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光;李志云;许立民
随着激光在眼科临床的广泛应用,它已成为眼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2002年10月~2004年12月,我科对63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采用YAG激光仪(美国产科以仁)进行虹膜周切术以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琼;伍玉冰;黄莹;江洁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84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局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同时辅予局部点抗生素眼液、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果 184例患儿256眼经1周~2个月治疗,治愈率为98.83%.结论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早期治疗,采取综合系统治疗方法效果满意.
作者:徐文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或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效果.方法选择近视患者167例,年龄6~19岁,据双眼屈光参差≤-2.50D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78例(156眼),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对照组89例(178眼),配戴普通眼镜.两组病人戴镜后每6个月复查屈光度,以12个月后复查资料作为统计,进行分析.结果屈光度无变化,研究组141眼(90.38%),对照组98眼(55.06%);屈光度增加,研究组15眼(9.62%),对照组80眼(44.9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中、低度近视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近1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微创外科治疗如各种腔镜和碎石器械、碎石方法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的发展,治疗的范围、效果都有很大提高.现综合文献就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的近况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黄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的病因.方法对32例眼球摘除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球摘除病因以眼球破裂伤13例(40.63%)占首位,角膜溃疡穿孔6例(18.75%)占第2位,眼球萎缩5例(15.63%)占第3位.结论眼外伤是眼球摘除的主要病因.预防眼外伤的发生与及时正确处理眼外伤,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早期治疗各种眼病是降低眼球摘除率的关键.
作者:马华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安氏Ⅱ类Ⅰ分类(AngelⅡ1)错牙合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长度的变化.方法选择AngelⅡ1类均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病例矫治前后石膏模型13副,测量模型的牙弓宽度、长度.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下颌前、中段牙弓宽度矫治后增宽,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后段牙弓宽度矫治后缩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前段牙弓长度矫治后无明显变化;全牙弓长度矫治后缩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安氏Ⅱ类Ⅰ分类拔牙矫治后的前段牙弓宽度增加;后段牙弓宽度有缩窄;全牙弓长度有明显缩短.
作者:成小琼;方志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肿瘤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对101例卵巢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n=43)和剖腹手术(对照组,n=58),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剂例数、发热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日常劳动家务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1).结论腹腔镜对机体内外环境干扰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于临床使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本地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等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对输血前5044例患者用酶联免疫法、免疫印迹(WB)检测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标志物.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年度感染率范围在11.88%~13.29%之间.丙肝年度感染率范围在1.50%~2.81%之间.艾滋病毒感染率范围在0.00%~0.33%之间.梅毒感染率范围在0.00%~0.51%之间.结论本地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等4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较高.
作者:文兴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开展星级护理服务是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确保护理安全,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从2001年~2005年10月,我院儿科按照护理部试行星级服务的部署,对病人实施星级服务,经过临床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宝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效果.方法将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双歧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比较χ2=12.73,P<0.01.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口服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提高总有效率,且无副作用.
作者:韦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病变程度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对63例经CT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证实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进行血浆ET和NO水平检测.结果动脉硬化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脉硬化Ⅲ期ET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均<0.01);NO含量显著低于Ⅰ期、Ⅱ期(P均<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展过程中ET处于高水平,而NO处于低水平.血浆ET和NO的检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全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对心功能的评价及其在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测定87例心力衰竭(心衰)病人血液BNP水平、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对心功能与BNP水平和LVEF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心衰诊断以临床医生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客观检查等作出的综合判断为金标准.再根据LVEF将心衰患者分为3组.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BNP水平上升明显,NYHAⅠ~Ⅳ级患者血BNP水平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随着LVEF降低,BNP升高,3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衰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作者:余海燕;张康信;徐志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自1999年3月~2005年4月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荣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的效果.方法对13例声带小结及25例声带息肉患者行电子胃镜下微波治疗.结果 13例声带小结均为一次性治愈,声带息肉一次性治愈23例,有效2例.结论电子胃镜下微波治疗声带小结与息肉具有患者无痛苦,手术视野清晰,对周围正常声带组织无损伤,病变切除彻底,疗效高,术中可以通过电脑保存图像及记录临床资料等优点,并且扩大了电子胃镜下手术的应用范围.
作者:李业伟;卢宇玲;周土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卡马西平引起各类型药疹已有报道[1],但引起全身紫斑型药疹少见报道.我科于2005年1月6日收治1例脑梗塞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药疹,考虑为卡马西平所致,给予停用,经及时对症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周后药疹痊愈.
作者:韦兰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后仍鼻塞者,采用微波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后仍鼻塞者41例行微波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24个月,有效率为100.00%.结论对于肥厚性鼻炎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后仍有鼻塞,下鼻甲粘膜肥厚,下甲后端大,呈桑椹状或灰白色水肿者,行微波治疗是改善鼻塞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段丙志;李先登;陈平;高红;曾雪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ADHD患儿分为三组,每组31例.A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B组给予利他林治疗,C组予心理咨询治疗.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54.84%)低于B组(83.87%),但高于C组(29.03%),三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对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ADHD儿童,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较好,综合治疗(药物、行为干预及加强训练、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吕冰聪;刘郴州;黄碧茵;黎红梅;邓秀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43眼3.6~12岁的儿童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1眼,视力在0.1~0.4者26眼,视力<0.1者2眼,视力检查不合作者4眼,伴有眼球震颤5眼.术中前房发生不同程度纤维素性渗出者2眼,术后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者6眼.术后随访出现瞳孔明显变形者2眼,人工晶体夹持1眼,后囊混浊10眼.结论超声乳化吸除加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梁晟崎;杨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 对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副作用.方法将62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增敏组:将甘氨双唑钠800mg/ m2的剂量,30min内静脉滴注后于1~3h内行常规放疗,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共21次.对照组:6MV X线常规外照射,鼻咽癌原发灶DT 68~70Gy/ 7周,颈转移灶DT64~66Gy/ 6.5~7周.计算肿瘤部分缓解(PR)剂量和完全缓解(CR)剂量,并观察副作用.结果鼻咽癌原发灶和颈转移灶达CR时放射增敏比(SER) 分别为1.32和1.31.增敏组和对照组鼻咽癌原发灶CR分别为90.32%(28/ 31)、67.74%(21/ 31),P<0.05;颈淋巴结转移灶CR分别为80.65%(25/ 31)、58.07%(18/ 31),P<0.05 .增敏组达到PR和CR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主要副作用为粘膜、皮肤反应,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甘氨双唑钠可以增加鼻咽癌原发灶及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放疗敏感性,提高鼻咽癌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能否降低放疗总剂量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作者:谭洁媚;李明毅;丁小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开腹行肝动脉门静脉双置入皮下埋藏式药盒,进行经泵内反复给药灌注化疗、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改善,Ⅱ期手术切除6例.生存期:0.5~1年7例,1~2年11例,2年以上10例(其中4例为Ⅱ期手术切除肿瘤后病人),全组28例病例在治疗期间未出现置泵区感染、泵脱出、腹腔出血、截瘫、导管堵塞等任何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反复灌注化疗、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明显,拓宽了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手段.
作者:全绪威;梁邦强;陈汝福;王捷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