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汝森;徐如祥;姜晓丹;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额部及面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15例全部成活,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处理后皮瓣成活,1例远端表皮起水泡,经换药后成活.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能提供充足的组织量且存活力高,供区隐蔽,不牺牲重要血管,适用于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好.
作者:黄运严;谭海涛;覃秋海;边建民;陈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门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抽取2008年门诊处方6212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共有1897张,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16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8.59%.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主要有:无指征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间隔不合理、同类药物重复使用、用法用量不当、配伍禁忌、选药不舍理、疗程过长等.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可将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陆卫英;何丽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危险因素进行分层(低危组14例,中危组10例,高危组16例,极高危组20例),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低危组、中危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危组、极高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的依赖性舒张功能与危险分层有关.提示高血压高危、极高危组人群可常规进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雪玲;骆峰;雷蓓;伍业冬;李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拔除女性患者留置双J管的简便方法.方法 在B超引导下采用小号弯取石钳经尿道拔除42例成年女性患者留置在膀胱的45根双J管.结果 44根双J管一次性顺利拔出,1根尾部拔出体外后不明原因受阻,再经开放手术拔除.结论 在B超引导下经女性尿道钳取法拔除双J管是简便、经济、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术及效果.方法 对12例诊断为B1期及B2期的前列腺癌患者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 h,术中平均出血量550 ml,术后病理报告:肿瘤均局限于包膜内.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均存活.无直肠、输尿管损伤,无完全性尿失禁及手术死亡发生.术后3~6个月患者均恢复完全控尿.术后50%恢复勃起功能.结论 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解剖层次清晰,较易掌握,可有效切除肿物,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罗择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银屑病自然人群的患病率约为2%[1].银屑病的病因尚不清楚,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生机制与一种免疫介导有关[2].银屑病不单单是一表皮疾病[3],是一种多因素诱导的、多基因遗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4].目前治疗银屑病药物繁多,笔者对近期国内常用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作一综述.
作者:莫报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疗效.方法 用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8例,恶性淋巴瘤12例,乳腺癌2例,鼻咽癌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白血病患者化疗缓解后,给予5~9个疗程的化疗巩固治疗,再给予化疗加G-CSF动员;乳腺癌、鼻咽癌均用NP加G-CSF动员;恶性淋巴瘤预处理方案为CBV,急性白血病预处理方案为MAC,乳腺癌、鼻咽癌的预处理方案为CCE,多发性骨髓瘤采用MC.结果 25例患者除1例鼻咽癌患者为部分缓解外,2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PLT>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9~12)d、13(12~14)d,随访时间3~41个月,1例鼻咽癌患者移植后6个月病情进展,2例白血病分别在移植后3个月及6个月复发,放弃治疗.1例淋巴瘤于移植后3个月复发,复发后经局部放疗再次获缓解,至今无复发倾向;21例至今无病生存,无移植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 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APBSCT后对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患者应定期进行序贯化疗和免疫治疗,以提高其长期无病生存率.
作者:李虎生;张华;陶晓明;冯翠;陈国添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发病原因,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对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输卵管妊娠的有关因素是盆腔炎占56.25%,宫内节育器31.28%,剖宫产6.23%、刮宫术史6.23%.结论 注意卫生,减少盆腔炎症及生殖器炎症的发生;使用宫内节育器后注意安全期避孕,减少受孕机会;提高输卵管手术质量,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王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对广西医科大学2002级71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进行儿科学临床见习带教,并进行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教参与学生认为互动启发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结论 互动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益于学生的儿科临床见习带教方法.
作者:单庆文;王琳琳;农光民;韩蕴丽;陈国力;韦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5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5例,设正常健康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MMP-9、TIMP-1的浓度.结果 血清MMP-9浓度在AMI组及UAP组升高(P<0.01),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IMP-1浓度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MP-9水平升高与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黄巧娟;朱继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循经取穴针药结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循经取穴电针加十一方跌打药酒温和灸治疗;对照组60例.直接用药酒涂擦进行温和灸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为88.3%;复发率治疗组为3.0%,对照组为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经取穴电针加十一方跌打药酒温和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日兰;刘景洋;朱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国内近15年来关于直接盖髓术保存活髓疗效的临床研究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集1994~2008年发表的有关盖髓术疗效的中文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循证医学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177篇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46篇,无A级文献,2篇B级文献,44篇C级文献.各研究间不具有一致性,无法进行Meta分析.结论 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直接盖髓术保存活髓疗效的证据不充足,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俊;李政权;高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微球栓塞化疗与碘油栓塞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都采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1.4 g/m2,顺铂60~80 mg/m2),接着A组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后用KMG微球栓塞,B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碘油栓塞.结果 近期缓解率A组74.0%、B组4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位生存期A组18个月、B组11个月;生存1年以上患者A组占65.0%、B组占40.0%,A组1年生存率优于B组(P=0.031).结论 经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灌注KMG微球栓客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疗效明显优于支气管动脉灌注碘油栓塞化疗.
作者:蒙志斌;马亦龙;康平;李志坤;欧盛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大型超市销售定型包装蜜饯类食品的卫生质量,探讨影响卫生质量的因素,以便更好地监督管理.方法 对5年来随机抽检大型超市销售的定型包装蜜饯类食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市售定型包装蜜饯类食品的合格率低(58.02%),影响合格率的主要原因是理化指标超标,其中甜味剂的超标率高.结论 蜜饯类食品的监管重点应放在生产领域,加强时蜜饯生产企业的许可审查和日常监督,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高蜜饯类食品的卫生质量.
作者:谭玉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传统小切口搔刮术治疗腋臭的复发原因,并依此改进术式,提高疗效.方法 双侧腋臭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术式组和改进术式组各38例,改进术式的关键是皮下分离时要使腋窝皮瓣达到一定的厚度(约4mm),并在搔刮后用眼科剪对皮瓣内面作适当修剪,将附着于真皮面上的残余汗腺、汗腺管及毛囊等结构清除.结果 传统术式组38例,治愈率42.11%;改进术式组38例,治愈率86.84%.改良组疗效优于传统术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改进搔刮术治疗腋臭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罗建国;高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可疑异位妊娠的98例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经腹部检查,再经阴道检查,观察了解子宫内情况,附件区有无异常包块及其内部、周边的彩色血流信号,盆腔有无积液等,并进行有关测量.结果 经TVCDS诊断98例异位妊娠,手术病理证实96例,诊断符合率98.0%;误诊2例,误诊率2.0%.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准确率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宇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各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各种入路手术治疗70例髋臼骨折.根据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7例(其中6例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后壁骨折+后柱骨折14例,前壁骨折+前柱骨折11例,双柱骨折8例,髋臼横形骨折20例.对前壁和前柱骨折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和S-P入路;对后壁或后柱骨折者,采用K-L入路;对于髋臼横形骨折,视骨折移位是以前柱或后柱为主,分别采用前或后入路;对于前、后柱移位均明显和双柱骨折的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扩大的髂股入路.结果 53例获随访1~5.5年,其中优27例(51%),良18例(34%),可6例(11.3%),差2例(3.8%).发生异位骨化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9例.结论 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于减少手术创伤,准确复位骨折,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绍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及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5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9例,B组29例.A组仅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疗法;B组除上述疗法外,口服阿卡波糖50 mg/次,3次/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BMI、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B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HOMA-β、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HOMA-IR及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HOMA-β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BMI均下降(P<0.05).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显著降低餐后2h血糖,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叶学和;颜晓东;梁深;劳丹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应用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以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83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2008年3~12月在儿科病房住院的186例为研究组,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服务满意度为97.3%,对照组为76.5%,研究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0);PDCA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为(89.1±5.6)分,对照组为(71.2±5.8)分,PDCA评分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作者:黄江莲;周惠宏;曾春嫦;陈文进;唐丽琴;谢德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人造血管修复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15例因注射毒品致假性肢动脉瘤患者行人造血管修复重建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15例肢体均存活,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恢复,肤色、皮温及毛细血管反应正常,下肢行走功能基本恢复,无跛行.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重建血管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关键,而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唐四桂;饶海芳;黄云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