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

蒙元劲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麻醉, 颅内动脉瘤, 异丙酚, 瑞芬太尼, 硝普钠
摘要: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级、Ⅱ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异丙酚+瑞芬太尼组)31例,B组(硝酸甘油+瑞芬太尼组)31例,均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并记录开始降压前(T1)、降压后10 min(T2)、降压后4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两组各阶段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压后心率快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病例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手术过程顺利.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而硝酸甘油复合瑞芬太尼降压后容易引起心率加快,认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更适合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急诊科护生进行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对急诊科实习护生进行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在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7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8名和对照组38名,对实验组进行自我效能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行为的干预.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护理基础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学习态度、总评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劳动纪律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在急诊科实习护生的认知行为干预,可增强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急救技术和急救知识,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何兰燕;赵小平;谭耀坤;黄秋环;黄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26例的X线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X线影像学表现,提高对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X线影像学表现.结果 AIDS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肺癌12例,Kaposi肉瘤1例,鼻咽癌2例.AIDS合并恶性肿瘤胸部X线影像无特征性.结论 AIDS患者由于免疫缺陷,容易诱发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肺癌,少见的有Kaposi肉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等.

    作者:欧阳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全植入式脐静脉泵灌注化疗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全植入式脐静脉泵灌注化疗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52例肝癌切除术后,应用全植入式脐静脉泵进行门静脉灌注化疗,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结果 52例患者随防1~7年,患者完成化疗疗程2~12个疗程.21例小肝癌组切除术后1年、3年、5年复发率分别为33.3%、52.3%、57.1%;22例大肝癌组切除术后1年、3年复发率分别为68.1%、77.2%;5例巨大肝癌组术后1年、3年复发率均为60.0%;4例行介入治疗后切除肝癌者1年、2年复发率均为50.0%.全组化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植入式脐静脉泵灌注化疗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其方法 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不失为一种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精心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有利于提高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范淑君;李志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6例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19例(73.1%),结石残留7例.术中大出血1例,胆瘘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经相应处理均治愈.结论 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式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赵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软组织缺损70例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大为18 cm×30 cm,小为6 cm×8 cm.结果 本组70例经修复后66例皮瓣完全成活,术中因血管变异放弃手术2例,因血管变异改为代偿性股前内侧游离皮瓣移植且皮瓣成活1例,因误伤血管蒂皮支致皮瓣坏死1例.随访3~24个月,皮瓣外形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有弹性,有排汗功能,皮瓣恢复部分浅感觉;20例皮瓣臃肿需皮瓣整形.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管解剖位置较稳定,血管口径粗,血管蒂长,供皮区相对隐蔽,对外观功能影响小,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常用的皮瓣之一.

    作者:唐继全;甘干达;陶智刚;扈克治;罗平;黄卫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症9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的疗效.方法 精液不液化患者27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每组各92例.治疗组用复方丹参片配合维生素C加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对照1组应用维生素C加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对照2组单纯应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精液常规,比较3组治疗前后精液液化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1组为44.6%,对照2组为60.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液不液化,较单纯用西药或单纯使用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李大文;韩伟;孟繁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和分娩时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处理的经验.结果 病因: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9例(37.5%),妊娠期高血压5例(20.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37.5%),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4.2%).经阴道分娩1例(4.2%),剖宫产23例(95.8%).发生产后出血7例(29.2%).足月儿20例,早产儿4例,均存活.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上,孕妇无症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孕妇孕期每2周1次监测血小板,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激素治疗.于分娩、手术、麻醉前提升血小板,可防治产后大出血、新生儿出血症.

    作者:吴玉英;施月秋;邬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内分泌专业医护人员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状况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27名基层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27名基层医院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基本正确11名占8.7%,部分正确31名占24.4%,完全错误及空白卷85名占66.9%.结论 基层医院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的原则基本不能把握,需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培训或提供相应的工具书.

    作者:甘敏;张勇胜;陈青云;夏宁;李霞;蔡劲薇;潘琼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的预测研究

    目的 探讨蛋白质谱分析用于预测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TP方案耐药和敏感的卵巢癌患者各20例,抽血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比较不同敏感、耐药患者的蛋白质质谱差异.结果 耐药组与敏感组的蛋白质谱分析比较,发现两组的蛋白质谱中存在M 3819.54、M4474.06及M3158.49等3个差异蛋白.结论 蛋白质谱分析法可用于预测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具有方法 简便,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等优点.

    作者:赵营;杜佩妍;汤凯雯;吴蕴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以往在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得到较高的重视.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能完全解释肝移植术中循环改变.近年来,肝移植中心肌损伤逐渐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肝移植围术期的心肌损伤进行研究,以降低肝移植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和病死率.以下就心肌损伤的机制、检测及心肌保护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梁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西平话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用于研究人类起源、族群形成等问题的常用群体遗传学标记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不管有无功能,常染色体内的核酸序列都会碰到混杂的难题,即同源重组.每对染色体,其一来自母亲, 另一个来自父亲,在传代时,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会打断以后重新拼接,所以不同位置的突变之间一般关系不大,其组合型基本没有意义.就目前而言,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应用得多的是mtDNA和Y染色体非重组区,因它们没有重组区段的现象,每个个体内的这类遗传物质都是只来自双亲中的一方,没有来自父母双方的同类DNA区段,这样重组就几乎没有物质基础了.通过对其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短串联重复片段(short tandem repeat,STR)等遗传标记的研究和检测,可揭示人类的起源与形成过程[1,2].下面分别介绍mtDNA 和Y染色体上遗传标记在人类起源和形成研究中的应用及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作者:甘瑞静;潘尚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纤支镜介入治疗结核性气管狭窄16例的护理体会

    结核性气管狭窄发病率居各种良性疾病致气道狭窄病因的首位.气管狭窄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肺不张、难治性阻塞性肺炎,严重者导致肺功能受损, 影响病人通气功能,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和窒息[1].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病人传统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治疗费用大、恢复慢,部分患者无法接受治疗.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以往需要手术治疗或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而获得满意的疗效[2,3].近3年来我们对16例结核性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行高频电烧灼、气管球囊扩张术、气管及支气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剑梅;王自秀;张成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胸腺肽对老年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腺肽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胸腺肽60 mg,1次/d,2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显著升高,CD3+、CD4+、CD4+/CD8+细胞数高于治疗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体C3明显升高(P<0.05).结论 胸腺肽辅助治疗能提高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张树锋;段小嬿;陈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同种带瓣血管冻存与Bax、Bcl-2基因表达之间关系

    同种带瓣血管有结构自然、中心血流及抗反流、免疫性低、不易形成血栓、不易附着细菌等特性,已成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主要生物材料之一.但带瓣血管在处理及保存的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带瓣血管移植后不可生长,且有远期瓣膜失去功能、管道钙化狭窄等缺点,需二次置换管道[1].Bcl-2家族蛋白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蛋白质,Bcl-2家族的表达和调控是影响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和Bax分别是Bcl-2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基因,并且Bax是Bcl-2活性的主要调控因子[2].抑制与促进二者的比值决定细胞是否发生凋亡.

    作者:韦懿桐;郑宝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9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用5-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方案;对照组45例用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表阿霉素方案.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CR 5例,PR 25例,SD 12例,PD 3例;对照组CR 3例,PR 23例,SD 14例,PD 5例.观察组发生毒副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紫杉醇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其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鹏;田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 种方法检测 HBsAg 弱阳性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时间分辨荧光(TRF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等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结果 的差异.方法 用TRFIA法检测HBsAg为弱阳性的血清标本100份和阴性血清标本101份,分别用ELISA及GICA方法 检测HBsAg含量,对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RFIA法HBsAg弱阳性标本100份中,ELISA法检测阳性97例,符合率97.0%,特异性96.0%;GICA法检测阳性83例,阳性符合率83.0%,特异性95.0%.ELISA 法与TRFIA法检测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ICA检测阳性率分别低于ELISA法及TRFIA法(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低浓度HBsAg标本灵敏度与TRFIA法相似,但GICA法灵敏度低于TRFIA法及ELISA法,GICA法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检率.

    作者:欧阳清;刘健;石青峰;蒋冬香;王彩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切口原位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4例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 .方法 对3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肌苷2.0 g,原位低温下阻断肾动脉后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手术前后检查包括KUB、IVP、CT、B 超、血BUN、Cr 等,术后随访.结果 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石一次取净32例,2例残留结石经ESWL治愈.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0~90 min,平均40 min;出血量100~450 ml,平均150 ml.术后并发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患肾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小切口原位低温下阻断肾动脉配合静脉注射肌苷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具有方法 容易掌握、出血少、创伤小、肾功能损害小、手术安全等特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之一,易于在无条件行微创手术的医院开展.

    作者:卢尚光;高宏君;罗向东;梁泰生;梁霄;周杰彬;谭臻;农谦;吴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甜茶甙和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甜茶甙和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产酸及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将甜茶甙和木糖醇稀释为6个浓度,以 TTY 液体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变形链球菌液,厌氧培养24 h后,蒽酮法测定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含量.结果 随着甜茶甙溶液浓度的升高,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降低(P<0.01);对照组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高于甜茶甙组和木糖醇组(P<0.01).结论 甜茶甙和木糖醇均能抑制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

    作者:黄丽微;何克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皮肤扩张器注水后并发急性大片皮肤坏死的临床观察(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经验及相关技术,以指导今后工作.方法 报告1例扩张器注水后急性大片皮肤坏死病例及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因患者早期注水过急过快,注水间隔时间过短,使其囊内压过高,局部皮肤苍白,血运障碍,出现毛细血管栓塞,形成局部坏死继发感染.结论 扩张器注水应遵循渐进扩张的原则,按扩张器的容量定量注水,以少量多次注水是比较合理的.同时重视注水期间相关操作细节,密切观察皮肤血运状况,适当调整注水量及注水间隔,及时正确处理,才能有效地避免组织缺血坏死.

    作者:肖汉;殷国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RI和CT平扫/增强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5 例鼻咽癌患者的MRI和CT平扫/增强影像学资料.结果 245例鼻咽癌中,MRI平扫及增强显示鼻咽癌侵犯咽旁间隙、口咽、咽后淋巴结、颅底骨质、鼻窦、海绵窦、颅内等的检出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时MR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时MR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及增强与CT平扫及增强对鼻咽癌鼻腔侵犯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鼻咽癌肿块、邻近结构和咽后淋巴结转移等,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放射治疗靶区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凤荣;李雁平;卢功源;徐旭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