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树生;庄小强
目的 探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60例包皮环切术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后常规护理后,用一次性纸杯去底保护切口;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护理后,用无菌纱块遮盖保护切口.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出血、水肿及术后尿潴留症状.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出血、水肿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用一次性纸杯保护罩保护切口,能减少切口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并能增加患儿舒适度,提高切口正常愈合率.此方法 简单、价廉,患儿及家长都乐于接受.
作者:张莉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综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并特殊型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共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并特殊型湿疹121例.结果 治愈110例,另11例有效但因其他原因中途放弃或转他院治疗.治疗时间1~6周,平均2~3周.获随访105例,随访时间3~6个月.溃疡复发者6例,经治疗后痊愈.其余病例修复后的创面外观及功能基本满意.结论 慢性皮肤溃疡常合并周围皮肤慢性湿疹及其他疾病,病程复杂,多见于老年人,及时、正确的综合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红;李浪;赵双奇;钟世祥;李振强;黄小兵;冯丽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100例纤支镜检查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咳血痰占首位,其次为术后咽喉不适、低氧血症、气管、支气管痉挛.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操作技术、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有效的防治、术中监测及护理、术后正确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韦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 测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IGT40例,糖耐量正常(NGT组)15例.对40例IGT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阿卡波糖100mg/d干预治疗试验.结果 ①IGT组血清CRP水平比NGT组明显增高(P<0.01);②IGT治疗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血清CRP水平从(5.58±0.82)mg/L下降到(4.78±0.53)mg/L(P<0.01);安慰剂组从(5.65±0.82)mg/L下降到(5.61±0.72)mg/L(P>0.05).结论 ①糖耐量减低时,血清CRP水平已经升高;②IGT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后,随着糖代谢的改善,血清CRP水平也下降.
作者:黄沛玲;谢志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住院期间皮肤损伤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住院期间皮肤损伤的原因.结果 皮肤损伤以医原性因素为主.结论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皮肤损伤的评估及预防处理方法 ,及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皮肤损伤,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对防范和减轻患者的皮肤损伤至关重要.
作者:梁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对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31例经血管造影诊断为BCS的病例分为三型,分析各型CT表现.结果 Ⅰ型:共20例,均可见下腔静脉增宽及奇静脉、半奇静脉扩张,5例可见副肝静脉增粗,3例可见下腔静脉肝上段钙化.Ⅱ型:共9例,7例见肝脏弥漫性增大,肝脏密度普遍性降低,增强扫描见以肝门区和尾状叶为中心的斑片状强化,8例可见腹水.Ⅲ型:共2例,1例见下腔静脉长段闭塞,1例见下腔静脉血栓.结论 CT能准确反映各型BCS的下腔静脉及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对BC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军红;邓燕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环节.为了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需要,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复合型、个性化、实用型人才,我们实施了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赵善民;何显教;黄丽娟;王彩冰;王映;梁祚仁;晋玲;谢海源;黄俊杰;黄永毅;黄彦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1岁.因双足拇趾甲进行性增厚一年半,于2007年1月就诊.患者于2005年8月开始双侧足拇趾甲同时增厚,变黄,逐渐加重,并失去光泽.自修剪后,新生甲同样增厚、变形、无光泽.
作者:黄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 ,观察各种方法 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3种方法 对74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检查.结果 一期梅毒组和二期梅毒组3种试验方法 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三期梅毒组和临床治愈后复查组TP-ELISA法与TPHA法检测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与RPR法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 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荣伟;苏国生;农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内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病例.结果 57例中,穿刺成功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2.98%.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气胸3例,出血2例,针道渗血2例.结论 CT引导下肺内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可明显提高肺内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此方法 安全、高效、经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袁增清;刘希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DKA-HH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n=59例)、糖尿病高渗状态(HHS,n=6)、DKA-HHS(n=8)三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DKA-HHS年龄大于DKA组(P<0.05),多见2型糖尿病,其血渗透压高于DKA组(P<0.01),BE、pH值低于HHS组(P均<0.01),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概率和病死率高于DKA组(P均<0.01).结论 DKA-HHS好发于2型糖尿病,同时具有高渗、酸中毒的特点,胃肠道及中枢系统症状明显,预后差.
作者:滕青玫;梁华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胎盘早期剥离是产科一种严重并发症,极大地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其在产科发生率为0.46%~2.10%[1].
作者:董完秀;彭子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患儿,男,4个月.因咳嗽伴发热4天入院.入院前4天因咳嗽发热在门诊就诊,检查胸片结果显示:支气管肺炎.
作者:黄英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分为两组,均同时采用VPT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比较两者检查结果 .结果 无论在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组还是总体结果 ,VPT与NCV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在早期发现神经损害方面VPT敏感性要优于NCV,可为DPN患者早诊、早治及预测糖尿病足风险提供一种良好手段,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兆良;李锦华;赵敏;潘丽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口腔组织补片(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患者12例,于清创术后,采用口腔组织补片修复缺损创面,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经3~12个月随访.12例患者口腔黏膜缺损创面完全上皮化,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无明显的瘢痕挛缩.结论 口腔组织补片适用于大面积外伤性口腔黏膜缺损修复.
作者:谭汉提;李正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安乐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的抗焦虑辅助作用.方法 将12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安乐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组(联合组)及单用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组(单用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第1、2、4、6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均<0.01),但联合组比单用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 安乐片合用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效果较单用盐酸丁螺环酮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伟;罗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上少见,约占阑尾切除送检标本的0.2%~1.35%[1],其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术前几乎无法确诊,术中确诊也十分困难.
作者:覃福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在急性脊髓炎检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影像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2例急性脊髓炎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中病变累及颈髓者5例,颈髓至上段胸髓者1例,颈髓中、下段至上、中段胸髓者4例,下段胸髓受累2例;病变范围达4个以上椎体者10例;病变在T2WI上容易识别,均呈高或较高信号影,矢状位结合横轴位观察才能避免误判;5例脊髓轻度增粗,3例较明显增粗,4例脊髓形态改变不明显,脊髓形态改变在矢状位T1WI上显示清楚;3例行MRI对比增强检查,其中1例呈中度条状强化,2例呈轻度斑片状强化,无占位效应.结论 MRI能直观地反映急性脊髓炎的病理改变,是该病的一种理想影像检查和诊断技术.
作者:马德智;陆玉敏;李保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79例,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逐例分析及总结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结果 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症42例,占所有心内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3.56%,过度血糖控制治疗、进食少或未及时进食、体能消耗、心功能衰竭以及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β-B)等都是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尤其对使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以及合并使用β-B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更应密切监测血糖,强调饮食与药物治疗的配合,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韦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提出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合并慢性宫颈炎者及慢性盆腔炎者各占81.28%,居首位,术前合并生殖道感染者列第二位,占50.00%;有性生活史者占96.88%,有分娩史者占84.38%,有流产史者占62.50%;采用放环、结扎、避孕套等正确避孕方法 者占59.38%.结论 提高生育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可减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杨杏贤;黄彭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