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霞;金霞;赵春霞;董旭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有创人工气道的打开,使空气未经过鼻腔湿润和加温,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易引起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和结痂,导致呼吸道梗阻,从而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加强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爱萍;马渑霞;郭银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处方是医疗和药剂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是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也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要了解临床用药情况,有必要对临床用药处方进行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汤海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及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出现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上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引流困难.外科肾造瘘外引流常常是处理这类患者的惟一办法.我院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放置输尿管双J支架管内引流治疗输尿管梗阻,肾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冰洋;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饮食习惯改变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便秘日益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将便秘定义为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用手法帮助排便,7天内排便少于2次或长期无便意[1].便秘是由胃肠和盆底肌解剖和功能失常而引起的排便障碍,即慢性功能性便秘(CFC)[2].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混合型便秘.OOC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本文就便秘常见类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赵冰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2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41例,分别用齐拉西酮及利培酮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采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有效率95%;利培酮组有效率92.5%,齐拉西酮组总体疗效与利培酮组相当.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韩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工厂职工常见疾病的病种及其患病率.方法:通过内科常规体检及化验、B超、胸透对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职工常见病以高血压、脂肪肝及心电图改变多见,从40岁开始增高,5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增高,符合慢性病发展的一般规律.结论:工厂职工常见病发病年龄提前,应早期制定干预措施,加强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史衍杰;李晶;崔艳萍;盖艳;张通普;李岩;刘思云;李晓旭;董杰;孟庆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压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增高,良好的血压控制可降低40%的脑卒中和15%的心肌梗死危险度[1].有报道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率低,仅占高血压患者的15%,而血压计持有者中自我监测血压方法符合要求占持有者的13%[2].这显著影响了高血压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并服用降压药的治疗效果.我院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并与未自行血压检测组比较发现,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对患者生理、心理有很强烈的刺激.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往往使患者感到陌生和恐惧,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影响到手术的进行、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手术室护士应针对手术患者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都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
作者:盖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免疫斑点法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锦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3~4月临床诊断MP感染的患儿138例,每个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和免疫斑点方法检测.对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快速培养呈阳性66例,阳性率为47.8%,检验时间24小时.PCR检测阳性82例,阳性率59.4%,检验时间8小时.MP-Ab检测阳性116例,阳性率84.0%,检验时间4小时.免疫斑点法阳性103例,阳性率74.0%,检验时间1小时.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每种检验的敏感性及送检时患者的病程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作者:李满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 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40岁,自述右腰部疼痛半个月伴低热.半个月前右腰部曾有过轻度创伤史,当时未做任何检查.化验室检查WBC 10×109/L,尿化验未见阳性改变.超声示右肾见一(3×2)cm大小低回声及点状伴声影的结节,考虑肾囊肿合并结石.CT平扫:见右肾近肾门水平外侧实质内有一(3×3.5)cm大小低密度区,CT值26HU,边界清楚稍不规则,其内有一点状钙化.增强扫描:低密度区边缘部分不均性轻度强化.CT诊断:右肾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后临床行右肾穿刺活检,病理: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临床对症治疗,1周后复查,CT平扫右肾病变出现空洞性坏死区(3×4)cm大小的低密度,增强见洞壁呈环形强化,内壁光,厚薄不一,内有少许液平.CT诊断右肾脓肿形成.临床抗感染保守治疗45天后症状消失,复查CT,右肾脓肿明显缩小,腔内液体消失,后回家治疗.
作者:张占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在举办婚丧嫁娶、生日祝寿等庆祝活动中,家庭自办宴席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标准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
作者:缪金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有关技能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技能训练1年后,患者ADL、SDSS评分较训练前好转,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及自理能力等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技能训练帮助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作者:林春洁;苏保育;肖旭曼;何丽婵;黄维手;杨宇;苏巧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护理记录是指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它是护理记录具体化的记载,不仅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文字书写功力等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护士工作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作者:刘萍华;喻红群;刘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肢体骨骨折内-外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44例精神分裂症骨折患者做内固定术25例(内固定组),做外固定术19例(外固定组).结果:内固定组临床愈合21例(84.0%),延迟愈合4例(16.0%);外固定组临床愈合11例(57.9%),延迟愈合8例(42.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骨折好采用内固定术,可降低延迟愈合并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也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控制和治疗,减少专科护理和治疗难度,如期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有利于提高个体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剑;陶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资料.结果:72例患者经过10~18个月的随访,无肩锁关节再脱位、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结论: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完全脱位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作者:王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院是一所民政精神病福利院,地处郊区,收住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患者一般被收住在封闭式病房,给患有严重精神障碍和急性发作型患者得到系统的观察和治疗提供了保障,使家庭和社会得以安全.患者与外界隔离,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了解只能通过有限的住院环境及家属探视来实现.部分患者存在不能接受精神病患者的角色或思念亲人时表现出的焦虑、抑郁,从而影响患者配合治疗和病房管理.因此,合理安排家属探视,对安定患者情绪、巩固治疗有明显效果.为进一步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探视后对患者病情有哪些影响,对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探视后的表现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荣;张建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8例.一组采用积极心理治疗干预,一组不采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进行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积极心理治疗后,患者HAMD、HAMA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积极的心理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方芸;胡海青;顾巧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高灵敏度测定食品中铝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在基体改进剂作用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铝.结果:该方法的RSD为1.6%~3.6%;加标回收率为92.1%~102.4%.结论:本法快速、灵敏、精密度高,适用于食品中铝的测定.
作者:熊居宏;张潮;题宗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本院年度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2010年度收集的12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引起ADR多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物,占药品不良反应总例数的51.18%;静脉给药103例,占药品不良反应总例数的81.10%,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王祖斌;苏赤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