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己乳没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5例

冉晓刚

关键词:防己, 治疗, 下肢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骨质增生, 坐骨神经痛, 临床资料, 退变, 年龄, 检查, 程度
摘要:近两年来,笔者自拟防己乳没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5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61岁,平均44.5岁;伴双下肢疼痛3例,左下肢疼痛8例,右下肢疼痛4例.CT检查有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6例,有L3-L5腰椎骨质增生(退变期)2例,其余腰椎均无异常.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青龙汤合附子理中汤治疗久咳痰喘1例

    小青龙汤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功效,是<伤寒论>治疗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之方,由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组成.附子理中汤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功效.笔者将用二方加减治疗脾肾阳虚之久咳痰喘,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作者:梁正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逆转机制.方法:通过制备含解毒化瘀药的兔血清培养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P-gp.结果: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能下调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的P-gp表达.结论: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与其能下调P-g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失败原因分析

    对23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是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极不稳定,手法整复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导致手法复位失败.

    作者:谢江华;刘君;胡月;王元锋;汪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胡志强应用化痰通络饮加减治疗中风病经验举隅

    胡志强教授对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尤其治疗中风病有独到见解.现将胡教授治疗中风病验案介绍如下.1 方药胡教授拟化痰通络饮由天麻15g,清半夏6g,竹茹12g,天竺黄15g,泽泻15g,丹参15g,白术12g,赤芍15g,红花10g,桃仁10g组成.其中天麻祛风通络、平抑肝阳,清半夏燥湿化痰共为君药;竹茹、天竺黄清化热痰,泽泻、白术燥湿健脾、运化痰湿,共为臣药;赤芍凉血行瘀,红花、桃仁活血祛瘀,丹参活血安神,共为佐使.全方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作者:张思硕;杨君;胡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王文春治疗多形性红斑经验

    王文春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1],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老早年拜朱仁康为师,治疗皮肤疑难病有其独特的方法,现将其治疗多形性红斑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杨鹏斐;王思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肾中药诱导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进展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骨髓组织中有两种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后者早期称为克隆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colony-forming-units fibroblasts,CFU-F)或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BMSCs在体外的概念是指能够快速贴壁,容易克隆和持续扩增的骨髓来源的细胞.

    作者:李文宝;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痛经概况

    痛经是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1].痛经的发生率为48.10%,其中严重痛经需卧床休息并需药物缓解者9.87%,且有81.2%的女性有过痛经[2].现将中医治疗痛经的现状概述如下.

    作者:丁超;陈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泄泻2例

    笔者随师陈大权教授诊治泄泻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例1:冯某,女72岁,2012年9月10日初诊.泄泻1年多,日排便20余次,粪质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少腹下坠感,时伴腹痛,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细.

    作者:宋宏宾;陈大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张涤治疗小儿腹泻经验

    张涤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治疗小儿呼吸、消化等系统疾病.现将导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南;张涤;王薇;何炜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苦辛凉润宣通法治疗慢性咽炎37例

    目的:观察苦辛凉润宣通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用苦辛凉润宣通法治疗.结果:治愈25例,好转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1.89%.结论:苦辛凉润宣通法治疗慢性咽炎有效.

    作者:苗圃;王谷章;王洪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婴幼儿湿疹护理体会

    婴幼儿湿疹以瘙痒和易复发皮疹为特点,起病大多在出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2岁以后大多逐渐自愈.皮疹多见于头面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可累及.初起时皮损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其后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常因搔抓、摩擦致水疱破损,形成渗出性糜烂面,水疱干涸后形成黄色痂皮.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们收治婴幼儿湿疹 20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陶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谢氏腰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

    目的:观察谢氏腰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用谢氏腰痛汤口服.结果: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结论:谢氏腰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作者:谢勇波;刘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防治老年痴呆概述

    老年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目前,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已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病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康宝仁;庞声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4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中药散剂外敷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54-2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只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54-2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疗程5~7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满意.

    作者:吴应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带双线骨锚钉治疗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8例

    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常并发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或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带双线骨锚钉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

    作者:冉隆友;付承文;江宝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概述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其发病率12.5%~74.1%[2],且大多在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肩痛、手背部水肿,被动活动肩及屈指时相应部位疼痛加剧,严重影响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如不及时的治疗,将导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终导致患手运动功能永远丧失.因此,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应立即治疗.

    作者:葛杜鹃;张安仁;庞日朝;王文春;江玥;崔银洁;刘素贞;潘春山;秦慧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大68岁,小16岁,平均37.6岁;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8例,肾与输尿管结石8例,膀胱结石4例;结石大1.6cm×1.3cm,小0.3cm×1.3cm;无症状6例,腰酸胀不适8例,下腹部疼痛、反射至腰部疼痛、阵发性加剧25例;发作时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14例,合并感染12例,B超或CT检查示肾、输尿管积水28例.23例曾作震波碎石.

    作者:付伯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远端肿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远端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用海桐皮汤熏洗,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对照组8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洗能缓解骨折术后下肢远端肿胀.

    作者:齐润文;邹天强;朱明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防己乳没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5例

    近两年来,笔者自拟防己乳没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5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61岁,平均44.5岁;伴双下肢疼痛3例,左下肢疼痛8例,右下肢疼痛4例.CT检查有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6例,有L3-L5腰椎骨质增生(退变期)2例,其余腰椎均无异常.

    作者:冉晓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便秘辨证施护体会

    便秘多有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滞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1].我们对便秘患者采取有效的辨证施护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共121例,均为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门诊患者.年龄6~76岁,平均43岁.便秘时间超过3天以上94例.采取不同的辨证施护后好转112例(92.6%),治愈39例(32.2%),无效2例(1.6%).

    作者:李升莹;张伯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