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郁汤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朱建平;杨娟;朱国辉

关键词:消郁汤, 丁螺环酮, 广泛性焦虑症
摘要:目的:比较消郁汤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消郁汤或丁螺环酮,治疗6周,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评定.结果:消郁汤与丁螺环酮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其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消郁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丁螺环酮(P<0.01).结论:消郁汤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消郁汤较丁螺环酮的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4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维持原利培酮治疗的同时,合并阿立哌唑5 mg/d.对照组维持原治疗.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在治疗前、治疗6周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同时观察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6周末,研究组PRL(35.26±7.65) ug/较治疗前(121.30±31.40) ug/L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6周末PRL( 125.30±35.20) ug/L与治疗前(129.60±35.30) ug/L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均低,对原利培酮治疗的疗效均无不良影响.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的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较安全、有效.

    作者:孙晓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精神科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社会认可度不高.精神病患者是一个还未被社会所完全接受的特殊群体,而护生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接触面对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工作环境的封闭性,心理上的好奇和焦虑,视觉上的冲击,角色的改变使之感到难以适应,这将给实习护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作者:赵贤玲;冯燕华;向东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龄女性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前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女性常见的骨折,常为Garden Ⅲ或Ⅳ型,由于保守治疗及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分别高达20%~30%、20% ~ 40%[1],所以应尽可能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期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我科在2005~2011年间,共收治69例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莹莹;杨华;卢天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传染病医院79起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有效回避护理风险,提高传染病患者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某二级传染病专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呈报的79起护理不良事件,从分类、发生原因、与护士资历、发生时间、科室、病种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①护理不良事件前5位分别是给药错误、压疮、标本错误、输液相关事件、管路滑脱.②主要原因分别是不遵守操作规程,评估不足和沟通不良.③护上资历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④对新发传染病人、重病人在评估和沟通及自身知识方面存在显著不足.⑤不良事件发生在交接班时,尤其是在8:00和12:00左右.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对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按患者需求进行弹性排班;加强护理人员对新发传染病及重病人的防治知识培训,强化护理技术操作程序考核,增强沟通意识提升评估沟通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齐雯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便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便秘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便秘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芳;朱秋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60例非亲生父母养大的青少年心理异常的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60例非亲生父母养大的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发生和养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 - CV)对60例青少年心理异常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例健康青少年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青少年心理异常者与养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其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发病起一定作用,且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久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辽宁部分城乡儿童智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城乡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探索根据儿童不同的智力功能特点进行具体指导的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辽宁部分地区7~4岁儿童进行智力40题筛查.结果:城市儿童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儿童,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分均数呈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提示40题对迟滞儿童的筛查准确率较高.结论: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乡儿童40题差异主要在识别、分辨、言语、理解四方面;迟滞儿童的发生与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

    作者:张铁;王长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7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感染情况及对预后影响,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所有急性脑卒中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所有脑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感染菌群分布,分析相关高危因素与感染的关系及对预后影响.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其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病情、意识状况等因素关系密切,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对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群体进行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分析有助于指导我院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陈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9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的观察,采取相应及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防止了患者因木僵状态而产生的废用综合征,为患者转归尊定了基础.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对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木僵状态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防止了患者的不良后果.

    作者:李运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开放式后入路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10例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采取系统性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开放式后入路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10例进行分析.结果:10例病人均愈合好,无复发,恢复快.结论:开放式后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和复发率低等特点,同时减少了手术进路损伤,有推广价值.

    作者:汪大海;戴永泽;杨勇;石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的探讨

    目的:提高护理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对孤残儿童的水平.方法:对64名护理员为期三年的培训,采用考核成绩以及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成效.结果:经过培训,护理员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结论:对孤残儿童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能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显著增强.

    作者:文春燕;董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抑郁症病人的情绪调节习惯与人格特质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情绪、情绪调节方式和人格特质特点及其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90名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9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包括日常情绪问卷、情绪调节方式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更多的抑郁;(2)在日常情绪上抑郁症组有较多的悲伤、内疚和内向敌意,较少的兴趣、快乐;(3)在情绪调节习惯上抑郁症组对正情绪有较多的忽视,较少的重视和宣泄,对负情绪有较多的重视和宣泄;(4)在人格特质上抑郁症组有更强的神经质和内倾;(5)回归分析表明,在情绪调节方式上正情绪的忽视、重视、宣泄,负情绪的重视、宣泄对抑郁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人格特质上,神经质对正情绪的宣泄,负情绪的重视、抑制有显著预测作用;外倾对正情绪的重视、宣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特质-尤其是内外倾和神经质-可能通过一些不良的情绪调节习惯(对负情绪重视和宣泄,对正情绪忽视)导致更多的负情绪,更少的正情绪.人格因素与不良情绪调节习惯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情绪障碍的重要机制,对抑郁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雪晶;郭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会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会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服药态度量表(DAI):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量表调查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社会功能训练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样本量各100个,干预组给予干预治疗18个月,给予基线调查及每6个月评估一次,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总体进步评分,治疗第18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缺陷评定(SDSS)评分:干预组较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于第18个月干预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干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有效,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钟薇;张卫敏;刘伟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020例现状分析及建议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2010 ~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现状.方法:对于登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防医生负责采集患者的基础信息和疾病信息及每月的随访情况,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率多的对象为:病种精神分裂症占91.77%;年龄45 ~ 59岁占37.94%;职业农民占42.56%;学历初中占46.74%.结论:精神卫生工作应形成急性住院治疗;社区康复随访;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相结合的精神卫生社区康复服务模式.

    作者:周金平;沈志弟;奚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疗程12周,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治疗有效率为67.5%,阿立哌唑组为70.0%,两组药物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头痛、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两酮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稍高于阿立哌唑.结论: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两药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作者:纪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建设特色的福利医院文化体系八年管理实践

    文化管理是医院管理模式的高阶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文化的培育,充分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的必然性、实效性和长期性,从传承医院历史、不断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结合医院自身特色、人文情感内涵和核心价值体系,于2003年制订文化发展纲要,同年建立形象设计小组,对医院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和提炼.

    作者:伍业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平心定志汤合并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平心定志汤合并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痰湿内阻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痰湿内阻型)随机分为研究组(平心定志汤合并维思通组)和对照组(单纯服用维思通组),每组60例,观察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评估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2%和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71,P=0.047),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维思通平均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4,P=0.00);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平心定志汤与维思通结合治疗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在改善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方面,疗效优于单纯维思通治疗.

    作者:郭艳梅;苏顺英;刘叶红;李玉欣;张艳敏;史彦彦;刘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齐拉西酮对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钾和QTc间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钾和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齐拉西酮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进行血清钾和心电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钾和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结果:齐拉西酮治疗后第4、8、12周血清钾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所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治疗后第4、8、12周心电图QTc间期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所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治疗后心电图异常率18.35%,以窦性心动过速较为常见.结论:齐拉西酮可降低血清钾浓度、延长心电图QTc间期,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戢秋明;程五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提高血糖快速测定准确性的探讨

    血糖快速测定是糖尿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快速血糖测定不仅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对非糖尿病患者也能迅速提供可靠的血糖值.现阶段快速血糖测定在各家医疗机构已经广泛应用.但在临床检查中,有许多因素可影响到其检测的准确性,切忌不能因求快而失去准确性,否则便是因小失大.笔者现将多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丰先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目的:探索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模式.方法:对照《广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考评标准(试行)》,根据精神科专科医院特点的情况,对全体护理人员集中动员、专项护理服务培训、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弹性排班、护士长及责任组长定期进行督查、指导,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征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建立护士绩效考核机制及每月推选优秀护士、每季度推选星级护士等措施.结果: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增强,基础护理到位,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结论: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变护理管理模式,是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可行的重要内容.

    作者:范喜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