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同l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桂晓;李伟东;黄树声;赵磊;段启林;曾静;甘露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腹股沟疝, 前列腺电切术, 腹腔镜, 疝修补术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同期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腹股沟疝在高龄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18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的高龄患者,在TURP术中同时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同时实施的两种手术效果良好,拔尿管后排尿顺畅;疝手术伤口无感染,随访12~36个月,无疝复发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TURP同期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效果良好,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麦滋林-S防治恶性血液病化疗中激素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恶性血液病如自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化学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1,2],其中激素(强的松常用)是化疗方案中的组成药物之一,它常常导致消化道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返酸、嗳气、腹胀、腹痛.

    作者:赵卫华;马劼;杨杰;邓东红;程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护理人员获激励机遇的调查与分析

    激励是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刺激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推动和控制人向着既有个人需要,又有组织目标需要而奋斗的心理过程[1].

    作者:零恒莉;潘敏;雪丽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闭合复位经皮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纵行骨折12例

    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65%,经典的张力带固定法对大部分髌骨骨折而言,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临床上纵行骨折比较少见,我科2004年4月至2006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2例,经随访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栋;黄巍峰;冯江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蓝光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的护理问题及采取护理风险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74例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新生儿光疗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评估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躯体皮肤受损(肢体擦伤、头面部躯干皮肤抓伤)、拔针、脱针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护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在蓝光治疗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可确保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护理时的安全,避免或降低患儿发生意外伤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杨红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烧伤患者血清前自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附58例报告)

    目的 探索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烧伤病人58例,其中烧伤总面积小于15%组38例,面积大于50%组20例,正常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伤后1、7 d及14 d采取静脉血标本.应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PA的浓度.结果 大面积烧伤组的PA水平在检测的不同时期明显低于小面积烧伤组,每组在不同时间检测的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水平随着烧伤面积的增加而降低,PA作为烧伤后的炎症程度的动态变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辉;周迎春;关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5例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为糖尿病常见的急性严重并发症,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孙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的问题及对策

    2003年SARS事件和2004年禽流感事件之后,各级政府对卫生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疗救助、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这三大体系建设的发展,卫生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但是在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处理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丁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贴补法治疗陈旧性鼓膜穿孔55例

    陈旧性鼓膜穿孔多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部外伤等引起,它不仅影响传声功能,引起传导性耳聋,而且使本来与外耳道隔绝的中耳腔屏障缺失,外界的细菌易侵入,反复引起中耳炎,并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耳病.

    作者:周志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量饮酒后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1例报告

    近年来,国内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lbdo myolysis,RM)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多种原因均可导致RM的发生.文献报告,RM中约20%与大量饮酒有关.

    作者:周凡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苦丁茶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

    苦丁茶在我国作为药品和饮品使用有悠久历史.苦丁茶主产于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福建等地,远在东汉<桐君录>中就曾记载过,历代作为贡品上贡朝廷,采其嫩叶或芽制成的成品茶.

    作者:黄雪梅;蒙大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作者:黄雪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眼挫伤后房角后退继发青光眼136例的临床分析

    眼挫伤房角后退及其引起的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其发病机理一直是临床上致力于探索的问题.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收治136只眼挫伤房角后退1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腔镜用于急腹症腹腔探查的分析

    因腹膜炎而进行开腹探查术,阴性率可高达22%.急诊腹腔镜手术不仅对腹部病变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而且使一些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作者:劳景茂;何文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43例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增多,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妇女多见[1,2],而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后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保守治疗因长时间卧床可引起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加重骨质疏松,同时复位效果差,影响骨折愈合,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还可诱发相关并发症及使原有伴发病加重,因而死亡率较高[3].

    作者:张向敏;金伟;谢光明;许峰;易军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HIV感染64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妊娠合并HIV感染的孕产妇64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庞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P法检测EM患者36例异位内膜、32例在位内膜和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VEGF蛋白在正常内膜、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2)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分泌期VEGF表达强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生期和分泌期表达强度均较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泌期VEGF表达,在位和异位内膜强于对照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VEGF表达,三组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的表达异常与EM的发病有关.

    作者:韦明;雷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2例HIE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干预组新生儿进行家庭护理与干预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定期家庭走访,对2组新生儿进行预后记录评估.结果 相同月龄干预组的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促进HIE患儿的智能发育,使其预后大有改善.

    作者:黄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儿童麻疹42例临床分析

    我科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麻疹患儿4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2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麻疹诊断标准[1].

    作者:胡大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人肺结核100例X线诊断的探讨

    近年来,由于老年人肺结核病发病率增加,病变比较复杂,X线变化多端,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现对100例老年人肺结核的胸片表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仕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组30例,负荷剂量为0.125%的左旋布比卡因8 ml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腰硬联合组3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左旋布比卡因2 mg加芬太尼20 μg.两组给予初始量后均以0.125%左旋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通过病人自控镇痛泵以5 ml/h、自控量3 ml/次、锁定时间30 min硬膜外维持.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分娩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运动神经阻滞及并发症.结果 镇痛起效时间:硬膜外组(18.6±10.1)min,腰硬联合组(3.5±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评分(VAS):硬膜外组(2.5±0.3)分,腰硬联合组(1.5±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镇痛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用于分娩镇痛比硬膜外阻滞镇痛更优.

    作者:韦娟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