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谭秀芳

关键词:依达拉奉, 老年人,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14天及21天,依达拉奉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2.78%、66.67%、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3.33%、40.00%、46.67%).14天及21天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亦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远期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多发性创伤336例的急救与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抢救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11年3月来我院急诊的33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好转存活241例,治疗好转率为71.7%.死亡95例,病死率28.3%,其中术前死亡53例,占55.8%;术中死亡7例,占7.4%;术后死亡35例,占36.8%.术前主要死于创伤性休克,术后主要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急诊护士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多发性创伤的整体护理水平,按照急救程序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辛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干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精神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承受的压力更大.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良好的干预措施对减缓其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1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1.1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的工作面对精神异常者,常常要面对辱骂、攻击、破坏、逃跑、自伤、自杀等.导致护士高度紧张、担心自身的安全.在临床工作中,要求精神病患者的一切活动均不能脱离护士的服务视线,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才能基本保障患者和自己的安全.这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造成护士身心疲惫.一般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下、热情及精力不足、疲劳、睡眠障碍、逃避,更严重者出现耗竭感、慢性疲劳、躯体疾病、情绪失控、问题不断、退缩、喜怒无常[2].

    作者:刘娟;原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反复右心衰竭24例诊治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胸廓或肺动脉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类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多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本组老年肺心病患者均伴有右心衰竭,而且右心衰竭反复出现,病程长,逐年加重,多次入院等特点.

    作者:陈立;韩喜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记事本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记事本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精神科临床科室建立护理记事本,内容包括不能在护理文书上书写、需要在交接班中交待的、防止忘记的一切内容;包括护士长和护士工作记录,作为病房交班报告的补充,进行交接班.结果:使用护理记事本两年多以来,记录护理工作信息1 518条,各类信息都能及时传达到每一名工作人员,所记录的问题都得到及时解决.结论:护理记事本应用于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护理管理信息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春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3例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88.9%,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74.6%)(X2=4.30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维维;凌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仪器分析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随着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生物仪器分析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本科生必开课,但是这门课对本科学生而言抽象性太强,这也给任课老师带来很大难度.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1],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为解决生物仪器分析中枯燥、复杂和抽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1 多媒体在生物仪器教学中的特点多媒体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完美、漂亮的动态画面增加了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乐趣,也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生物仪器分析课堂教学中会涉及到各种仪器的使用,而这些仪器又往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传统教学中讲解起来会困难重重,如果寄托实验室课上对照仪器再讲解这显然不太现实,而且大部分仪器价格昂贵,体积较大,如一台Bruker AVANCE Ⅲ 600 MHz的核磁仪需要几百万元人民币.

    作者:赵春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中的护理干预

    白癜风是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是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能力进行性减少或消失;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呈白色;分为寻常型和节段型;按病期分为进展期和静止期.患者无自觉症状,多发于面、颈、手等暴露部位,影响美容而且造成心理上的损害.治疗方法很多,均无特效.我科自2000年10至2008年10月对稳定期局限型白癜风患者采取负压吸疱配合刮除法共移植9 531片.

    作者:房迎华;李京淑;尉荣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41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4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死亡原因由高至低为伴发躯体疾病、猝死、窒息、自杀.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应重视躯体疾病的预防、观察及治疗.

    作者:张腊英;余拾香;曾桂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住院的急性喉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和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确切,优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作者:付文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和(或)乡镇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1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进展2004年,中国政府根据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现状,为了着力解决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低、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肇事肇祸率高的问题,利用中央转移地方支付的财政资金,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自治区除外)的城市、农村各建立1个示范区,启动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即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治疗,达到建立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有效机制.主要工作内容是:①登记、评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入组;②随访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③免费向有肇事肇祸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④应急处置患者;⑤免费紧急住院治疗.到2010年底项目示范区已经扩大到160个市(州)的671个区县,理论覆盖人口6.95亿,实际覆盖人口3.30亿.2010年1~11月底,113个示范市(州)进行精神科诊断复核与危险行为评估116 816例,登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档立卡114 021例,定期随访及康复指导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67 520例,601 814例次.对有危险行为倾向且贫困的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共完成24 592例,其中难治病例1968例,常规治疗病例22 624例,对有危险行为者提供免费应急处置6 370例,6 856例次,免费收治有危险行为且贫困的住院患者4 827例,4 903例次,解锁救治关锁患者255例.

    作者:熊日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改进控制方法消除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现象的研究

    目的:研究消除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现象的有效方法.方法:2010年1 ~12月,按照原方法与改进方法分为两组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消毒,统计湿包数.结果:改进控制方法后湿包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导致压力蒸汽灭菌后出现湿包的常见原因,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湿包现象的发生,避免二次污染,保证灭菌质量.

    作者:牛璐;邹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克霉唑栓配伍保妇康栓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克霉唑栓配伍保妇康栓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04例用克霉唑栓+保妇康栓治疗,观察治疗1周、2周症状、体征和镜检指标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7.7%、96.56%.实验室微生物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5%、97%.结论:以克霉唑栓+保妇康栓治疗后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英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导管扩张症71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9年12月锦州中医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导管扩张症7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根治病变的基础上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乳腺组织,减少乳腺损伤.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良性疾患,及时行手术治疗能更好地保留正常乳腺组织,减少并发症以及瘘管的发生.

    作者:安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传统护理与心理干预在中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中风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按传统护理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两种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恢复自理患者较对照组多.结论:心理干预在中风康复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及时实施正确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1流行病学糖尿病足的患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 ~ 20%,男性多于女性.有关文献报道,每年因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的50%以上[1].临床资料报道,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与糖尿病病程相关,糖尿病病程5年、5~10年及10年以上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2.6%、23%和66.7%[2].

    作者:刘兰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设计.对7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观察齐拉丙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PANSS总分显著降低[(40.58±11.76)、(73.25±12.15),P<0.01];WCST中错误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的分值显著降低(P<0.05);WMS中记忆商(MQ)、再生和理解的分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确疗效,并可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作者:孙国胜;高春强;黄云华;高飞;张建芳;徐正才;徐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配位滴定法测定赖氨葡锌颗粒中葡萄糖酸锌的含量

    目的:通过对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及含量测定,制定赖氨葡锌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配位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用配位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含量时,辅料及盐酸赖氨酸无干扰,测定系统精密度试验RSD =0.60%,平均回收率=99.16%,RSD=0.55%,三批样品的含量均在90.0%~ 110.0%之间.结论:滴定法准确可靠无干扰,可作为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任宗芬;武风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间歇导尿技术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护理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根据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控制入水量管理.结果:膀胱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15例,残余尿量小于100ml;不能自行排尿需留置导尿1例;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上1例,继续实行间歇导尿,患者无尿路感染、肾盂积水、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结论:间歇导尿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极大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和科学的入水量管理,是解除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亲华;陈岩;高莹;丁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预防及康复的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预防及康复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我科乳腺癌手术患者300例进行术后上肢功能训练指导.结果:出现上肢水肿27例(9%),其中住院期间发生9例,治疗后完全缓解7例,症状减轻2例;出院后至术后1年内发生12例,术后1年以上发生6例,治疗后4例完全缓解,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14例,均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行科学合理的上肢功能训练十分重要.向患者宣传上肢水肿的预防是终生性的.

    作者:李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颈癌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腹腔镜手术、49例开腹手术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输血例数、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肠梗阻、静脉血栓、切口液化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从近期疗效看,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安全、可行,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