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33例个性特征和防御方式调查

谢海莉;谢俭

关键词:银屑病, 个性特征, 防御方式
摘要:目的 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3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101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组的E为(8.7±4.3)分、N为(13.8±4.6)分、L为(13.6±2.5)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00).寻常型银屑病组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F1)得分(4.7±1.2)、中间型防御方式(F3)得分(4.9±1.4)、掩饰因子(F4)得分(5.7±0.8),均高于对照组,成熟防御方式(F2)得分(5.2±1.3)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有情绪不稳定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等人格特征,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给予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血站质量体系运行评价方法的探讨

    目的 通过建立血站质量体系运行评价方法 以评估体系运行的效果.方法 根据各科室工作职责,制订血站检查评估内容和权重量分,采用<质量指标评价检查表>,评价2009~2011年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结果 2009~2011年血液及血液成分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自愿无偿献血率达100%,血液非正常报废率≤0.8%,全员接受培训时间>75学时/人.结论 质量体系运行评价方法 可操作性强,能够很好地反映质量体系运行效果及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作者:黄新宝;李新艳;姚德耀;肖达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表观扩散系数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量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先期研究确定相对合理的两个b值组合(0、300)s/mm2和(0、800)s/mm2,对经病理或临床随访及相关辅助检查证实的112例共145个肝脏占位性病灶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b值=(0、300、800)s/mm2 DWI扫描,分别比较各种病变的ADC值.结果 恶性、良性组的平均ADC值,b=300 s/mm2时分别为(1.15±0.20)×10-3 mm2/s、(2.13±0.53)×10-3 mm2/s;b=800 s/mm2时分别为(0.98±0.19)×10-3 mm2/s、(1.81±0.42)×10-3 mm2/s;两者间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300 s/mm2,以ADC值≤1.40×10-3 mm2/s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0%和80.0%;b=800 s/mm2时,以ADC值≤1.14×10-3 mm2/s为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0%和85.0%.结论 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陈泉桦;黎军强;刘彪;王丽娜;韦进军;罗汉传;郑菲;魏景欣;陈小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33例个性特征和防御方式调查

    目的 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3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101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组的E为(8.7±4.3)分、N为(13.8±4.6)分、L为(13.6±2.5)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00).寻常型银屑病组患者不成熟防御方式(F1)得分(4.7±1.2)、中间型防御方式(F3)得分(4.9±1.4)、掩饰因子(F4)得分(5.7±0.8),均高于对照组,成熟防御方式(F2)得分(5.2±1.3)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有情绪不稳定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等人格特征,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给予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作者:谢海莉;谢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合髋臼骨折38例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38例Letournel复合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T型骨折11例,后柱伴后壁骨折7例,前方伴后方半横形骨折4例,横断伴后壁骨折6例,双柱骨折10例.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9例,髂腹股沟入路16例,联合入路(髂腹股沟+Kocher-Langenbeck)12例,延长髂股入路1例.结果 术后随访10~63个月,平均18.9月.髋关节功能按Matta临床评分标准,优19例,良12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为81.57%.深部感染2例,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4例.结论 手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临床疗效好,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骨折的解剖复位固定是骨折良好愈合的关键.

    作者:黄永栋;蒋卫平;韦冰丹;杨晓明;甘坤宁;周竖平;刘剑伟;黄家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肩胛盂骨折32例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肩胛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肩胛盂骨折患者3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后随访8~18个月,根据Rowed的疗效评价标准来评定:优18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84.38%.结论 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黄宇;尹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甲状腺结节内部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对结节样病变良恶性质鉴别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频谱多普勒测量甲状腺结节样病变内部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对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EBSCO、SCI、CNKI中关于应用甲状腺结节内部RI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前瞻性对照试验,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无语言限制.入选文献包括应用RI前瞻性预测结节良恶性,且后经病理证实并提供了诊断准确性四格表的独立前瞻性对照研究文献.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甲状腺结节样病变共957个,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结节400个.结节内部RI>0.7被认为可能是结节恶性,总体敏感度为0.630,95%可信区间为(0.581~0.677);整体特异性为0.774,95%可信区间(0.738~0.808);阳性似然比为3.37,95%可信区间(2.23~5.09);阴性似然比为0.41,95%可信区间(0.26~0.67);诊断比值比为8.85,95%可信区间(4.42~18.55).结论 单独应用结节内部动脉RI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尚不能作为独立指标预测结节良恶性.

    作者:陈继;周青;柏刚;谭立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6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66例给予更昔洛韦+孟鲁司特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喘憋缓解、肺啰音消失、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1%、6.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安全、起效快、疗效显著,症状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韬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前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相关性.方法 在MEDLINE、CBM、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3月有关术前血清ox-LDL水平与ISR相关性的中、英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7篇文献共782例患者,其中ISR组165例,非ISR 617例.Meta分析结果 表明,术前血清ox-LDL水平高与ISR无相关性(P>0.05),单个研究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P<0.001),患者年龄为异质性来源(P<0.05).年龄≥60岁组、术前血清ox-LDL水平高与ISR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前血清ox-LDL水平高与ISR无相关性,但对于年龄≥60岁的患者术前血清ox-LDL水平高与ISR存在相关性.

    作者:何文军;黄家平;莫翔;梁伟东;梁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剔除术33例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摘除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33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等.结果 本组3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6.7±12.3)min,术中出血量(38.5±12.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0.2±3.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1±0.8)d;无明显并发症,随访1~6个月均正常、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摘除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蒋小兰;刘甲炎;王鑫丹;周国萍;李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164例洗胃的护理与管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过程的护理措施及管理效果.方法 对164例羊水胎粪污染的咽下综合征患儿体位、插管经口途经,插入长度为从发际到脐部,洗胃体位依次为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洗胃中严密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结果 插管成功率100.00%,在洗胃过程中无胃穿孔、误吸、呼吸心搏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在洗胃操作时,应密切观察病情、与患儿家属沟通,注意环境管理.

    作者:卢琼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小儿烧伤及家庭早期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及家庭早期处理.方法 分析急诊小儿烧伤6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烧伤患儿男女之比为1.77 ∶1;小儿家庭烧伤的主要原因为热液,烧伤部位以四肢常见,以轻、中度烧伤为主.家长对早期正确处理方法 掌握较差.结论 普及烧伤急救常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

    作者:周建仪;黄少娟;覃丽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次剖宫产不同腹壁手术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 再次剖宫产产妇146例,根据前次腹壁切口不同分为纵切口组70例和横切口组7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前次手术后盆腔腹壁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横切口组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明显长于纵切口组(P<0.05),出血量多于纵切口组(P<0.05),再次剖宫产时盆腹腔严重粘连明显多于纵切口组(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较为美观,但粘连更严重、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负面影响更大,对可能需行再次剖宫产术者选择腹壁纵切口更为适宜.

    作者:蒋馥霞;马九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地特胰岛素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住院号单双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3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对照组3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 治疗组血糖达控制目标时间为(7.9±2.6)d,短于对照组的(8.8±1.9)d(P<0.05);治疗组胰岛素日剂量为(37.5±6.5)IU,少于对照组的(40.5±1.6)IU(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FPG、PBG 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体质量增加较治疗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2/62)低于对照组的13.79%(8/58)(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使用方便、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体质量增加少.

    作者:谢新荣;赵妮;赵弋于;欧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HAART方案预防HIV母婴传播对母婴不良影响的分析

    目的 观察孕期接受不同HAART药物方案预防HIV母婴传播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方法 64例HIV/AIDS孕妇,其中观察组32例采用AZT+3TC+LPV/r方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AZT+3TC+NVP/EFV方案治疗,观察两组孕妇抗病毒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孕期贫血、血糖异常、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8.8%(6/32),对照组无毒副反应(P<0.05);两组孕期贫血、血糖异常、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贫血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ART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在预防HIV母婴传播均安全、可行.

    作者:刘冬梅;蒙春莲;庞俊;黄绍标;陈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动、静脉栓塞引发的血栓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因而抗血小板药物开发是心血管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抗血栓药物治疗的目的 在于预防高危患者的病理性血栓形成,防止已形成血栓的患者体内的血凝块扩展或发生栓塞.本文主要概述研发新型抗血栓药物的必要性,新上市与目前正在进行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的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劲;杨天燕;张靖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改进的方法.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麻醉后行L3~4间隙切开,钝性分离棘突周围肌肉,暴露L3~4棘突间隙.20 G静脉留置针探查并刺破硬脊膜,以鼠尾出现侧摆或后腿抽动为成功标志,经硬脊膜破口向头侧将20 G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全部置入.逐层缝合,固定导管.术后每天观察大鼠有无脊神经损伤表现.术后第2天鞘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25 μl,观察阻滞效果.术后第4天,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打开椎管及椎间孔,观察导管位置.结果 术后30只大鼠均未出现明显的脊神经损伤症状,未出现神经并发症及感染.术后第2天,鞘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30只大鼠均出现双下肢瘫痪症状.术后第4天,解剖大鼠椎管证实导管位置正确.结论 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的方法 改进后,对大鼠损伤小,成功率高.

    作者:张磊;张阳;罗超;蓝雨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Ⅲ型前列腺炎PSA及其相关形式对筛选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4~10 ng/ml时其相关形式截点值,用于鉴别Ⅲ型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临床意义.方法 前列腺癌69例,前列腺炎110例.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系统检测两组患者tPSA、游离PSA(fPSA),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前列腺体积(PV)、移行区体积(TZV)、外周区体积(PZV),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TZ-PSAD)、前列腺外周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Z-PSAD);对两组的PSA及其相关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寻找能够起鉴别作用的截点值.结果 检出血清tPSA 4~10 ng/ml共127例,其中前列腺癌27例占21.3%(27/127);tPSA>10 ng/ml 52例,前列腺癌42例占80.8%(42/52).前列腺癌组tPSA、PV、PZV、PSAD、PZ-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炎组(P<0.05);两组fPSA、TZV、TZ-PS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D为0.20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8.4%,特异性为63.6%;PZ-PSAD为0.40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72.7%.结论 在 tPSA 4~10 ng/ml区域,利用f/tPSA和TZ-PSAD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意义不大,而PSAD、PZ-PSAD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毕革文;周元明;覃智标;闭克明;李坚;凌辉;李晓峰;蕾蓓;以敏;吕琨;潘元平;黄瑞旭;黄新;陈莉;钟新兰;梁秀月;郑仿;杜娟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和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首发精神分裂症106例(首发组)和复发精神分裂症109例(复发组)均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首发组痊愈40例,显著进步33例,好转2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4.34%(100/106);复发组痊愈39例,显著进步31例,好转3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74%(100/1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PAN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在用药初期出现,均为轻度或中度,经相应处理后可减轻或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常规异常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效果相当,且安全有效.

    作者:石广念;许祖年;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硝酸甘油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硝酸甘油.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5.0%(30/4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硝酸甘油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吕宇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软坚护肝片的急性毒性及一般药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软坚护肝片对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小鼠20只,按大给药量法给予软坚护肝片(19.84 g/kg),2次/d,14 d后观察急性毒性反应;不同剂量软坚护肝片(0.31、0.62、1.24 g/kg)分别给予各组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小鼠自主活动和运动协调能力;不同给药剂量软坚护肝片(0.31、0.62、1.24 g/kg)分别给予各组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药,观察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结果 软坚护肝片19.84 g/kg灌胃给药14 d后,小鼠无毒性反应.软坚护肝片各剂量组对小鼠自主活动和运动协调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对麻醉大鼠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软坚护肝片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汪永玲;孔晓龙;莫凤珍;梁凯;覃振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