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辉
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辅治痰浊阻肺型喘证的疗效.方法:42例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1例,两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6.19%,治疗组90.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辅治痰浊阻肺型喘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魏长宝;谭登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角化型手癣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用中药醋剂浸泡结合1%特比奈芬软膏外涂患处.结果:痊愈率81.5%,总有效率95.4%,2年复发率1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角化型手癣有较好效果,且复发率低.
作者:刘启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对照组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加通心络胶囊和血塞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欣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5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0例用西药治疗,试验组200例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4%、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罗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笔者自拟益气养血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3例,女19例;28~ 40岁9例,41~84岁23例;病程长8年,短3个月;轻度(仅下肢髁骨内外微肿,用手指按仅有微印)7例,中度(双下肢水肿,用手按髁部即没指,且下午肿势明显,早上水肿消失)10例,重度(除下肢明显水肿指按髁骨没指外,双上肢及面部水肿,下午下肢剧肿,次日早上水肿消失,体有头晕失眠等)15例.
作者:李永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按就诊先后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口服西药三苯氧胺,观察组加服逍遥散加味,疗程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8%、对照组6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
作者:卢业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我国不孕症发生率约为7%~10%,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中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1].曾倩主任医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杨家林学术经验传承人,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更年期诸症、痛经等疾病.现将曾师运用人工周期法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唐红云;冯玉霞;王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理中丸、二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左甲状腺素治疗,治疗组加用理中丸及二仙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6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甲状腺功能、血脂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药联合理中丸、二仙汤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显著.
作者:刘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我们用温针深刺治疗膝骨关节炎7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小32岁,大78岁;左膝36例,右膝28例,双膝14例;病程短2个月,长21年.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及关节间隙改变,排除结核、感染、骨折及占位性病变.
作者:杨晓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偏头痛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2例用活络效灵丹加减内服,对照组用尼莫地平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3%.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偏头痛瘀血型疗效较佳.
作者:单愿军;冯方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伤痛宁搽剂合接骨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伤痛宁搽剂结合接骨膏外敷,对照组外搽正红花油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疗程为1周.结果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5.16%、98.15%,对照组分别为62.50%、8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伤痛宁搽剂合接骨膏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瞿亿明;袁德培;谭彩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蒲七胶囊治疗放环后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给予蒲七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宫血宁胶囊口服,两组均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67.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行经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行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七胶囊治疗放环后经期延长效果较好.
作者:殷艳萍;吕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李某,男,51岁,2008年7月20日初诊.因“两次鼻中隔术后,反复发热3个月”,于2008年6月23日入住重庆某三甲医院,7月9日行第3次鼻中隔术,病检为炎性肉芽组织及少许坏死组织中散在不典型细胞,另见灶性鳞状细胞增生.发热不退,疑为肿瘤并准备到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作进一步筛查.自行转请中医试治.反复发热3个月余,下午加重,体温在39℃左右,伴鼻阻不通,有黄色稠涕,手心特别热,面色红赤,口干多饮,无汗,尿多,纳差,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
作者:王辉武;李群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法定的细辛剂量为水煎内服,成人1日1~ 3g.笔者查阅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认识与使用,并结合临床应用心得,探讨细辛用量如下.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生华阴,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如葵叶,色赤黄,一根一叶相连,色白者,善(《神农本草经》).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指出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作者:刘小利;欧阳作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治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Vitc营养支持、美林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退热、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比较对照组快(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治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
作者:干美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腧穴艾灸预防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两组均术后常规抗炎、止血治疗,治疗组同时艾灸中极、关元、气海、石门、三阴交腧穴.结果: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治疗组15.87%,对照组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艾灸可预防肛肠病术后急性尿潴留.
作者:吴汉泉;周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李想;徐京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著《脾胃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该书载医论36篇,方论63篇,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卷.卷上以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盛衰论等论述脾胃学说的主要观点,引述了大量《内经》、《难经》原文.卷中阐述了脾胃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如对饮食劳倦所伤、脾胃虚弱、安养心神的用药与针刺等.卷下论述脾胃与天地阴阳、升降沉浮的密切关系,并结合病症提出了各种治疗方法,有论有方,并附有案例[1].
作者:张宏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马钱子配伍苏木(简称马苏)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中IL-1 β、IL-6、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马苏配伍后的抗炎机制并寻求佳配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1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马钱子单煎剂组,马苏1∶6、1∶12、1∶18、1∶24煎剂组.除空白组外于大鼠右后足跖垫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0.1mL,复制AA大鼠模型,测定AA大鼠滑膜中IL-1 β、IL-6、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马苏1∶18煎剂组能显著降低AA大鼠滑膜中IL-1 β、IL-6的含量(P<0.05),且能升高AA大鼠滑膜中IL-10的含量(P<0.05).推测马苏是通过降低AA大鼠滑膜中IL-1β含量、减少炎性因子IL-6的分泌,升高保护性因子IL-10含量发挥其抗炎作用.结论:马苏对AA具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佳配比为马苏1∶18煎剂.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杨子东;唐迎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腹泻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岁16例,5~7岁13例,8~10岁11例,平均6.5岁;病程3月~1年19例,1年~3年12例,3年~5年9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22例,伴有恶心呕吐16例,伴有轻度腹痛10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2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岁17例,5~7岁14例,8~10岁9例,平均5.6岁;病程3月~1年20例,1~3年11例,3~5年9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11例,伴有恶心呕吐8例,伴有轻度腹痛6例,里急后重4例,血常规查白细胞明显增高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詹传锋;朱其建;李连贞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