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热治疗观察

邵世文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发热患者, 清开灵, 抗生素, 治疗, AML
摘要: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6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发热患者用抗生素加清开灵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训练总结

    胫骨平台骨折是指由内、外翻应力及垂直压力所致的胫骨内外髁劈裂或塌陷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较困难,处理不当常导致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1].

    作者:吴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切开旷置挂线配合中药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分析

    为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保持肛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对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主管切开挂线引流,支管对口挂浮线或旷置引流,术后配合中药坐浴,60例均一次性治愈,肛门功能良好,肛门外观美观,疗程21-58天,平均29.5天.术后随访2~3年未见复发.提示切开旷置挂线配合中药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根治彻底,保持了肛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

    作者:唐忠胜;肖平;李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自2005年6月~2008年3月,笔者用骶管注药、骨盆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黎宗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季德胜蛇药治疗蛇咬伤27例

    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笔者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蛇咬伤2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7例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大71岁,小9岁;咬伤时间长2.5h,短0.5h.

    作者:杨洪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温脾健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观察

    目的:观察温脾健胃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温脾健胃颗粒.对照组30例用多潘立酮治疗.服药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脾健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作者:慕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好转后,在皮损部位遗留下慢性、持续性神经疼痛综合征.

    作者:李雪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隐匿性肾炎血尿辨治体会

    隐匿性肾炎血尿其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血尿,或为肉眼血尿或为镜下血尿.潘龙教授辨证论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维;潘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体会

    气囊导尿管又称球囊尿管或Foleys管,作为普通导尿管的换代产品,具有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小,内固定稳定等特点,现将应用方法介绍如下.1 尿管选择

    作者:贾节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5例取风池和C3~C7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组加大椎、百会等督脉穴电针并配合推拿.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2%、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率36%、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剑;彭支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温经定痛汤治疗痛经80例

    近20年来,笔者自拟温经定痛汤治疗寒凝经脉之痛经8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年龄15~42岁,病程短3个月、长者10年.

    作者:金建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电针治疗颈椎病40例观察

    我们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电针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沈德权;李其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咳喘宁胶囊镇咳祛痰平喘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咳喘宁胶囊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及气管对酚红的排泌法观察咳喘宁胶囊镇咳作用和祛痰作用,用乙酰甲胆碱引喘法观察平喘作用.结果:咳喘宁胶囊能使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嗽潜伏期延长,小鼠气管对酚红的排泌量增加,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咳喘宁胶囊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作者:贺思云;黄生辉;蔺芯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阳利水方药治疗,疗程为6周.结果: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心功能及症候疗效较好.

    作者:金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抑杀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西医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治疗Hp感染效果较好,但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多,副作用也越来越大,耐药菌株也越来越多[1].

    作者:邵龙刚;顾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冬葵子与苘麻子之区别

    近来在采购中药冬葵子中,药材公司以苘麻子代为冬葵子售出.为弄清两者是否可以替用,我们将冬葵子与苘麻子的来源、药材的性状鉴别、化学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分别比较如下.

    作者:杨永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耐量减低中医干预研究进展

    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iation,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餐后2h血糖(2hPG)≥7.8mmol(140mg/dl),而<11.1mmol/L(200mg/dl).

    作者:赵晨习;余江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仙菟归芍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

    笔者用仙菟归芍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1998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年龄40~50岁14例,51~60岁13例,60岁以上3例;病程1年以内9例,2~5年16例,6~10年4例,11年以上1例.

    作者:彭勤建;杨再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代谢介于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1],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都要经过这个特殊的阶段.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头孢他啶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护理体会

    我们采用头孢他啶配合中药治疗盆腔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 般资料212例均为本院妇产科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作者:张钦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概况

    多发性抽动症是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正华;李江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