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通气综合征证治体会

殷晓玲;葛正行

关键词:高通气, 综合, 意识丧失, 四肢末端, 四肢麻木, 四肢抽搐, 精神紧张, 呼吸困难, 汗出, 分班考试, 学生, 胸痛, 收入, 气喘, 病例
摘要:1 病例简介张某,女,学生,15岁.因反复喘憋、肢麻、大汗出3个月,加重1h,于2007年12月20日收入我院.3个月前面临升初三前分班考试,精神紧张,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无力,伴大汗出、四肢末端冰凉,无心慌、胸痛、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耳鸣临床观察

    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周围环境却无相应声源.临床上分为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以后者为多见.目前国内外治疗主要应用生物反馈疗法、掩蔽疗法、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等,疗效欠理想[1].

    作者:吴凯;江晓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隐匿性肾炎血尿辨治体会

    隐匿性肾炎血尿其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或为肉眼血尿或为镜下血尿.潘龙教授辨证论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维;潘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体外反搏治疗神经衰弱失眠38例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神经衰弱所致失眠的疗效.方法:38例采用微机化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12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8例(74%),有效10例(26%),总有效率100%.结论:体外反搏治疗神经衰弱所致失眠效果明显.

    作者:王友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枳术丸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78例

    西医治疗本病多以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对症治疗为主,自2005年以来,笔者用枳术丸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78例,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凌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外洗治疗痱毒36例

    痱毒为发生痱子后继发感染,多发于小儿头部、前额、颈部及上胸背部,笔者2007~2008年共治疗36例,用百多邦、炉甘石洗剂外涂,并口服抗生素、清热解毒中药后效果不明显,后改用中药外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秀芳;王宜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冬葵子与苘麻子之区别

    近来在采购中药冬葵子中,药材公司以苘麻子代为冬葵子售出.为弄清两者是否可以替用,我们将冬葵子与苘麻子的来源、药材的性状鉴别、化学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分别比较如下.

    作者:杨永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祛风通络汤治疗肩周炎60例

    近年来笔者自拟祛风通络汤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2000~2007年门诊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47~60岁,病程长1年、短1月余.

    作者:田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笔者于2000年以来运用针刺加拔罐、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晓惠;马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炎2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椎系统的间盘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21例用西药、中药和理疗综合治疗6周.结果:治疗法6周均获痊愈,腰部疼痛消失,局部无压痛及叩击痛腰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复查X线片示病变间隙相邻椎体边缘骨质硬化修复或融合,体温及血沉均恢复正常.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炎可减少痛苦,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敢峰;简绍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青光眼以进行性视神经损害为病理特点,表现为视觉丧失--视野和视力损害.Quigley[1]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6600多万青光眼患者,因此而失明者将达到670万.

    作者:张日新;段俊国;蔡东梅;郑丽凤;张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黄体功能不全(LPD)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萎缩,卵泡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分泌欠佳,而影响受精卵着床,其重要因素是黄体生成激素(LH)分泌受到干扰而影响黄体合成和分泌孕酮(P)作用.

    作者:章慧琴;谢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真武汤异病同治应用体会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方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炮附子组成.功能温肾阳散水气.主治脾阳虚衰,水气内停之心悸、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水肿,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甚则头眩,身瞬动,振振欲擗地等症.近年来,笔者用真武汤治疗杂病,获得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陈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二至丸加味治疗皮肤疾病举隅

    二至丸源于《医方集解》,由女贞子及旱莲草二味组成,其中女贞子以冬至日收采为佳,旱莲草以夏至日收采为优,故名为二至丸.

    作者:谢泽初;向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呃逆100例

    1996年8月~2008年7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呃逆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通气综合征证治体会

    1 病例简介张某,女,学生,15岁.因反复喘憋、肢麻、大汗出3个月,加重1h,于2007年12月20日收入我院.3个月前面临升初三前分班考试,精神紧张,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无力,伴大汗出、四肢末端冰凉,无心慌、胸痛、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

    作者:殷晓玲;葛正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热治疗观察

    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6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发热患者用抗生素加清开灵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邵世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腰伤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0例

    2000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用腰伤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江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自2005年6月~2008年3月,笔者用骶管注药、骨盆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黎宗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阳利水方药治疗,疗程为6周.结果: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心功能及症候疗效较好.

    作者:金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季德胜蛇药治疗蛇咬伤27例

    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笔者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蛇咬伤2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7例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大71岁,小9岁;咬伤时间长2.5h,短0.5h.

    作者:杨洪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