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湿温发热

王辉武;李群堂

关键词:反复发热, 鼻中隔, 医科大学, 细胞增生, 三甲医院, 肉芽组织, 坏死组织, 发热不退, 不典型, 重庆, 肿瘤, 中医, 体温, 术后, 舌质, 筛查, 初诊, 成都, 鼻阻
摘要:李某,男,51岁,2008年7月20日初诊.因“两次鼻中隔术后,反复发热3个月”,于2008年6月23日入住重庆某三甲医院,7月9日行第3次鼻中隔术,病检为炎性肉芽组织及少许坏死组织中散在不典型细胞,另见灶性鳞状细胞增生.发热不退,疑为肿瘤并准备到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作进一步筛查.自行转请中医试治.反复发热3个月余,下午加重,体温在39℃左右,伴鼻阻不通,有黄色稠涕,手心特别热,面色红赤,口干多饮,无汗,尿多,纳差,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CAG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则为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rastic cancer,PLGC).目前认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均为癌前病变,来自日本的1900例早期胃癌的检查结果,有94%的萎缩性胃炎是由不规则黏膜发展来的,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1].CAG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恶心、嗳气、食欲减退、钝痛等[2.目前,临床上对CAG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3],而中药治疗CAG却显现出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几年中药治疗CAG的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朱永苹;朱燕华;张学宁;林寿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细辛用量探讨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法定的细辛剂量为水煎内服,成人1日1~ 3g.笔者查阅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认识与使用,并结合临床应用心得,探讨细辛用量如下.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生华阴,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如葵叶,色赤黄,一根一叶相连,色白者,善(《神农本草经》).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指出细辛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作者:刘小利;欧阳作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3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百令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对照组只用氯沙坦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中医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疗效显著.

    作者:马欣;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清热排毒胶囊对急性痛风大鼠模型IL-1β、IL-8和TNF-α的影响

    目的:研究清热排毒胶囊对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浸出液中IL-1 β、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清热排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戴芬组)、模型组、空白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于第5天灌胃给药1h后予尿酸钠晶体局部关节腔注射形成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量大鼠踝关节关节肿胀度,应用ELISA法测定踝关节浸出液中IL-1 β、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踝关节浸出液中IL-1 β、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和戴芬组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明显,IL-1 β、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低于戴芬组(P>0.05).结论:清热排毒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发挥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组织中IL-1 β、IL-8和TNF-0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苗慧;马鸿斌;孙红旭;杨雪芳;常建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8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对症及支持性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0.00%,总有效率98.87%,对照组痊愈率53.33%,总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松;李铁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在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ADL评分(Bathel指数BI)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总有效率96%.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辅治脑梗死疗效满意.

    作者:王同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腹泻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岁16例,5~7岁13例,8~10岁11例,平均6.5岁;病程3月~1年19例,1年~3年12例,3年~5年9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22例,伴有恶心呕吐16例,伴有轻度腹痛10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2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岁17例,5~7岁14例,8~10岁9例,平均5.6岁;病程3月~1年20例,1~3年11例,3~5年9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11例,伴有恶心呕吐8例,伴有轻度腹痛6例,里急后重4例,血常规查白细胞明显增高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詹传锋;朱其建;李连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源性眩晕80例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用益气活血化痰中药治疗,对照组用敏使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2.5%,对照组7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孙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荨麻疹方治疗慢性荨麻疹65例

    目的:观察荨麻疹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用荨麻疹方自拟治疗.结果:痊愈50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5%.结论:荨麻疹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肖万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苗医弹筋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Lumbar muscle strain)是由于腰骶部肌肉及其着点筋膜在劳累,受寒等情况下所导致的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表现为腰骶部一侧或两侧出现弥漫性疼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弯腰困难,活动不便.慢性腰肌劳损属苗医“腰痛”范畴.苗医学秉承“壅塞为病,通达为康”的治疗理念,认为一切疾病均因壅塞不通所致,各种原因的壅塞是造成病痛的主要因素,故有“胃不通则积,肺不通则喘,肝不通则昏,脑不通则乱,肾不通则肿,心不通则憋,身不通则痛”之说[1].

    作者:李家权;袁德培;杨进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36例

    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们用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股骨头早期坏死3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201 1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患者,为Ficat Ⅰ、Ⅱ期或ARCO1~3期,股骨头外形尚可无明显塌陷.男27例,女9例;年龄26~ 72岁,平均47.5岁;单侧股骨头坏死者22例,双侧发病者14例;酒精性12例(23髋),激素性23例(19髋),外伤性1例(1髋).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经常规检查无重要脏器病变,且可耐受手术,治疗前2周无其它药物服用史.

    作者:刘昱;张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组加用白眉蛇毒血凝酶,3天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56%、对照组8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262,P=0.05).结论:白眉蛇毒血凝酶止血快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泮托拉唑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泮托拉唑.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抵挡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下肢血管病变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抵挡汤对糖尿病模型大鼠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配合高脂饲料饮食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抵挡汤组、辛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给药12周后取股动脉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的阳性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下肢动脉血管ICAM-1 和VCAM-1表达增多.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抵挡汤组、辛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组的大鼠动脉血管免疫组化染色ICAM-1 和VCAM-1表达减少.结论:抵挡汤抑制糖尿病大鼠下肢血管ICAM-1及VCAM-1表达,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机理之一.

    作者:高悉航;牟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2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1].张玉珍教授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PCOS肝经郁火证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0例,均为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5.64±4.29)岁,BMI(21.30±2.54) kg/m2,WHR(0.82±0.06),病程(3.64±1.45)年,初潮年龄(13.76±1.45)岁,月经稀发、频发、功血30例,痤疮18例,多毛15例,不孕12例.

    作者:骆世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异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内异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0例给予内异胶囊口服,对照组108例给予丹那唑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00%、对照组56.4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痛经程度均明显减轻,痛经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P<0.01).结论:内异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

    作者:徐巧燕;傅宝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TAS)的关系.方法:125例为观察组进行中医分型,8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及B(apoA1、apoB)、脂蛋白(a)[Lp(a)]和总抗氧化活性(TAS).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TC、Lp (a)水平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困脾证TG、LDL-C高于其他各型(P<0.05),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TAS明显低于其他各型(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异常,总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血脂变化明显,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抗氧化活性差.

    作者:刘庆;王汉敏;谭婕;吴建华;凌家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分为寒湿凝滞证和湿热瘀阻证,寒湿凝滞证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湿热瘀阻证用大黄牡丹汤加减.对照组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72%、对照组72.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有较好效果.

    作者:韩志平;夏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玄麦甘桔汤合苍耳子散治疗慢性喉炎100例

    慢性喉炎(Chronic laryngitis)以声音嘶哑、喉部分泌物增加、喉部不适感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们用玄麦甘桔汤合苍耳子散治疗慢性喉炎1 0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均为中医门诊及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男40例、女60例,年龄30~ 50岁,病程短3个月、长5年.诊断标准依据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①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②次要症状为咽喉干燥,或疼痛,或伴有咳嗽咯痰、清嗓、异物感等症.③病程较长,声音嘶哑时轻时重.④喉部检查喉黏膜多有暗红色充血、肿胀或萎缩,声带肿胀、肥厚,声门闭合不全.

    作者:唐燕;付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2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7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李想;徐京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肾运脾法治疗便秘30例

    目的:观察益肾运脾法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用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加味治疗.结果: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结论:补中益气汤合济川煎治疗便秘效果较好.

    作者:顾三元;胥靖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