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十针”治疗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1例

付莉;苏志维;余青;赵征宇

关键词:推拿治疗, 痰湿中阻型, 头晕, 视物旋转, 上肢麻木, 反复发作, 盐酸氟桂利嗪, 发作持续时间, 症状, 高血压, 头痛, 头部转动, 实验, 恶心, 西比灵, 糖尿病, 脉弦滑, 冠心病, 针灸, 医院
摘要:张某,女,43岁,2012年11月15日初诊.2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反复发作无定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头晕发作时不能行走,休息后稍有好转,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时有头痛、双上肢麻木、偶有恶心、耳鸣、视物旋转,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于当地医院予以针灸推拿治疗后好转,但症状反复发作.1月前复发加重,头晕、头痛,视物旋转,双上肢麻木,恶心、呕吐,喉中痰多易咯,纳可,眠差,二便调.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3项偏高,血压115/76mmHg,舌淡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弦滑.查臂丛牵拉实验(-),旋颈实验(+).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用强的松、VitB1、VitB12,治疗组用针刺、还五牵正汤等.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1%、对照组8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建中汤临床应用体会

    大建中汤首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原文为“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汤主之.”笔者用大建中汤治疗腹痛为主症的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陈某,男,47岁,2003年4月12日诊.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主要为胃内容物及涎沫,吐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有时有类似发作史,但不甚严重,B超提示胆囊结石.就诊前进食较为油腻.血常规及B超检查后提示胆囊结石伴感染.经门诊抗炎对症治疗4天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仍时有上腹部疼痛不适.疼痛剧烈时痛不可触,且时有畏寒,须加被覆.舌苔淡白,脉细紧.用大建中汤为主.花椒8g,干姜10g,党参20g,川芎12g,厚朴15g,砂仁12g,饴糖30g.日1剂,浓煎至300mL,分3次服,嘱清淡饮食.服完第1剂中药后症状改善,疼痛减轻.服完第2剂后疼痛消失,随访未发作.

    作者:黄智斌;尹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银质针齐刺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银质针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109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用改良银质针齐刺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银质针齐刺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陈伟;姜兴鹏;谢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梅花针叩刺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百会、印堂、安眠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用梅花针叩刺百会、印堂、安眠穴,同时配合常规针刺;西药组口服西药艾司唑仑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6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百会、印堂、安眠穴配合常规针刺可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时国臣;刘敏;王婧;林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石斛夜光丸治疗眼病体会

    石斛夜光丸具有平肝清心、疏风清热、健脾益肺、调补肝肾、滋阴明目功效,多用于治疗青盲、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内障眼病.我们用石斛夜光丸治疗眼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 溢泪症张某,男,27岁,2003年3月就诊.双眼畏光、流泪1个月余,曾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抗生素眼药水、角膜营养剂点眼治疗效果不佳.查双眼睑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泪道冲洗通畅,眼球前、后节(-).精神不振,哈欠连连,纳差,经常腰痛,舌质淡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迎风流泪,西医诊断为溢泪症,慢性结膜炎.给予利福平眼药水1日3次,石斛夜光丸9g、口服、1日2次.3日后畏光、流泪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治疗2周后畏光、流泪症状消失,随访未复发.

    作者:马宏杰;杨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指出:“黄芪桂枝五物,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也可治也.”笔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肩周炎、顽固性呃逆等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三叉神经痛邓某,女,65岁,2012年12月20日就诊.1个月前右侧面部疼痛,呈电击样发作,时发时止,疼痛难忍,甚至用手锤击或挠、揉疼痛部位,每天发作10余次,用针灸、卡马西平等治疗疼痛及发作次数有所减轻,后继续治疗效果欠佳.右侧面部疼痛,每天发作5~6次,咀嚼时加重,精神紧张,夜间睡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痰热阻络,气血不通.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药用黄芪60g,桂枝15g,白芍30g,赤芍30g,川芎10g,陈皮10g,法半夏15g,茯苓20g,丹参20g,生姜10g,甘草20g,大枣10枚.5剂,水煎温服,每日3次.5天后复诊,疼痛大减,数天一发.上方继服5剂,未再发作.

    作者:钟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阳痿研究进展

    阳痿是男子性功能障碍中较严重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递增状态,现就近几年中医治疗阳痿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林贤仁等[1]认为形体偏盛、素有痰湿、嗜食辛辣厚味、湿热内蕴,或交合不当、湿热邪毒盘踞肝脉,或强力入房、忍精不泄、败精瘀滞精道、化生湿热,或热病后湿热未除尽、下注肝经等,均可出现湿热下注,伤及肝脉,而导致宗筋不用.

    作者:王呈祥;宋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消补汤治疗男性乳疠48例观察

    目的:观察消补汤治疗男性乳疠的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消补汤(自拟),对照组口服乳腺散结颗粒.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54.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补汤治疗男性乳疠疗效显著.

    作者:张玉丽;张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32例用清热化瘀排石汤加味治疗.结果:26例治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88%.结论: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效果很好.

    作者:李浩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偏头痛针灸治疗体会

    偏头痛多起于青春期,女性较多,常有家族史.多在情绪波动、疲劳、食物过敏、食用奶酪、巧克力、咖啡及饮酒和月经来潮等诱因的作用下发病,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头痛多在同一侧,间歇期可完全正常.造成偏头痛的主要因素是由5-羟色胺、儿茶酚胺、组胺、缓激肽、神经多肽、前列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这些物质引起血管收缩,这是偏头痛的前驱症状的原因,而后血管舒张,引起偏头痛.尽管偏头痛发病机理有血管源性学说、神经源性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假说、基因调控学说,但具体发病机制仍然不清.偏头痛的防治方面,针刺镇痛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小,在偏头痛的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10年来,我们用针灸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刘初容;张永红;曾盼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芍药地黄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55例

    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笔者以行气活血、清热凉血为治法,用芍药地黄汤加枳实、酒炙大黄为基本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甚佳,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5例,均为中医门诊及皮肤科门诊患者.男32例,女23例;年龄大68岁,小21岁;病程长15天,短2天;发病于头部2例,颈部5例,胸胁部30例,背部13例,下肢5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皮肤病学》拟定[1].①多在春秋季节发病,以成年患者多见.②皮损出现前,常见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③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疱壁较紧张,常单呈带状分布,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坏疽性.④可见有难以忍受的疼痛,或皮损消褪后仍遗有疼痛.

    作者:唐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53例

    目的:观察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用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12~14日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以肌酐为主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症状及临床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肾康汤为主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

    作者:刘莉;余家奇;曹文富;蒋发群;刘培洪;彭纪临;罗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有报道显示,34%~76%的癌症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1].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CCN)在2007年发表的《癌因性疲乏实践指南》中定义癌因性疲乏(CRF)是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乏力感或疲惫感,与活动不成比例,与癌症或癌症的治疗有关,并经常伴有功能障碍.

    作者:刘文;张柳;薛红;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康复训练.结果:随访4个月~6个月,优21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87%.结论: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泰贤;张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傅春华治疗月经后期经验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退后7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1].傅春华教授是全国中医药教育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从事临床科研与教学40余年,擅长治疗月经不调等疾病,现将导师治疗月经后期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昕;傅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藻酸盐敷料换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藻酸盐敷料和生理盐水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换药对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创面疼痛轻、愈合快(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换药能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曹席静;张林;唐玲;陈曦;曾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杂病验案二则

    1 阳虚湿滞(郁病)代某,女,48岁.2011年11月19日初诊.口、鼻、眼干燥感数年,经过多家医院用中、西药(具体药名不详)治疗不愈,情绪低落,怀疑是绝症.胃脘胀满,不思水,背心、足心凉,精神、胃纳、睡眠、大便可,舌质淡有齿痕、苔薄黄腻,脉沉.2年前行子宫切除术.虽感口、鼻、眼干燥,但不思水,舌脉亦无阴虚表现.初步印象为湿热阻滞中焦,升降失司,气机不畅,水津不布,机窍失润.治以清化湿热,调畅气机.方用甘露消毒丹化裁.白豆蔻10g(后下),藿香12g,茵陈20g(先煎),滑石30g(包煎),川木通8g,黄芩15g,石菖蒲10g,淡竹叶15g,连翘12g,浙贝母12g,薄荷10g(后下),香附12g.5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450mL,分3次饭后温服.嘱不要过度忧虑.2011年11月26日复诊,诸症未见好转,舌仍有齿痕、苔转白腻,脉沉细.求医心切,反复询问其病可否治好,虽5剂药后未见明显疗效,也按时复诊,足见其对医者的信任.前方不效,当另谋良策.观其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背心觉冷.

    作者:王辉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十针”治疗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1例

    张某,女,43岁,2012年11月15日初诊.2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反复发作无定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头晕发作时不能行走,休息后稍有好转,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时有头痛、双上肢麻木、偶有恶心、耳鸣、视物旋转,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于当地医院予以针灸推拿治疗后好转,但症状反复发作.1月前复发加重,头晕、头痛,视物旋转,双上肢麻木,恶心、呕吐,喉中痰多易咯,纳可,眠差,二便调.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3项偏高,血压115/76mmHg,舌淡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弦滑.查臂丛牵拉实验(-),旋颈实验(+).

    作者:付莉;苏志维;余青;赵征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静滴,对照组33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及平均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良好.

    作者:王一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术后复发2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21例用活血化瘀补肾散结汤配合维生素E200mg口服.结果: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茎硬结症术后复发效果较好.

    作者:王超国;徐新建;张利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