浓度值达到惊人的21.52mg/m3,该数值是本口岸近两年来发现的集装箱内甲醛气体残留数值高的一例.为防止甲醛残留对运输、装卸等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卫生检疫人员即将该集装箱调至安全的空旷地带,划定警戒线,打开箱门进行强制散气,直到箱内甲醛气体浓度低于0.1 mg/m3时才允许放行,并告知企业相关人员在装卸设备时注意通风等事项.

    作者:吴小明;马亚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多发性创伤336例的急救与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抢救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11年3月来我院急诊的33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好转存活241例,治疗好转率为71.7%.死亡95例,病死率28.3%,其中术前死亡53例,占55.8%;术中死亡7例,占7.4%;术后死亡35例,占36.8%.术前主要死于创伤性休克,术后主要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急诊护士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多发性创伤的整体护理水平,按照急救程序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辛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出务工人员首发精神分裂症预防对策初探

    外出务工人员是指离开出生地原籍到异地务工的人员,本文特指农民工.首发精神分裂症是指精神分裂症的第一次发作,均符合CCMD -3诊断标准.对外出务工人员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策探讨,以减少和预防外出务工人员精神分裂症发作的可能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出务工人员首发精神分裂症29例,占我院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9.7%.其中,男性22例,中位年龄25岁;女性7例,中位年龄27岁.均为农民.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6例,初中16例,高中1例,职业高中2例,中专1例,大专1例.民族:汉族15例,哈尼族7例,彝族5例,拉祜族1例.婚姻状况:已婚3例,离异1例,未婚25例.1.2外出务工方式 经一般朋友介绍或自己孤身外出.1.3外出务工地点及职业来我市务工者来自浙江、四川、湖南、云南昆明等省市;我市外出务工者曾到缅甸、老挝、湖南、广东、深圳、江苏、上海、北京、吉林、浙江、昆明等省市.从事职业:汽车修理、建筑、服装加工、电子产品加工、鞋子加工、广告业等.

    作者:周晓平;王家法;梅玉林;车培坤;纪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量元素与妇科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与妇科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作者报道用微量元素进行妇科疾病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但有关妇科疾病机制方面的资料报道较少.为探讨微量元素与妇科疾病的关系,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本文将微量元素与妇科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微量元素与不孕症关系的研究任长征等通过临床试验发现,Mn和Al含量降低可能直接参与妇科不孕的发病,Cu的含量变化可能也有关系[1].有报道称,补肾阳药的治疗机制,占主导地位的作用不是金属元素,可能是通过调整丘脑-垂体内分泌轴而产生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包括对微量元素的代谢调控[2].

    作者:徐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花园镇2010年免疫规划常规疫苗接种率监测分析

    预防接种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手段,接种率是反映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接种率进行监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免疫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武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科封闭病房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前在我国精神科病房的管理大多仍为封闭管理的模式.精神病患者在入院后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他们接触的一般都是医护人员,且与护士接触的时间多,因此易发生护患关系不协调,现将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1护士方面的因素1.1语言内容不规范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意志、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大部分患者较高层次的需要仍保留着,同样需要受人尊重.护士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采用指导者的态度,命令患者做这做那而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另外,护士在工作中,言语随便,交谈时态度不真诚或时间过长,使患者出现烦躁、紧张的情绪;再有,把患者的隐私或者某些表现作为笑柄,加以宣扬,或随便答应患者办不到的事情,有意欺骗患者,患者因受到侮辱、欺骗而气愤,从而对护士产生对立、敌意的情绪.

    作者:张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间歇导尿技术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护理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根据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控制入水量管理.结果:膀胱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15例,残余尿量小于100ml;不能自行排尿需留置导尿1例;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上1例,继续实行间歇导尿,患者无尿路感染、肾盂积水、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结论:间歇导尿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极大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和科学的入水量管理,是解除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亲华;陈岩;高莹;丁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住院的急性喉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和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确切,优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作者:付文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治疗简述

    精神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所以,大力开展防治工作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精神疾病的治疗现状1.1易误诊脑器质性疾病多伴有精神症状,易误诊为精神病,甚至常有因延误治疗而导致死亡者.由于脑器质性疾病较为复杂,诊断确有一定的困难.精神疾病早期多有一定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如能尽早明确,对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1].

    作者:刘宪芝;朱金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HBV)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2010年住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58例进行分析.结果:合并SBP 168例,SBP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甘油三酯(TG)水平及脾脏厚度均明显高于非SBP组,SBP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固醇(CH)及血小板(PLT)水平均明显低于非SBP组;两组患者在性别、饮酒史、HBeAg阳性、是否并发糖尿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KP)及门静脉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龄、饮酒史、AKP异常、PLT异常、HBeAg、ALT> 200U/L、AST> 200U/L及门静脉直径> 1.4cm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 50μmoL/L、ALB< 35g/L、CH< 2.6mmol/L及脾脏厚度>4cm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BIL升高、ALB降低、CH降低、脾脏肿大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功能低下和脾脏肿大与SBP的发生密切相关,门静脉增宽不是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精神分裂症81例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81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多慢性起病,临床上以情绪和行为活动改变为主,情绪不稳、易激惹、行为紊乱较突出,同时有感知障碍及思维障碍多维症状,近期疗效满意;其发病与孕产等因素相关.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及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作者:棠伊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对7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观察齐拉丙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PANSS总分显著降低[(40.58±11.76)、(73.25±12.15),P<0.01];WCST中错误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的分值显著降低(P<0.05);WMS中记忆商(MQ)、再生和理解的分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确疗效,并可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作者:孙国胜;高春强;黄云华;高飞;张建芳;徐正才;徐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泵应用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正确使用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并妥善固定.重点观察呼吸和血压,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镇痛泵的使用获得满意效果.结论:护士应了解泵内药物的种类、含量、作用及毒副作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瑞盈;刘俊杰;刘玉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