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阅读治疗与提示卡片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马润娟;李艳春

关键词:阅读治疗, 提示卡片, 精神科,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研究阅读治疗与提示卡片在精神科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阅读治疗与提示卡片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应用于精神科患者.结果:把阅读治疗与提示卡片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应用于精神科患者可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起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结论:阅读治疗与提示卡片相结合是精神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做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指导

    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尚不够明确[1],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差,作为患者家属如何做好患者的家庭监护尤为重要,现从四个方面粗浅分析如何做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指导,目的是预防患者的病情复发、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

    作者:李金丽;鲍金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曲美他嗪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含镁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胰岛素8 ~ 12U+氯化钾1.0g+L-门冬氨酸钾镁10 ~20nl,治疗初3~5天加25%硫酸镁10~15ml)每日1次,7~14天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52例(92.7%),对照组总有效44例(8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疗效,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田玉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观察与护理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末期以肝细胞大面积脂肪性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有关,病死率极高[1].因此,临床观察及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刘丽华;于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应对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改善措施.方法:对某精神专科医院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的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SCL -90在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与常模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明显心理问题.

    作者:秦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FHIT、PC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FHIT、PC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研究其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PCNA在18例正常宫颈组织、52例CIN和69例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FHIT在正常宫颈组织、CIN 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织中阴性率分别为0%、9.1%、29.4% 、41.7%、66.7%,正常组与宫颈癌组之间、CIN组与宫颈癌组之间、CIN Ⅰ、Ⅱ组与CIN Ⅲ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细胞分化的降低,FHIT阴性率上升.PCNA在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为84.1%,高于CIN和正常组(P<0.05),CIN和宫颈癌两组FHIT阴性者的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FHIT正常表达者(P<0.01),FHIT与PCNA呈负相关关系.结论:FHIT、PCNA蛋白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FHIT缺失可作为判断CIN有可能发展为浸润癌的有用指标.CIN和宫颈鳞癌中的FHIT缺失常与PCNA过度表达同时存在,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作者:王宝;高志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治不孕症156例分析

    目的:观察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诊治不孕症156例.结果:盆腔粘连79例(50.64%),输卵管积水阻塞55例(35.26%),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9.75%).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异常者124例(79.49%),腹腔镜检查异常者56例(35.90%),宫腔镜检查异常者68例(43.59%).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宫腔镜或腹腔镜单项检查(P<0.05).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是不孕症的有效诊治方法.

    作者:李利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原因及对策

    血小板计数对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如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很多学者对血小板减少的各种原因进行了探讨,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各种因素1.1 生理性因素 一天之内生理性血小板数量的波动可增减6%~10%,午后略高于早晨.

    作者:赵伟;杨柏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成人Still病误诊1例分析

    成人Still病临床以高热、关节炎、皮疹及伴有系统性内脏损害为特征,发生于成人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老年患者少见,合并肝损害更少见.本例为老年患者,反复多次游走多家医院,而误诊为感冒、荨麻疹、胃炎等.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也给临床医生带来考验,有幸及时诊断1例,值得总结以助同行减少误诊.

    作者:丁晓华;黄勇;侯小东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黄芪建中汤的临床应用

    黄芪建中汤为仲景经方,见录于《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篇》,后世应用本方范围甚广,方简理清,用之确实,余用之深有体会,古人无见之理,圆直并俱,引人入胜.整理数则病例如下:1病例简介1.1 虚劳患者女,25岁.初诊时间2009年3月6日.主症:精神倦怠,午后烘热如潮,开始不以为意,照常工作,渐至潮热加重,到四平市内某医院门诊治疗,经胸部透视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转诊于结核病医院,服用抗结核等药物3个月,未见好转,并逐渐胃纳不佳,形体日益消瘦,经水不行;大便溏薄,日行三四次,间杂冻腻,便时腹痛隐隐.

    作者:刘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在低流行状态下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2006年以来,我县麻风病疫情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发病率0.53/10万,年患病率0.002‰;共新发麻风病患者6例(含1例流动人口),复发麻风病1例;至2010年10月在治5例,治愈1例.所发病例均为散发,大多无明确传染史,未发生儿童病例.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1 主要工作及做法1.1 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健全网络 根据江苏省麻风病防治规划,结合我县麻防工作的实际,2006年重新发文明确了以县卫生局副局长为组长的麻防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

    作者:丁维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尘肺的CT征象分析

    目的:评价尘肺的CT影像特征对尘肺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尘肺确诊病例,其中Ⅰ期尘肺2例,Ⅱ期尘肺3例,Ⅲ期尘肺7例.所有患着行CT平扫.结果:所有尘肺患者CT表现为弥漫性结节、纤维条索及网状阴影.Ⅱ、Ⅲ期出现不同程度肺气肿.Ⅲ期出现纤维斑块;除Ⅰ期尘肺外,均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Ⅱ期1例、Ⅲ期5例肺门淋巴结呈蛋壳样钙化.Ⅱ、Ⅲ期尘肺中有5例胸膜呈不同程度增厚.结论:结合职业史及影像学表现,尘肺可明确诊断.

    作者:管风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黄芪注射液外敷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外敷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肛肠病术后创面采用黄芪注射液外敷治疗,与肛肠病术后创面仅采用普通治疗24例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痔痊愈时间(12.6±1.0)d,肛裂(13.8±1.6)d,肛瘘(16.2±1.6)d;对照组痔痊愈时间(18.1±1.2)d,肛裂(19.8±1.3)d,肛瘘(22.5±1.5)d.治疗组痊愈时间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术后72h肿胀明显2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 =7.11,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湿透纱条外敷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梁皓天;王忠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体征、动脉血气及血脑钠肽(BNP)变化.结果:治疗组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BNP等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快速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德春;吴峰;丁惠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2011年章丘市某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某煤矿农民工职业性健康现状,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162例煤矿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对X线胸片、心电图、血压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疑似职业病检出率3.70%,发病年龄45~55岁,发病工龄3~10年;心电图异常率15.43%,心电图异常与年龄无关,但与工种有关;血压异常率6.17%,血压异常与年龄及工种无关.结论:对煤矿工人职业病防治工作应该加强.

    作者:徐令兰;景慎文;刘琳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方法:根据高血压的高危害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占重要地位.

    作者:李亚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

    对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因此,确保患者及时、准确用药,是保证患者获得治疗效果的前提.现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和精神药物使用的特殊性,将护理措施分述如下:1 用药前的护理用药前的护理是患者入院阶段的护理.

    作者:于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结合痴呆患者实际日常生活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维持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残存的功能,解决行为问题和保持交流,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许多认知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是针对于某一方面认知功能缺陷进行的训练,为顺应将康复过程个体化,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现将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康复训练做一综述:1 智力训练智力训练主要针对轻、中度患者的训练,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逻辑联想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常识和计算能力等.

    作者:吴结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第3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不同的COPD患者有不同的疾病自然史,但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尤其是当患者持续接触有害物质时.COPD的并存疾病很常见,应积极识别,合并存在的疾病常使COPD的治疗变得很复杂.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也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老年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达10%~13%.我科近3年来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100例,为将病死率降至低限度,做好院前急救及护理是关键,现将我科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及早期观察要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而老年人心肌梗死常以无痛型出现,这与老年人血浆中脑腓肽和β内腓肽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赵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综合性医院自杀高危患者的预警及安全管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自杀高危患者的预警及安全管理.方法:对综合性医院自杀高危患者制定评分标准及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自杀发生率由10%以上降到5%以下,医患纠纷由1.5%以上降至0.5%以下.结论:在综合性医院对自杀高危患者制定评分标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降低自杀发生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来念;陈燕;樊孝春;晏小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