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舌下腺囊肿60例临床分析

曲灿荣

关键词:舌下腺, 囊肿
摘要: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相关问题.方法:对60例舌下腺囊肿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生机制、误诊误治原因,探讨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60例中误诊2例.所有病例都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袋形缝合术8例,复发4例.结论:舌下腺囊肿发生原因以损伤为主,治疗应手术切除舌下腺以防止复发.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心房颤动消融的术中护理

    目的:探讨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心房颤动消融的术中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应用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患者20例实行术中的心理护理、密切的手术配合、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护等协助手术的完成.结果:在消融过程中终止房颤发作18例,应用电复律转复2例.1例患者术中出现心包填塞,经穿刺引流后继续消融成功.结论: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规范化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作者:郝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 [1] .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和患者自知力缺乏,对治疗和护理产生的心理反应有别于其它疾病.因此,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可以减少和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裴梅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及氟哌啶醇注射液合并氯硝西泮治疗,疗程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与氟哌啶醇注射液合并氯硝西泮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不良反应少于氟哌啶醇注射液合并氯硝西泮.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与氟哌啶醇注射液合并氯硝西泮的疗效相当,而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用药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锦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眼化学性烧伤的特点及紧急救治

    眼化学烧伤是眼科常见的急症,多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占眼外伤的10% 左右,致伤物主要为酸碱类化学物质,易引起并发症.治疗需争分夺秒,其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密切相关.现分别对眼化学烧伤的致病特点、烧伤度分类、紧急救治方法及临床治疗体会做简要论述.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312例产妇分为干预组91例、对照组221例.干预组对抑郁症高危因素实施干预.将产后抑郁量表制成问卷评分,对312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干预组为8.79%,对照组为21.27%,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91,P<0.01).对照组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夫妻关系一般、医务人员态度一般、生育观念强烈.结论: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医务人员言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家人的关怀及树立产妇信心是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关键.

    作者:唐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 例,均给予3 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72 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 48 例(66.7%),PR 16 例(22.2%),总有效率为88.9%;活动能力改善显效46 例(63.9%),有效14 例(19.4%),总有效率83.3%;不良反应9例,占12.5%.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经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及治疗表示满意.结论:伊班膦酸钠对骨转移癌疼痛有较好疗效,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作者:赵英;陈晓华;商冠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胸腔闭式引流32例观察和护理体会

    胸膜腔是维持肺膨胀与气体交换的条件,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用于外伤性、气胸或自发性气胸、血胸和脓胸的治疗,向胸膜腔置入并保留导管和连接防返流水封瓶,以持续引流胸腔积气或积液的一种疗法.其目的是引流胸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进肺的膨胀,预防和治疗胸膜腔感染[1].另外,引流管又是术后观察胸膜腔内变化的窗口,通过观察引流管内的压力、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引流量等,可以间接了解胸膜腔内的变化,并可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若放置不当或处理不仔细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增加患者和家属的负担.因此,对于开胸腔术后患者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迪丽努尔·吐尔地;古尔尼沙肉孜;景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记录单是医疗文件中重要的组织部分,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记载了患者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在医疗事故和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1,2];也为患者今后预防复发、检查、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为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抽取我院精神三科出院病历护理记录单进行评查,分析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的原因,探讨改进的对策.

    作者:展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出院后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评定,对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干预一年后同步进行测评,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对照,并统计两组一年内的复发率.结果:出院1年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主动性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有利于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的提高.

    作者:余黎波;王学庆;周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女性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客观状态的关系,分析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02例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主观满意度和客观指标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主观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且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年收入、患者病程、患者住院次数及患者医疗支付方式等关系明显(P<0.05).结论:女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较差,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朝霞;俞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吸入性肺炎56例临床特点及转归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确诊为吸入性肺炎的住院病例56例,对其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合并症、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吸入性肺炎患者均有基础疾病,以老年、脑血管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学检出率低,影像学表现多样,尽早诊断、积极治疗、关键的支持治疗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该病病情较重,容易反复发作,预后不良.结论:重视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消除或减少发病诱因可降低该病的发病及病死率.

    作者:刘海红;王素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玻璃体积血2例分析

    本文报告2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经过及时、正确处理后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2岁.两小时前出现左眼前红色烟雾飘动、视物不清并进行性加重,直至视物不见来诊.散瞳后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均不能窥见眼底,玻璃体内大量积血,立即给立止血一支肌注,嘱患者半卧位,安静休息,B超检查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右眼散瞳后眼底同常,两日后散瞳间接检眼镜下可见颞侧上方马蹄形裂口,裂口边缘有分支血管断端,急行激光光凝,使用绿光,300μm光斑,曝光时间0.2s,功率120mW,形成包绕裂孔的双排白色光斑.3周后光斑变为黑色[1].激光治疗后,口服丹七片,肌注眼胺肽,治疗3周.

    作者:赵雅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精神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精神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老年精神病区患者从服务态度、环境、饮食、心理和健康教育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通过人性化服务的护理管理,可以延缓患者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结论: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精神病区应用赢得了家属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尊重,主动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也有效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作者:陆秀萍;李素君;李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门诊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也是面对患者的直接窗口;又是医院防病治病的前哨阵地,还是医院为患者提供诊疗、预防、保健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的主场所.门诊患者数量之多、流动之大、病情复杂程度之不一;加上患者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因受其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生理心理、病因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这就需要医疗护理模式随之转换.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医护服务对象的日趋扩大,护理不仅仅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及精神抚慰,把握好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其心理需要,提供个性化、规范化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提高医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有其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检验门诊护士素质、考核护理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志[1].现将门诊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胡俊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胃食管反流病70例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年我国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它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组织损伤所致.表现为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及食管外表现等症状.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1],血清浓度很低(<8mg/L),在细菌感染、组织损伤和术后浓度显著增高,在炎症进程开始后6~12h就可检测到.CRP通常在细菌感染时增加,而病毒感染时不增加,所以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越;李莉;邵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梗死致吞咽困难85例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致吞咽障碍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85例脑梗死后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并有针对地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饮食、口腔及心理等护理.结果:有效30例,占35.2%;显效42例,占49.4%;无效13例,占15.2%.结论:对脑梗死吞咽障碍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明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精神科护士如何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在护理与被护理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工作性关系.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其行为常常不能为正常人所理解[1].因此,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与患者和谐相处,无论对患者疾病的转归,还是降低护士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医疗纠纷,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一项细致而且繁杂的工作,贯穿在整个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需要护士既能娴熟运用精神科专业知识、精神科沟通技巧,又要有广泛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护士与患者建立并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基本的临床技能之一,更是精神科护士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功之一.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中少见并发症及护理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一些并发症,若不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对临床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表现及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玉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创伤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病症之一.多是由创伤性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和微循环灌流不良,使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进而使体内主要脏器损害,造成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综合征.临床上在积极、合理、正规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护理才能保证抢救的成功.现将3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红;任立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