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合明
目的 评价固定义齿修复第一磨牙缺失的咀嚼功能.方法 以同年龄段的天然牙作为对照,采用吸光度法测定20例患者修复第一磨牙侧的咀嚼效能,同时对患者固定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惠者固定义齿侧的咀嚼效能与其咀嚼功能问卷调查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第一磨牙固定义齿组的咀嚼效能与天然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固定义齿的咀嚼功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咀嚼效能的测试与患者的主观评分相关.结论 固定义齿能满足第一磨牙缺失患者正常咀嚼功能的要求,绝大多数患者对固定义齿的咀嚼功能表示满意.
作者:陈宏宇;林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激励是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刺激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推动和控制人向着既有个人需要,又有组织目标需要而奋斗的心理过程[1].
作者:零恒莉;潘敏;雪丽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柳江河道内鱼类肝吸虫囊蚴感染情况.方法 在不同河段选取3种相同的鱼类,采用直接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查鱼体内肝吸虫囊蚴,并用动物感染证实所染虫种.结果 三地3种鱼类肝吸虫囊蚴的平均感染率为7.9%;不同河段鱼类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5);3种鱼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以兰刀鱼感染率高,为14%.结论 柳江河段三地3种鱼类均有感染肝吸虫囊蚴的机会,各种鱼感染的情况有所不同.
作者:申海光;周振座;何曲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群众掌握恙虫病相关知识的现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群众掌握预防恙虫病知识水平,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病人、陪护及探视者、社区及乡镇群众、参加征兵体检的青年进行恙虫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恙虫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以上各类人群对恙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健康教育后他们对恙虫病基本知识、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较教育前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恙虫病健康教育后,可使广大群众正确掌握恙虫病预防知识,有助于降低恙虫病发病率和减少因病致贫的人数.
作者:辛煜芳;何志娟;莫荣容;黄忆;潘莲芳;梁雪英;姚琼超;梁映;周明钊;杨敬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科2007年7月1日至2007年11月15日共50例患儿采用毛巾缠绕留置针固定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李君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正常寄生于人体呼吸道、胃肠道内,条件致病.
作者:李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尿毒症患者的生命期限得到延长,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备受关注,而贫血、营养不良和心血管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肾性贫血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作者:龙华;沈艳清;黄文彩;黄玉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中高生长抑素(SS)水平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的关系,以期预测FD儿童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6~14岁的FD患者中,检测出血浆SS升高FD儿童33例为观察组,随机对应配对血浆SS正常FD的儿童33例作对照组,分析两组儿童治疗前、后血浆SS水平、症状评分及相互关系.结果 (1)两组儿童血浆中SS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促胃动力药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不能改变FD儿童血浆SS水平.(2)使用促胃动力药及根除Hp治疗FD儿童,血浆SS升高的FD儿童效果较血浆SS正常的FD儿童差.
作者:陈振;万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的儿童,以5~7岁的男孩多见[1,2].此损伤并发症颇多,可原发或继发血管神经损伤、前臂缺血性挛缩,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肘部畸形或关节僵硬[3].
作者:许永秋;王文权;李东海;卢庆弘;王崇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苦丁茶在我国作为药品和饮品使用有悠久历史.苦丁茶主产于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福建等地,远在东汉<桐君录>中就曾记载过,历代作为贡品上贡朝廷,采其嫩叶或芽制成的成品茶.
作者:黄雪梅;蒙大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肺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器官,以往认为出现肺转移癌已属肿瘤晚期,预后不良,不宜手术治疗.但近年来国内外对部分肺转移癌病人选择性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耀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例MM患者接受APBSCT治疗,采用环磷酰胺(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干细胞,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并保存于-80℃冰箱;用马法兰200 mg/m2方案预处理后,解冻回输冻存的干细胞.观察患者移植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动员后获得单个核细胞数(MNC)3.705 × 108/kg;CD34+细胞数2.56 × 106/kg.患者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ANC)>0.5 × 109/L、血小板计数(PLT)>20× 109/L的时间分别是12 d、15 d.移植后随访1年患者处于完全缓解(CR)状态.结论 APBSCT治疗MM安全有效.
作者:蓝梅;林金盈;李永敢;韦美秋;朱霞;任咏薇;曾维平;黄玉葵;雷静;王玉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方法 对EICU 238例机械通气的患者的病原学检查,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97例检出37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0.03%,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17.82%,真菌占19.15%,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都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VAP病原菌以C-菌为主,呈多重耐药,应重视并强调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周明;王柏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学价值.方法 在对正常人体周围神经进行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对36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常规高频超声检查,以探明神经形态结构的改变,并与手术神经探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体周围神经高频超声图像为边界清楚的管状结构,内部可见神经束高回声平行束状结构,呈有序排列走向,具有连续性.发生病损时有序排列及回声发生改变.神经吻合术后发生断端神经瘤时,可见实质性椭圆形膨大的瘤体,神经束回声中断.神经断裂时可见神经连续性及神经束状回声中断,粘连时可见神经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走向改变;卡压性损伤可见神经缩窄变细外膜回声增强改变.32例有手术指征,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一致.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神经的形态结构,用于检查周围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学价值,能够直观的及早发现神经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佟剑平;首家保;韦响新;李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65%,经典的张力带固定法对大部分髌骨骨折而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临床上纵行骨折比较少见,我科2004年4月至2006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2例,经随访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栋;黄巍峰;冯江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斑秃为突发性的非炎症性、非瘢痕性片状脱发[1].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治斑秃患者50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莫报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眼挫伤房角后退及其引起的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其发病机理一直是临床上致力于探索的问题.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136只眼挫伤房角后退1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技术在四肢电烧伤在手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 电烧伤9例患者共16个患肢,使用高分辨率超宽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Fl)及二维超声诊断仪(2D),检测患肢创面段及刨面近心端5、10、15 cm皮下组织、肌肉组织、血管损伤情况.结果 (1)经2D检测,深度电烧伤后各种组织的受损范围不同:血管>肌肉组织>皮下组织;创面中心段血管内膜未显示,离创面中心的血管可见内膜水肿、管腔闭塞、血栓形成.(2)CDFI检测可以发现,创伤部位血管走行变异、屈曲、管腔狭窄或增宽,上述结果与随后手术治疗时所见一致.(3)减张术后2~3 d皮下组织肿胀明显减轻;清创术后1周皮下组织肿胀、焦痂、血栓消失;术后1~2周血管内膜水肿、血管走行变异,节段性管腔狭窄、增宽等情况改善;组织瓣移植均移植成功.结论 超声检测可直观地显示深度电烧伤后皮下组织、肌肉组织、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可准确判断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和评价手术效果.
作者:廖丽萍;陈思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联合气管内加压滴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肺出血的惠儿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在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血凝酶;治疗组42例在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血凝酶气管加压滴入给药.结果 治疗组治愈38例,治愈率为90.5%;肺出血停止时间(5.9±2.3)h,呼吸机使用时间(35.1±15.2)h.对照组对应治愈18例,治愈率为47.4%;肺出血停止时间为(15.4±4.7)h,呼吸机使用时间为(54.1±28.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气管内加压滴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邓毅;张华;谭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应用异丙酚镇静具有麻醉操作简便,可控性的优点[1],我院麻醉科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异丙酚静脉注射预防行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机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