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徐维维;凌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3例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88.9%,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74.6%)(X2=4.30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探视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精神障碍是人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觉、思维等认知活动障碍为主的精神疾病.因精神病患者思维、行为异常,对其治疗、护理有别于其他疾病患者.我国大部分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封闭式管理模式为主,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系统观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家庭社会得以安定.然而,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活动范围受限制,与社会隔离,可发生人格衰退或精神废用性残疾.多数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需要家庭和社会关心,与家属会面是与外界交换信息的唯一途径.了解在疾病不同阶段家属探视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如掌握适宜探视时机及方式则利于病情改善.住院初期不宜探视,病情稳定及康复期也不能频繁探视.探视后采取恰当护理管理措施,以防意外发生.

    作者:王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宣教的探讨

    在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家属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使其能理解、信任、配合精神科治疗工作,让患者得到更好的亲情支持,使患者家属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纠正.因此,注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实施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是精神病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掌握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健康宣教,对患者早日康复、防止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倪学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配位滴定法测定赖氨葡锌颗粒中葡萄糖酸锌的含量

    目的:通过对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及含量测定,制定赖氨葡锌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配位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用配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含量时,辅料及盐酸赖氨酸无干扰,测定系统精密度试验RSD =0.60%,平均回收率=99.16%,RSD=0.55%,三批样品的含量均在90.0%~ 110.0%之间.结论:滴定法准确可靠无干扰,可作为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任宗芬;武风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HBV)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2010年住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58例进行分析.结果:合并SBP 168例,SBP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甘油三酯(TG)水平及脾脏厚度均明显高于非SBP组,SBP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固醇(CH)及血小板(PLT)水平均明显低于非SBP组;两组患者在性别、饮酒史、HBeAg阳性、是否并发糖尿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KP)及门静脉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性别、年龄、饮酒史、AKP异常、PLT异常、HBeAg、ALT> 200U/L、AST> 200U/L及门静脉直径> 1.4cm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 50μmoL/L、ALB< 35g/L、CH< 2.6mmol/L及脾脏厚度>4cm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BIL升高、ALB降低、CH降低、脾脏肿大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功能低下和脾脏肿大与SBP的发生密切相关,门静脉增宽不是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有冲动行为史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因毁物入院28例,因冲动伤人入院17例,因影响公共秩序人院12例,因纵火入院2例,因自残入院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发生冲动行为22例,其中冲门19例,伤人1例,毁物1例,砸玻璃1例.干预组发生冲动行为5例,其中冲门4例,毁物1例.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可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前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冲动行为.

    作者:周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改进控制方法消除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现象的研究

    目的:研究消除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现象的有效方法.方法:2010年1 ~12月,按照原方法与改进方法分为两组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消毒,统计湿包数.结果:改进控制方法后湿包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导致压力蒸汽灭菌后出现湿包的常见原因,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湿包现象的发生,避免二次污染,保证灭菌质量.

    作者:牛璐;邹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14天及21天,依达拉奉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2.78%、66.67%、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3.33%、40.00%、46.67%).14天及21天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亦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远期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谭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心理调查分析

    目的:探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问题.方法: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并将SCL - 90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数显著高于常模.低支持状态占61.62%.结论:脑卒中后恢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王志国;胡军;谭翠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老年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3.9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多见(78.95%),其次为泌尿道(13.16%)、胃肠道(5.26%)和皮肤软组织感染(2.63%).感染多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患者(分别占6.15%和4.22%).结论:精神科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精神科老年病房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李怀荣;郭春光;张钰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颈癌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腹腔镜手术、49例开腹手术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输血例数、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肠梗阻、静脉血栓、切口液化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从近期疗效看,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安全、可行,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属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从抗早孕到治疗子宫肌瘤、软化宫颈宫都有较好疗效[1].现将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抗早孕(药物流产)1.1 7周以内妊娠米非司酮150mg,分次口服或顿服,第3天米索前列醇0.6mg顿服.观察出血和孕囊排出情况,如出血不多,2周左右随访;如6h孕囊未排出、出血不多,1周左右随访;如出血多,必须检查原因,有无组织嵌于宫颈宫子宫收缩不良,给予及时处理.

    作者:曲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阿立哌唑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副反应观察及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副反应,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79例服用阿立哌唑治疗后产生的常见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其副作用主要有失眠、焦虑、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等.结论:阿立哌唑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少且轻,护理人员容易忽略对其副反应的细心观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古俊蕊;郑玉红;杨静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克霉唑栓配伍保妇康栓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克霉唑栓配伍保妇康栓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04例用克霉唑栓+保妇康栓治疗,观察治疗1周、2周症状、体征和镜检指标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7.7%、96.56%.实验室微生物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5%、97%.结论:以克霉唑栓+保妇康栓治疗后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英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间歇导尿技术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护理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根据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控制入水量管理.结果:膀胱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15例,残余尿量小于100ml;不能自行排尿需留置导尿1例;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上1例,继续实行间歇导尿,患者无尿路感染、肾盂积水、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结论:间歇导尿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极大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和科学的入水量管理,是解除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亲华;陈岩;高莹;丁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及健康宣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科要求陪护的人员越来越多,患者陪护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在医护工作中常常被忽视,而患者陪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对陪护人员必须加强管理,以减少工作的纠纷和困难.2006~2010年我区对陪护人员加强管理及健康宣教,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做好健康宣教,提高陪护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1.1做好人院健康教育1.1.1患者病情宣教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向陪护人员介绍有关精神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利于陪护人员协助实施治疗护理.如对兴奋躁动患者要保持病室安静,对抑郁患者要保持病室轻松活泼的气氛,陪护人员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等.如有保护性约束的患者,要注意管理好约束带,防止患者利用约束带自伤及伤人.

    作者:刘传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并发症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血-视网膜屏障功能障碍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导致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血管性因素[1].吴晋晖等通过实验证实,与正常大鼠相比,DM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增多、PEDF减少,这可能导致视网膜出现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等[2].高玉等通过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在病程10周时即已出现类似人类早期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形态学改变,可作为早期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用于相关研究,且该方法简单经济、用时较短、重复性好、成功率高[3].

    作者:孙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痛人工流产76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6例患者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2 ~ 2.5mg/kg加芬太尼0.5mg/kg,并予以面罩吸氧1~2L/min.结果:均一次成功,未发生人工流产并发症.结论:无微不至的护理能够减轻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身体的疼痛和心灵的刨伤.

    作者:张钰;弭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科封闭病房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前在我国精神科病房的管理大多仍为封闭管理的模式.精神病患者在入院后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他们接触的一般都是医护人员,且与护士接触的时间多,因此易发生护患关系不协调,现将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1护士方面的因素1.1语言内容不规范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意志、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大部分患者较高层次的需要仍保留着,同样需要受人尊重.护士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采用指导者的态度,命令患者做这做那而伤害患者的自尊心;另外,护士在工作中,言语随便,交谈时态度不真诚或时间过长,使患者出现烦躁、紧张的情绪;再有,把患者的隐私或者某些表现作为笑柄,加以宣扬,或随便答应患者办不到的事情,有意欺骗患者,患者因受到侮辱、欺骗而气愤,从而对护士产生对立、敌意的情绪.

    作者:张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人工流产室医院感染隐患与管理对策

    目的:预防和控制基层医院人工流产室的医院感染.方法:针对基层医院人工流产室存在的感染隐患,提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知识贫乏、管理意识淡薄、组织机构不健全、无菌手术包不符合规范要求、未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流程布局不合理等,是目前基层医院人工流产室存在的感染隐患.结论:采取有效的综合管理对策,落实规范化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黎凤珍;吕雪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精神分裂症孕妇进行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孕妇进行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收治患精神分裂症孕妇施行剖宫手术的病例及处理资料.结果:12例患有精神分裂症孕妇顺利进行剖宫术,均未发生并发症,母婴平安,产妇顺利转入精神科作后期治疗.结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孕妇,只要经过精心准备、细心照料、耐心疏导、家人的关怀、精神科配合,剖宫产术能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