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概况

王正华;李江全

关键词:中医治疗, 多发性抽动症, 神经精神性疾病, 运动性抽动, 进展综述, 特征, 发声
摘要:多发性抽动症是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进展综述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5例取风池和C3~C7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组加大椎、百会等督脉穴电针并配合推拿.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2%、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率36%、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剑;彭支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冬葵子与苘麻子之区别

    近来在采购中药冬葵子中,药材公司以苘麻子代为冬葵子售出.为弄清两者是否可以替用,我们将冬葵子与苘麻子的来源、药材的性状鉴别、化学成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分别比较如下.

    作者:杨永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笔者于2000年以来运用针刺加拔罐、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晓惠;马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通阳利水方药治疗,疗程为6周.结果: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心功能及症候疗效较好.

    作者:金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耐量减低中医干预研究进展

    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iation,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餐后2h血糖(2hPG)≥7.8mmol(140mg/dl),而<11.1mmol/L(200mg/dl).

    作者:赵晨习;余江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治疗近况

    排卵障碍,为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5%~30%[1],主要表现为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中医对功能性引起的排卵障碍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其疗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薛海琴;施艳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概况

    多发性抽动症是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正华;李江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针刺内膝眼、外膝眼、梁丘等穴,并同时加灸;对照组30例取穴同治疗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 20次).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9%,对照组8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作者:余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阴道炎研究进展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己婚妇女为多见,主要特征是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外阴瘙痒等,并且容易反复发作.现将中药治疗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的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瑾;高月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52例观察

    近年来我们用热毒宁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外感风热症52例,收效较佳.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徐洪山;龚彩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真武汤异病同治应用体会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方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炮附子组成.功能温肾阳散水气.主治脾阳虚衰,水气内停之心悸、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水肿,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甚则头眩,身瞬动,振振欲擗地等症.近年来,笔者用真武汤治疗杂病,获得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陈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疏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观察

    2004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用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有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蒙坚;柳逸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几种中药的经验鉴别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中药的简单、快速而准确的经验鉴别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王乐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呃逆100例

    1996年8月~2008年7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呃逆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青光眼以进行性视神经损害为病理特点,表现为视觉丧失--视野和视力损害.Quigley[1]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6600多万青光眼患者,因此而失明者将达到670万.

    作者:张日新;段俊国;蔡东梅;郑丽凤;张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非瓣膜性房颤56例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6例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主要观察心室率变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房颤,对控制心室率,减少脑卒中有较好疗效.

    作者:邹扬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辛夷在鼻病治疗中的作用

    辛夷芳香质轻,性浮而散,善治头面风邪而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常用药[1].《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辛夷,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散风寒、通鼻窍之功.主治头痛、鼻塞、鼻炎、鼻渊、齿痛[1].

    作者:黄洁;严道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温脾健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观察

    目的:观察温脾健胃颗粒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温脾健胃颗粒.对照组30例用多潘立酮治疗.服药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脾健胃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作者:慕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体外反搏治疗神经衰弱失眠38例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神经衰弱所致失眠的疗效.方法:38例采用微机化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12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8例(74%),有效10例(26%),总有效率100%.结论:体外反搏治疗神经衰弱所致失眠效果明显.

    作者:王友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通气综合征证治体会

    1 病例简介张某,女,学生,15岁.因反复喘憋、肢麻、大汗出3个月,加重1h,于2007年12月20日收入我院.3个月前面临升初三前分班考试,精神紧张,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无力,伴大汗出、四肢末端冰凉,无心慌、胸痛、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

    作者:殷晓玲;葛正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