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胆泻肝汤治疗胆囊炎80例

杨加军;方敏;张红莉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 治疗, 现报道如下, 明显效果, 胆囊炎
摘要:近几年来,笔者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胆囊炎80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咳喘软胶囊药效学试验研究

    消咳喘软胶囊为满山红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新制剂.笔者对其新制剂进行了药效学试验研究,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李彦;解黎雯;张宇;付饶;贾继铭;李吉良;吕春玲;许庆瑞;刘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消淤退黄汤治疗肝内淤积性黄疸30例观察

    我们自1997年以来用消淤退黄汤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蔡俊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泄浊豁痰散淤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

    近3年来,笔者自拟泄浊豁痰散淤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绍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误诊为股外侧皮神经炎2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引起腰痛或伴发肢体放射性或传导性疼痛的常见病、多发病.个别患者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大腿前外侧蚁行、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与股外侧皮神经炎易混淆.我院接诊2例曾诊为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患者,经过详细体查确诊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报告如下.

    作者:李映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脉通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脑脉通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脑脉通,对照组60例用舒降之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4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斑块体积明显减少、CCAD增加、IMT变薄、SV增加、DV增加、RI减少、PI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脉通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明显.

    作者:罗陆一;冯润芬;邱仁斌;罗玫;杨焕斌;陈鹏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48例

    笔者1998~2003年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成彪;王万秋;辜淑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针配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80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结合骨质增生治疗仪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8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宣益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鲜地龙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膜炎后遗症体会

    乙型脑膜炎后遗症常见有肢体不能活动,神志痴呆,语言不利,声哑,吞咽困难等.笔者用单味鲜地龙煎汤,治疗乙脑后遗症6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王宗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青黛及马齿苋外敷治疗带状疱疹22例

    笔者于2001年5月~2004年8月,用鲜马齿苋捣烂与青黛调成软膏状外敷,治疗带状疱疹22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海燕;丁完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舒肩汤结合功能煅炼治疗顽固性肩周炎47例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结合自我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再安;方承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自拟化淤止痛方结合西药及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西药及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作者:曹桂熙;刘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陶克文治疗咳喘经验

    已故名老中医陶克文老师对咳喘病证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咳喘常用六法整理如下.

    作者:邱伯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通痹汤治疗雷诺病39例

    雷诺病是肢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局部血流循环障碍,引起阵发性指、趾端缺血的一种疾病,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引发,多见于青年女性,目前一般以为是由于交感神经机能紊乱所致.临床治疗原则为保暖,使用血管扩张剂,如毛冬青片,血管缩缓素及交感神经封闭,结果不尽如人意,而笔者自拟通痹汤加减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于下.

    作者:罗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碘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30例

    自2002年6月起,笔者应用碘伏棉球擦拭阴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翠萍;李士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左归丸临床应用体会

    左归丸出自<景岳全书>,由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组成,具有滋肾填精之效.笔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左归丸治疗内科及妇科疾病收效甚好,体会如下.

    作者:冷贵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82例

    自1996年5月~2003年7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稳定性心绞痛82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汉波;屈云;任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治伤软膏药效学实验报告

    治伤软膏是根据昆山名医张惠铨经验方优化组合,经现代工艺制备而成的外敷药物.该方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作用,用以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1].为探讨该方的药效机理和安全性,我们对此进行了药效学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三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左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诊治体会

    病例:谢某,男,35岁,2002年6月11日入院.左腕,左小腿跌砸压伤肿痛、活动障碍26h.劳动时不慎从3m高处跌下,左腕及左小腿跌地受伤,同时左小腿及踝部被水泥板块砸压,致使左腕,左小腿及踝部多处受伤.左腕左小腿及踝部淤肿,皮肤青紫,局部畸形压痛,活动受限.X线摄片示左桡骨远端骨折,左内、外踝骨折,左胫骨中段骨折.诊断为左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检查:T38.5℃,BP14.64/9.31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呈急性痛苦表情,左腕部淤肿胀痛,畸形、压痛(+),有骨擦音,左腕关节活动受限.左膝部、小腿及踝部高度肿胀疼痛、畸形、压病(+),有骨擦音,活动障碍.以左小腿中下段肿痛更甚,从左月国窝处开始至左足背,可见多处皮肤青紫淤肿、张力性水疱.

    作者:魏连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茵栀利黄汤口服,对照组50例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和血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天数,治疗组分别为50.04±25.25μmol/L和4.6±2.3d;对照组35.84±20.89μmol/L和6.0±4.4d,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利黄汤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疗程.

    作者:周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荆防败毒散合苍耳散治疗鼻窒54例

    1999年以来,笔者用荆防败毒散合苍耳散治疗鼻窒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