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心房颤动消融的术中护理

郝丽

关键词: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心房颤动消融的术中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应用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患者20例实行术中的心理护理、密切的手术配合、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护等协助手术的完成.结果:在消融过程中终止房颤发作18例,应用电复律转复2例.1例患者术中出现心包填塞,经穿刺引流后继续消融成功.结论: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规范化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6例社区干部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分析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党在城市执政的支撑点,这对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社区干部带来巨大压力.本文对杭州市余杭区126例社区干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测评,旨在了解社区干部的负性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改善社区干部的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高延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所治疗的DVT 87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33例,占37.9%;有效53例,占60.9%;无效1例,占1.49%.本组病例并发肺栓塞1例,经积级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尽早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付佳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折患者相关凝血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相关凝血指标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凝固法检测781例骨折患者和192例正常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骨折患者组除TT以外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骨折患者凝血系统改变,自身抗凝能力增强,血液处于低凝状态,临床上应考虑在术前增加抗凝指标的检测.

    作者:付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资深护理人员的自身修养

    资深护理人员也是技术人员,同时参与科研项目的实验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深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医学专业知识,善于与人交流沟通,态度和蔼友善,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诚信服务,有较强责任心,这样的资深护理人员才是优秀的护理人员.然而,有的高年资护士依仗自己年龄大、资格老,工作上消极怠慢,低年资护士们不仅要完成好自己份内的事,还要帮助做完高年资护士没做完的工作,整个科室被紧张、忙碌、压抑的气氛包围,工作很容易出错[1].为此,资深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修养,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全面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与精神病患者及家属接触沟通的技巧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及自我防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多.精湛的医疗技术固然重要,但不少医疗纠纷缘由沟通不到位或不当引起.由于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在服务中沟通日益显得重要,良好的沟通对预防或减少医疗纠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现将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沟通的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张世星;蔡鸣毅;陈思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越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越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本科5年来21例患者发生外越行为的原因.结果:受精神症状支配、厌恶住院环境、抗议制度约束是引起外越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转变服务模式、给患者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及完善病房环境是防止发生外越行为的有效途径.

    作者:常俊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老年人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作者:项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45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对三峡大学345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以男女、家庭子女数、户口所在地等为变量,对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一学生SCL-90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中,除了躯体化因子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以及总均分均高于常模,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研究,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万鸣;陈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强临床用血规范化管理与安全输血浅析

    输血是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在临床急救和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有无法替代的作用.血液是一种稀缺的医疗资源,目前还不能人工合成,只能取自人体.血液的成分非常复杂,现代血液检测和输血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大程度地降低了输血风险,但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仍然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充分认识输血的危害因素,加强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医院输血管理体系中的隐患并加以改正,是安全输血的重要保证.

    作者:公维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心房颤动消融的术中护理

    目的:探讨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心房颤动消融的术中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应用非接触式球囊指导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患者20例实行术中的心理护理、密切的手术配合、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护等协助手术的完成.结果:在消融过程中终止房颤发作18例,应用电复律转复2例.1例患者术中出现心包填塞,经穿刺引流后继续消融成功.结论: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规范化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作者:郝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26例的术后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病程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的精神疾病[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施行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认真观察病情变化,运用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法,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外科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胃食管反流病70例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年我国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它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组织损伤所致.表现为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及食管外表现等症状.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

    1 手足口病的定义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的年龄组儿童发病率高[1].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和皮疹为主要特征.个别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乔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并发症诊治分析

    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发展,尤其是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技术的发展,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并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但仍有2%~8%的并发症[1].自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对1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技术进行处理,取得良好效果,但术中、术后也发生一些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希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用齐拉西酮及舒必利分别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7例,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0%、72.9%,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BPRS、SANS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在治疗后BPRS、SANS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思睡、头晕、锥体外系副反应等,舒必利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失眠、口干、头晕、静坐不能、粒细胞减少等,对症治疗后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齐拉西酮与舒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小,故更安全.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记录单是医疗文件中重要的组织部分,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记载了患者受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在医疗事故和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1,2];也为患者今后预防复发、检查、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为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抽取我院精神三科出院病历护理记录单进行评查,分析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缺陷的原因,探讨改进的对策.

    作者:展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信息放射学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1 信息放射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放射学系统的主要组成有:①医学图像工作站:图像获取和输入工作站、图像观察和会诊工作站、诊断工作站、远程诊断工作站;②计算机网络和中心控制;③海量存储系统;④通讯模块;⑤胶片图像扫描仪;⑥影像输出中心.

    作者:赵洪斌;刘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学生晕针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讨大学生晕针的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20例晕针患者按晕针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晕针的发生与体位因素(11.03%)、精神和环境因素(66.85%)、体质因素(22.12%)等密切相关.结论:对有晕针倾向的患者采用有效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王传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8.1%,利培酮组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稍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疗效相似,锥体外系反应比利培酮少,是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李粤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对策

    产后精神障碍又名产褥期精神病[1],系指孕妇在产褥期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的各种精神障碍,一般在产后数日或数周内出现的精神症状.本病的发病因素迄今尚不明了,其发生率为0.1%~1%,占住院女性精神病的1.1%~1.2%.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面对的压力不断增加,各种心理问题应激因素急剧增加,产褥期精神疾病正以不可忽视的速度增长,为此类疾病的患者做好临床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