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甜茶甙和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对比研究

黄丽微;何克新

关键词:甜茶甙, 木糖醇, 变形链球菌, 水不溶性胞外多糖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甜茶甙和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产酸及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是否有差异.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将甜茶甙和木糖醇稀释为6个浓度,以 TTY 液体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变形链球菌液,厌氧培养24 h后,蒽酮法测定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含量.结果 随着甜茶甙溶液浓度的升高,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降低(P<0.01);对照组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高于甜茶甙组和木糖醇组(P<0.01).结论 甜茶甙和木糖醇均能抑制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肽对老年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腺肽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胸腺肽60 mg,1次/d,2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显著升高,CD3+、CD4+、CD4+/CD8+细胞数高于治疗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体C3明显升高(P<0.05).结论 胸腺肽辅助治疗能提高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张树锋;段小嬿;陈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对急诊科护生进行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对急诊科实习护生进行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在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7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8名和对照组38名,对实验组进行自我效能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行为的干预.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护理基础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学习态度、总评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劳动纪律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在急诊科实习护生的认知行为干预,可增强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急救技术和急救知识,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何兰燕;赵小平;谭耀坤;黄秋环;黄艳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的预测研究

    目的 探讨蛋白质谱分析用于预测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TP方案耐药和敏感的卵巢癌患者各20例,抽血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比较不同敏感、耐药患者的蛋白质质谱差异.结果 耐药组与敏感组的蛋白质谱分析比较,发现两组的蛋白质谱中存在M 3819.54、M4474.06及M3158.49等3个差异蛋白.结论 蛋白质谱分析法可用于预测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具有方法 简便,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等优点.

    作者:赵营;杜佩妍;汤凯雯;吴蕴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9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用5-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方案;对照组45例用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表阿霉素方案.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CR 5例,PR 25例,SD 12例,PD 3例;对照组CR 3例,PR 23例,SD 14例,PD 5例.观察组发生毒副反应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紫杉醇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其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鹏;田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钢板在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钢板治疗80岁以上A3型股骨转子间闭合性骨折12例.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16~24 d,平均19 d.11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6~28个月,平均13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1周.按黄公怡疗效评价,优7例,良4例.无感染,患肢完全负重后无明显髋内翻、螺钉退出松动、钢板断裂等情况发生.结论 股骨近端外侧加压锁定钢板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牢固,手术灵活、安全,失血量少,易取得成功.

    作者:罗显德;欧兆强;王景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颈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颈部动脉彩超检查,分别对颈动脉血管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以及血管内血流动力学进行测量.结果 108例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检出斑块55例,其中颈动脉狭窄24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无创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秦蕾;潘永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输液室实施流程再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目的 寻找输液室佳的工作流程,提高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 运用流程再造的方法 对输液流程中不合理因素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流程再造后,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相互间配合默契,病人等候时间由1~2 h减少到0.5 h;患者满意度由94%增加到98%,差错发生由年发生率1%~2%降至0.结论 通过流程再造可提高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梁金清;黄霜霞;陶品月;崔妙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 17例,四部分骨折3例. 结果 32例平均愈合时间8周.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优19例,良9 例,可4 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应用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姚汉刚;余占洪;李再学;谢文伟;廖德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和分娩时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处理的经验.结果 病因: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9例(37.5%),妊娠期高血压5例(20.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37.5%),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4.2%).经阴道分娩1例(4.2%),剖宫产23例(95.8%).发生产后出血7例(29.2%).足月儿20例,早产儿4例,均存活.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上,孕妇无症状,不需治疗;血小板低于50×109/L但无症状的孕妇,可行常规产科检查,孕妇孕期每2周1次监测血小板,若伴有黏膜出血或出血高危因素时应予激素治疗.于分娩、手术、麻醉前提升血小板,可防治产后大出血、新生儿出血症.

    作者:吴玉英;施月秋;邬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左心房横纹肌肉瘤超声心动图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左心房横纹肌肉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左心房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心房扩大,腔内可见一形态不规则的实性等回声光团,大小约50 mm×47 mm×32 mm,随心脏收缩舒张往返于左心房与左心室流入道,蒂附着于左心房后壁左肺静脉口旁.术后免疫组化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左心房横纹肌肉瘤.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左心房肿瘤诊断有很高的价值,但声像图缺乏特征性,定性较难,确诊需要术后免疫组化及病理检查.

    作者:李茂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位肝移植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以往在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得到较高的重视.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能完全解释肝移植术中循环改变.近年来,肝移植中心肌损伤逐渐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肝移植围术期的心肌损伤进行研究,以降低肝移植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和病死率.以下就心肌损伤的机制、检测及心肌保护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梁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西平话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用于研究人类起源、族群形成等问题的常用群体遗传学标记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不管有无功能,常染色体内的核酸序列都会碰到混杂的难题,即同源重组.每对染色体,其一来自母亲, 另一个来自父亲,在传代时,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会打断以后重新拼接,所以不同位置的突变之间一般关系不大,其组合型基本没有意义.就目前而言,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应用得多的是mtDNA和Y染色体非重组区,因它们没有重组区段的现象,每个个体内的这类遗传物质都是只来自双亲中的一方,没有来自父母双方的同类DNA区段,这样重组就几乎没有物质基础了.通过对其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短串联重复片段(short tandem repeat,STR)等遗传标记的研究和检测,可揭示人类的起源与形成过程[1,2].下面分别介绍mtDNA 和Y染色体上遗传标记在人类起源和形成研究中的应用及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作者:甘瑞静;潘尚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男性乳腺癌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 对10例男性乳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9例,低分化癌1例.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8例术后接受化疗.随访3~7年,8例无复发转移,其中7例存活至后一次随访时间,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脑血管意外;2例局部复发,1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 男性乳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确定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X线钼靶片结合仔细体检有助于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综合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作者:茹海明;张传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 种方法检测 HBsAg 弱阳性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时间分辨荧光(TRF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等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结果 的差异.方法 用TRFIA法检测HBsAg为弱阳性的血清标本100份和阴性血清标本101份,分别用ELISA及GICA方法 检测HBsAg含量,对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RFIA法HBsAg弱阳性标本100份中,ELISA法检测阳性97例,符合率97.0%,特异性96.0%;GICA法检测阳性83例,阳性符合率83.0%,特异性95.0%.ELISA 法与TRFIA法检测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ICA检测阳性率分别低于ELISA法及TRFIA法(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低浓度HBsAg标本灵敏度与TRFIA法相似,但GICA法灵敏度低于TRFIA法及ELISA法,GICA法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检率.

    作者:欧阳清;刘健;石青峰;蒋冬香;王彩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 对10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3%,以呼吸道感染常见.住院时间及侵入性操作是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要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腹腔镜下行粘连松解术治疗35例不同程度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5例中手术成功30例(85.7%),加用辅助小切口行病灶切除、肠吻合术3例,中转开腹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和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3~72个月无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少、恢复快、费用少、再粘连梗阻率低等优点.

    作者:周启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内分泌专业医护人员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状况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27名基层医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27名基层医院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基本正确11名占8.7%,部分正确31名占24.4%,完全错误及空白卷85名占66.9%.结论 基层医院内分泌专科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饮食处方制定的原则基本不能把握,需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培训或提供相应的工具书.

    作者:甘敏;张勇胜;陈青云;夏宁;李霞;蔡劲薇;潘琼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皮肤扩张器注水后并发急性大片皮肤坏死的临床观察(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器植入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经验及相关技术,以指导今后工作.方法 报告1例扩张器注水后急性大片皮肤坏死病例及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因患者早期注水过急过快,注水间隔时间过短,使其囊内压过高,局部皮肤苍白,血运障碍,出现毛细血管栓塞,形成局部坏死继发感染.结论 扩张器注水应遵循渐进扩张的原则,按扩张器的容量定量注水,以少量多次注水是比较合理的.同时重视注水期间相关操作细节,密切观察皮肤血运状况,适当调整注水量及注水间隔,及时正确处理,才能有效地避免组织缺血坏死.

    作者:肖汉;殷国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6例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19例(73.1%),结石残留7例.术中大出血1例,胆瘘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经相应处理均治愈.结论 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式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赵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切口原位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4例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 .方法 对3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肌苷2.0 g,原位低温下阻断肾动脉后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手术前后检查包括KUB、IVP、CT、B 超、血BUN、Cr 等,术后随访.结果 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石一次取净32例,2例残留结石经ESWL治愈.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0~90 min,平均40 min;出血量100~450 ml,平均150 ml.术后并发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患肾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小切口原位低温下阻断肾动脉配合静脉注射肌苷行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具有方法 容易掌握、出血少、创伤小、肾功能损害小、手术安全等特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之一,易于在无条件行微创手术的医院开展.

    作者:卢尚光;高宏君;罗向东;梁泰生;梁霄;周杰彬;谭臻;农谦;吴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