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损伤31例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徐旭;李启国;邓忠南;利仕文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摘要: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少见,占腹部损伤的3%~5%[1],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器官损伤,因其解剖部位和生理特性,故诊断和治疗十分困难,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

    目的 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在关节镜监视下配合C-臂透视下行小切口骨折复位,螺钉、钢板内固定,术中不切开关节囊,在镜下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的损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所有骨折均在3~5个月内愈合,无感染和严重关节炎等并发症,按相关标准评定效果,优良率89.28%.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固定满意,操作安全,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范宁;金先跃;黄德征;陈强;罗一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研究现状

    浅低温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福维;陈铭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度肾病性水肿患者血浆白蛋白的使用时机对血透超滤发生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血浆白蛋白的使用时机对透析超滤缓解重度肾病性水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30例重度顽固性水肿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间断血液透析超滤治疗,106例次在血透中使用白蛋白,治疗组53例次于透析开始即静滴血浆白蛋白,对照组53例次于透析结束前30 min静滴血浆白蛋白,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的变化及发生症状性低血压、肌肉痉挛的例次.结果 治疗组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的例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透析1、2、3、4、5 h RB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水清除量大致相等情况下,在透析开始时静滴血浆白蛋白具有较好的维持血容量作用,可显著减少症状性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的发生.

    作者:蒙如庆;韦喆;覃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固定义齿修复第一磨牙缺失的咀嚼功能评价

    目的 评价固定义齿修复第一磨牙缺失的咀嚼功能.方法 以同年龄段的天然牙作为对照,采用吸光度法测定20例患者修复第一磨牙侧的咀嚼效能,同时对患者固定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惠者固定义齿侧的咀嚼效能与其咀嚼功能问卷调查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第一磨牙固定义齿组的咀嚼效能与天然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固定义齿的咀嚼功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咀嚼效能的测试与患者的主观评分相关.结论 固定义齿能满足第一磨牙缺失患者正常咀嚼功能的要求,绝大多数患者对固定义齿的咀嚼功能表示满意.

    作者:陈宏宇;林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6分钟步行试验与心脏彩超评价不同剂量福辛普利改善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与心脏彩超评价不同剂量福辛普利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惠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2周后随机分成两组,小剂量组应用福辛普利10 mg,大剂量组应用40 mg,疗程20周,用药前后均测定6M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 两组病人在应用福辛普利后6MWT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但是大刺量组改善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种监测方法作直线相关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有一定相关性(r=0.31,P<0.05).结论 6MWT及LVEF均能较好的评价心功能,但6MWT具有更加简单,重复性更好,且更加经济.

    作者:梁添书;余木生;刘建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烧伤患者血清前自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附58例报告)

    目的 探索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烧伤病人58例,其中烧伤总面积小于15%组38例,面积大于50%组20例,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伤后1、7 d及14 d采取静脉血标本.应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PA的浓度.结果 大面积烧伤组的PA水平在检测的不同时期明显低于小面积烧伤组,每组在不同时间检测的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水平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而降低,PA作为烧伤后的炎症程度的动态变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辉;周迎春;关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眼挫伤后房角后退继发青光眼136例的临床分析

    眼挫伤房角后退及其引起的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其发病机理一直是临床上致力于探索的问题.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136只眼挫伤房角后退1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EICU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方法 对EICU 238例机械通气的患者的病原学检查,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97例检出37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0.03%,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17.82%,真菌占19.15%,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都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VAP病原菌以C-菌为主,呈多重耐药,应重视并强调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周明;王柏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男性性传播疾病混合感染328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男性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萘瑟菌(NGH)、人类乳头状瘤病毒6、11型(HPV6及11)、单纯疱疹病毒(HSV-Ⅱ)等STD混合感染患者3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晓;赵应斌;梁志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胰性胸腹水3例报告

    胰性腹水和胰性胸水并存临床甚少见,Cameron等[1]报告34例慢性大量胰性胸腹水,12例单有胰性胸水.近年来我院收治3例慢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胸腹水,现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黄家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派丽奥软膏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3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派丽奥软膏结合超声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行超声龈下刮治术后,治疗组在牙周袋置派丽奥软膏,每5 d置药1次,连续置药3次;对照组口服甲硝唑、四环素片治疗15 d.两组均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派丽奥软膏结合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疗效较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钟丹;朱镜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1 053例的体会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硬膜外阻滞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1 0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切口切除乳房良性肿瘤435例的体会

    我科采用小切口皮内缝合方法治疗乳房良性肿瘤435例,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良好,术后乳房外观及形态无改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旭贵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笑气吸入性镇痛分娩100例临床观察

    我院产科2005年6~12月采用笑气吸人性镇痛分娩10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黄丽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术前禁食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择期手术前患儿禁食、禁饮是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预防在手术中呕吐而发生误吸和窒息的危险.传统的做法是根据医嘱,护士于术前一日告知患儿及家长,禁食8 h,禁饮4~6 h,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由于医患双方的种种原因,未能按标准执行,导致患儿禁食禁饮时间普遍延长,以致患儿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家属焦虑、不满.

    作者:卢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载脂蛋白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A1、Apo-B)的水平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28例肝病患者和87例健康者的血清Apo-A1和Apo-B水平.结果 除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组外,其他肝病患者血清Apo-A1、Apo-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重型肝炎下降为明显,其次为肝硬化及慢性肝炎重度、中度组.结论 肝病患者的裁脂蛋白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及肝功能代偿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清中Apo-A1、Apo-B的含量能可靠地了解肝细胞损害程度,Apo-A1、Apo-B的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降低,监测其水平有助于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覃运荣;谢建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儿童麻疹42例临床分析

    我科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麻疹患儿4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2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麻疹诊断标准[1].

    作者:胡大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两种烤瓷后牙固定桥修复的远期疗效对比

    目的 评价后牙纯钛烤瓷固定桥修复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504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制作后牙三单位纯钛烤瓷和镍铬合金烤瓷固定桥各362个.根据美国加州牙科协会的评价标准修订的标准,对其临床结果进行10年的追踪评价.结果 经过10年的临床观察,纯钛烤瓷固定桥与镍铬合金烤瓷固定桥在修复体完整度方面疗效相近(P>0.05);而纯钛烤瓷固定桥在边缘适合性、边缘变色、牙龈着色、牙龈反应方面均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固定桥(P<0.05~0.001).结论 后牙纯钛烤瓷固定桥修复的远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邓文正;邱伟芳;郭庆;黄汝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P法检测EM患者36例异位内膜、32例在位内膜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VEGF蛋白在正常内膜、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2)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分泌期VEGF表达强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强度均较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泌期VEGF表达,在位和异位内膜强于对照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VEGF表达,三组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作者:韦明;雷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腔隙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预防复发的研究

    目的 探索透明质酸钠在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用40只未成年日本大耳兔进行人工颞下颌关节创伤,2个月后,摄X线片,选择确诊为颞下颌关节强直病变30只.将动物随机分两组进行关节成形术,每组15只.A组右侧为A1组,腔隙内未作任何处理组;A组左侧为A2组,腔隙内分次注射透明质酸钠(HA)组;B组右侧为B1组,腔隙内置入大腿阔筋膜组;B组左侧为B2组,即腔隙内置入大腿阔筋膜并分次注射HA组;C组2只为对照组,未行关节成形术.注射HA侧,于术后每周注射1次.共4次.术后1、2、4、8、12周5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动物3只,取髁突,观察髁突大体形态,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陷凹、骨赘形成等;然后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脱钙,制片,HE染色,观察髁突表面有黏弹性保护膜、关节软骨(或软骨样细胞)、密质骨形成,以及表面下骨小梁和骨髓腔组织学变化情况等.结果 关节成形术后腔隙内未注射HA,从术后1~12周,髁突形态逐渐成梨形,表面逐渐规则,骨小梁缓慢致密,但骨髓腔仍未消失,可见骨赘生成,未见有软骨组织形成;关节成形术后腔隙内注射HA,术后1~2周髁突表面组织形成与关节成形术后腔隙内未注射HA基本相同,但4~12周髁突表面逐渐规则,骨陷凹空虚逐渐减少,骨小梁明显致密钙化,骨髓腔消失,髁突表面能见明显大量软骨样组织,部分见薄层软骨纤维层形成.结论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后腔隙内注射HA能促进髁突形态学及关节面下骨小梁改建,抑制骨赘生成,促进髁突表面软骨样组织的形成.

    作者:吴发印;陈琼;李华林;郭瑞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