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玉华
外出务工人员是指离开出生地原籍到异地务工的人员,本文特指农民工.首发精神分裂症是指精神分裂症的第一次发作,均符合CCMD -3诊断标准.对外出务工人员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策探讨,以减少和预防外出务工人员精神分裂症发作的可能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出务工人员首发精神分裂症29例,占我院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9.7%.其中,男性22例,中位年龄25岁;女性7例,中位年龄27岁.均为农民.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6例,初中16例,高中1例,职业高中2例,中专1例,大专1例.民族:汉族15例,哈尼族7例,彝族5例,拉祜族1例.婚姻状况:已婚3例,离异1例,未婚25例.1.2外出务工方式 经一般朋友介绍或自己孤身外出.1.3外出务工地点及职业来我市务工者来自浙江、四川、湖南、云南昆明等省市;我市外出务工者曾到缅甸、老挝、湖南、广东、深圳、江苏、上海、北京、吉林、浙江、昆明等省市.从事职业:汽车修理、建筑、服装加工、电子产品加工、鞋子加工、广告业等.
作者:周晓平;王家法;梅玉林;车培坤;纪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硝唑与穿心莲片联用治疗牙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甲硝唑与穿心莲片联用治疗牙痛26例,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牙痛2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2%,治疗组总有效率88.4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硝唑与穿心莲片联用治疗牙痛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刘丽莉;司继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更年期妇女的保健与防护是维护和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妇科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区380例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与防护知识、信念、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常见症状预防知晓率24.6%,伤害防范意识拥有率64.6%,自我保健预防率46.5%.结论:无工作单位的更年期妇女接受保健教育的力度不够,有待各级卫生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对更年期妇女加强指导,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黄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如何科学治疗糖尿病,防治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大量循征医学的研究,目前已从降糖为目标的治疗转向以修复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改变为目标的治疗,揭开了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篇章,也是当代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大进展.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3例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88.9%,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74.6%)(X2=4.30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维维;凌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后正确使用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并妥善固定.重点观察呼吸和血压,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镇痛泵的使用获得满意效果.结论:护士应了解泵内药物的种类、含量、作用及毒副作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瑞盈;刘俊杰;刘玉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精神障碍是人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觉、思维等认知活动障碍为主的精神疾病.因精神病患者思维、行为异常,对其治疗、护理有别于其他疾病患者.我国大部分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封闭式管理模式为主,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系统观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家庭社会得以安定.然而,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活动范围受限制,与社会隔离,可发生人格衰退或精神废用性残疾.多数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需要家庭和社会关心,与家属会面是与外界交换信息的唯一途径.了解在疾病不同阶段家属探视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如掌握适宜探视时机及方式则利于病情改善.住院初期不宜探视,病情稳定及康复期也不能频繁探视.探视后采取恰当护理管理措施,以防意外发生.
作者:王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且两者的冲突令来访者感到十分痛苦、不安.1 强迫症的临床特点1.1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为常见,可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1.1.1强迫思想强迫性怀疑,来访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定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门是否锁上、煤气是否关紧等;强迫性回忆,来访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强迫联想,如来访者见到有人吸烟,就想到火灾等;强迫性穷思竭虑,来访者对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如天为什么要下雨等.
作者:宁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掌心、脚掌心、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年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形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大规模流行.
作者:岳爱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4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死亡原因由高至低为伴发躯体疾病、猝死、窒息、自杀.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应重视躯体疾病的预防、观察及治疗.
作者:张腊英;余拾香;曾桂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住院的急性喉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和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确切,优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作者:付文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患者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2 ~ 2.5mg/kg加芬太尼0.5mg/kg,并予以面罩吸氧1~2L/min.结果:均一次成功,未发生人工流产并发症.结论:无微不至的护理能够减轻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身体的疼痛和心灵的刨伤.
作者:张钰;弭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81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多慢性起病,临床上以情绪和行为活动改变为主,情绪不稳、易激惹、行为紊乱较突出,同时有感知障碍及思维障碍多维症状,近期疗效满意;其发病与孕产等因素相关.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及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作者:棠伊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的应用在重症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8月对有机磷中毒危重患者6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对照组为2009年5月以前收治的危重有机磷中毒60例,未用呼吸机.结果:治疗组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危重有机磷中毒患者应及早用呼吸机治疗.
作者:彭良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预防及康复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我科乳腺癌手术患者300例进行术后上肢功能训练指导.结果:出现上肢水肿27例(9%),其中住院期间发生9例,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症状减轻2例;出院后至术后1年内发生12例,术后1年以上发生6例,治疗后4例完全缓解,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14例,均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行科学合理的上肢功能训练十分重要.向患者宣传上肢水肿的预防是终生性的.
作者:李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院管理局就工作环境暴力事故定义:任何雇员于工作环境遭受不礼貌对待、威胁或袭击等暴力事故,可能威胁雇员安全、身体及心理健全或健康的明显或潜在因素.从事精神科医疗工作中存在很多职业伤害,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暴力事件较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容易发生.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暴力行为具有突发性、冲动性及盲目性的特点.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时常遭受患者的暴力攻击而致身心伤害.据调查,精神科医务人员遭受精神病患者攻击率为98.47%.精神病医院是职业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场所,精神科医务人员是一群在特殊环境中从事医疗工作的群体.现就精神科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和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杨元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克霉唑栓配伍保妇康栓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04例用克霉唑栓+保妇康栓治疗,观察治疗1周、2周症状、体征和镜检指标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7.7%、96.56%.实验室微生物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5%、97%.结论:以克霉唑栓+保妇康栓治疗后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英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早产低体重婴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体重<2500g、身长< 47cm活产婴.此类婴儿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生活能力低,适应性与抵抗力差,护理难度大,护理问题多[1].其父母因孩子早产、育儿知识缺乏、爱子心切、焦虑担忧等特殊原因,容易发生护患矛盾甚至出现纠纷.常规护理方式不能满足家属及患儿对护理的需要.
作者:马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科2005~2010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22例均用50%葡萄糖40~80ml静脉推注,必要时重复,清醒后进食,无法进食者,继用10%葡萄塘静脉滴注.如神志仍不清醒,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mg.结果:2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与不合理用药及降糖药不正常排泄有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做好糖尿病知识宣教,使其认识低血糖症状.一旦发现经快速血糖检测证实后及时治疗,以掌握佳的治疗时机.
作者:李忠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在我国精神科病房的管理大多仍为封闭管理的模式.精神病患者在入院后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他们接触的一般都是医护人员,且与护士接触的时间多,因此易发生护患关系不协调,现将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1护士方面的因素1.1语言内容不规范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意志、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大部分患者较高层次的需要仍保留着,同样需要受人尊重.护士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采用指导者的态度,命令患者做这做那而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另外,护士在工作中,言语随便,交谈时态度不真诚或时间过长,使患者出现烦躁、紧张的情绪;再有,把患者的隐私或者某些表现作为笑柄,加以宣扬,或随便答应患者办不到的事情,有意欺骗患者,患者因受到侮辱、欺骗而气愤,从而对护士产生对立、敌意的情绪.
作者:张北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