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颅CT、B超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干预价值

李清锋;黄月艳;黄昌辉;李振忠;潘红飞;凌赛泳

关键词: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性脑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头颅CT、B超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的早期干预价值.方法对38例HIE患儿进行头颅CT、B超检查及NBNA评分,对中、重度者进行CT、NBNA和临床随访观察,分析CT及NBNA在评估HIE病情及预后的作用.结果 CT、B超及NBNA评分均可较好的评估HIE的病情,对显示颅内出血CT明显优于B超(P<0.05).中、重度HIE的CT分度、CT值、NBNA评分与预后有关,结论动态头颅CT扫描及NBNA评分能较好的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腹腔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51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顺铂不同给药途径在卵巢上皮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9例行卵巢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或肿瘤细胞减灭术,部分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卵巢上皮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化疗,其中A组51例DDP腹腔化疗,B组38例DDP静脉化疗,两组的化疗药及剂量相同.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评定.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1);5年生存率A组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毒副作用较B组减轻(P<0.05).结论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对提高卵巢癌患者近期疗效、控制腹水、减轻化疗副反应较单纯静脉化疗有明显优势,但远期疗效无明显改善.

    作者:韦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模拟病案讨论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模拟教学,就是遵照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遵循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原则,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设计模拟疾病的状态作为学生临床教学内容的方法[1].模拟病案讨论是模拟教学的具体体现,笔者开展模拟病案讨论教学,对学生临床思维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和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民登;李定彪;周喜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移植后高血压发病机理及治疗概况

    肾移植后高血压(post transplant hypertension,PTH)定义为收缩压≥18.62kPa,或舒张压≥11.97kPa,或需要服用降压药来治疗.PTH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大约超过70%的肾移植受者(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RTRs)会出现高血压,而在以环孢菌素A(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中,这一比例可高达90%之多[1,2].

    作者:黎承杨;林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代谢综合征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689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MS调查,分析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民族、生活方式、劳动强度遗传病史其与MS的关系及治疗效果.结果 MS患者与发病年龄、民族、生活方式、劳动强度遗传病史有关系(P<0.01或0.05);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针对病人易患因素进行治疗及处理个体危险因素等是控制MS的关键.

    作者:赵爱香;周凤燕;陆绍强;蒙清婷;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亚急性砷中毒对大白鼠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亚急性砷中毒对大白鼠部分血清常用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健康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皮下注射亚砷酸钠溶液(0.02mg/g),正常组皮下注射蒸馏水.30d后测定各组大白鼠血红蛋白(Hb),肌酐(Cr),总蛋白(TP),血砷,尿素(BU) 和谷丙转氨酶(ALT)指标.结果实验组大白鼠的6项生化指标均发生改变,其中Cr、BU、血砷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Hb、TP、ALT指标下降(P<0.01).结论亚急性砷中毒对大白鼠机体有明显损伤作用.

    作者:韦耀东;邓如平;陈婉兰;夏春芬;韦松;唐勇;农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两种常用采血方法以及不同温度环境下试剂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真空采血法和手指末梢采血法分别进行采血操作,然后分别在规定时间5min、30min、4h在血细胞仪上做测定,将体检健康者真空管标本在30min内,用温度为15℃、18℃、30℃的试剂分别测定结果,结果分别作比较.结果在不同时间内末梢血对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较大;试剂温度<18℃对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较大.结论真空采血法更科学、准确、可靠.试剂温度>18℃才能测定出准确数据.

    作者:王贵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恶性胸腺瘤57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不同分期恶性胸腺瘤的手术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7例胸腺瘤患者按Masaoka法分期,Ⅱ期19例,Ⅲ期32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其中肿瘤完全切除34例,姑息性切除14例,探查活检9例.结果 54例患者接受术后随访,失访3例,随访时间1~10年.Ⅱ、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41,P<0.05),但10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完全切除、姑息性切除、探查活检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41,P<0.01).结论预后与肿瘤分期及手术切除肿瘤程度有关.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并辅以术后放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陶峰;王群;徐松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概况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病情发展凶险,目前治疗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病死率仍在20%左右[1,2],而暴发性胰腺炎(FAP)的病死率更高达30%~60%[2].因此,SAP的治疗虽已基本有章可循,但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之中.现就SAP的治疗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进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必可酮对哮喘儿童生长发育、骨代谢及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必可酮(二丙酸倍氯米松,BDP)长期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对生长发育、骨转换指标及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哮喘儿童(观察组)于给药前和给药后6个月、1年、2年、3年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清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T3、T4、TSH水平,设80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 结果两组生长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Ca2+、P3+、AK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但BGP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前T3、T4也明显降低(P均<0.01),尤其以重度哮喘较为明显(P<0.01).结论 BDP是治疗儿童哮喘的理想药物,在标准推荐剂量范围内长期吸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代谢无影响,但可引起BGP降低.

    作者:林娜;刘运广;罗章伟;李强;黄月艳;汤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支气管肺灌洗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展,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8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支气管肺灌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佘柳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纯注射疗法治疗肛裂125例体会

    肛裂是肛肠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肛肠病中占20%[1],仅次于痔疮,表现为肛门部持续性疼痛.病人很痛苦,其治疗方法也较多.我院自1998年3月~2004年4月采用纯注射疗法治疗Ⅰ、Ⅱ期肛裂患者1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骨折愈合满意,踝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无断钉、感染发生.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操作简单,能提供坚强内固定,促进成骨活动,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葛顺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浓度变化及意义

    目的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含量,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机理.方法按GCS评分分组(≤8分为重伤组,>8分为轻伤组),对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不同时期(伤后24h,3、5、7d)测定脑脊液中ET、NO含量,并评定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伤组患者伤后脑脊液ET、NO含量显著高于轻伤组(P均<0.05).脑脊液ET、NO峰值越高,预后越差(P<0.01).结论 ET、NO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病理生理变化,监测其含量变化,对于伤情判定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何文干;潘云;朱扬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二尖瓣置换术联合三尖瓣成形术16例报告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往往合并功能性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 TR).据报道[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中合并TR者占22%~30%.若手术施行二尖瓣置换术(MVR)而对中度以上TR不作处理,易引起围手术期右心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并发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且影响呼吸功能,终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陈宏明;郭正恒;罗世官;唐习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诊断胆汁反流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在判断胆汁反流中的作用.方法对117例消化系疾病患者进行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检查,并和同期进行胃镜检查结果相对比. 结果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与胃镜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为79.49% %.但胃镜检查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论.十二指肠反流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没有刺激因素干扰,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作者:梁绍奖;罗章伟;滕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闭合性肝损伤31例保守治疗体会

    我院1993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闭合性肝损伤154例,其中31例采用保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伟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细菌性痢疾78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细菌性痢疾(菌痢)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分别对老年菌痢(老年组)和非老年菌痢(非老年组)两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里急后重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但粘液便的发生率明显偏低(P均<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χ2=43.45,P<0.01),住院时间明显延长(t=13.21,P<0.01).结论老年人因生理、免疫功能低,菌痢并存病多,细菌培养阳性率低,恢复慢.

    作者:姚钦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研究进展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检查,突出的特点是简单、安全,对设备要求不高,费用低,而且对患者很少造成痛苦,诊断迅速,准确性高,能够反复检查.因此在医院已将浆膜腔积液的细胞检查推向临床诊断的前沿,而浆膜腔积液的细胞检查已不再是单纯的诊断方法,目前已扩大到许多非肿瘤疾病的诊断.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细胞改变的特异性炎症,以及癌前病变的演变,癌变过程的研究和药物阻断或干预试验的随访观察的主要指标.

    作者:李保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鼻底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26例分析

    目的应用改进的鼻底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以获得更加良好的上唇外形.方法对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首次手术,于患侧鼻底部设计三角皮瓣转移下降上唇,白唇部裂隙切口直线缝合.结果 26例患者修复后上唇外形良好,双侧上唇高度对称,人中形状完整.结论鼻底三角瓣法适用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修复.

    作者:黄运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可拉明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60例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酗酒及对其依赖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已成为急诊科的常见急病.我科自1998年3月~2004年5月期间,采用可拉明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重度中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开亮;符兆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