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祛瘀通脉汤.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服用量、中医症候总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服用量、中医症候总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作者:蒋长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辅以双黄连(冻干)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74例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FESS术后予以双黄连(冻干)冲洗,对照组FESS术后予以氯化钠溶液冲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鼻黏液纤毛运输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辅以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较好.
作者:孔德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我们用补脾强肾化瘀汤行中药离子导入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2~64岁,平均(54.33±5.36)岁;病程5~9年,平均(6.15±2.25)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3~66岁,平均(55.23± 5.36)岁;病程5~12年,平均(6.28±3.3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胡江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激素过多分泌或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机体出现多脏器、多系统受损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以多汗、易怒、失眠、甲状腺肿大、烦躁、心动过速、食欲亢进、体重降低等为主要表现,在发病期间容易合并抑郁等不良情绪[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配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西药组用地西泮治疗,血府逐瘀汤组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血府逐瘀汤组高于西药组(P<0.05),血府逐瘀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P<0.05),血府逐瘀汤组睡眠质量指数、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好于西药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效果较好.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包醛氧淀粉,观察组用常规西医治疗加滋肾平肝息风汤.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9.13%、对照组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各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效果较好,且能显著改善肾功能.
作者:侯宝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血方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益气补血方治疗.比较两组炎症指标水平与髋关节功能.结果:炎症指标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血方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可明显缓解手术创伤造成的应激反应,降低炎症指标水平,保护免疫机能,提高髋关节功能.
作者:谢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穴位贴敷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果: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组(P<0.05),穴位贴敷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西医组(P<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较常规西医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效果较好,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更好.
作者:吴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尿病与冠心病均为临床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临床研究指出[2],高胰岛素血症是引发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若出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病情加重.冠心病往往合并心律失常、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尿病等,且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较为常见.现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崇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创口愈合时、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瘢痕面积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肛门内20mm及30mm处压力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且可减轻痛苦,维持术后肛管直肠收缩压,减少肛门功能损伤,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
作者:贵照旺;魏旭凤;牛明了;闫利君;张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疗法治疗女性月经过少及月经后期的效果.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补肾活血调经法治疗,观察组用补肾调周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雌二醇水平观察组(121.65±34.63) pg/mL,对照组(101.21±43.21) pg/mL(P<0.05);治疗后孕酮水平观察组(1.49±0.51)μg/mL,对照组(1.21±0.47) 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纽治疗后FSH水平和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周疗法可提高月经过少、月经后期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性激素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唐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观察组用小青龙汤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结果:FEV1、FVC、PEF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咳嗽程度观察组轻于对照组(P<0.05),咳痰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缓解咳嗽严重程度,减少咳痰量.
作者:董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胸部体征评分、鼻炎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朱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周围性面瘫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患侧额纹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眼裂扩大、眼睑外翻、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不能完成蹙眉、皱额、鼓腮、露齿、噘嘴和吹口哨等动作.2016年6月至11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颇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0例,均为神经内科转至我科门诊的患者.右侧面瘫11例,左侧面瘫19例;女9例,男21例;年龄7~82岁,平均35.7岁;病程1~2周.均有不同程度的表情肌瘫痪症状,5例伴有耳后疼痛.
作者:周丹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麻桂柴苓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00%、对照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谢银芳;徐江;彭发兵;庞飞;潘鸿;蒲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激光和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2、LH、FSH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可显著减少性激素含量,明显缓解症状.
作者:张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药联合中医理疗治疗非骨损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治疗组用中医理疗联合硬膜外注药,对照组单用中医理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8.3%、愈显率53.3%,对照组治愈率13.8%、愈显率37.9%,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52.5%、愈显率96.6%,对照组治愈率50.0%、愈显率84.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理疗联合硬膜外注药治疗非骨损性腰腿痛疗效显著.
作者:杨林相;柏刁;张燕;肖宇;寿廷模;韦永坤;谭玉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用药物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较好,能减轻抑郁程度.
作者:崔华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136例分为两组各6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2.65%、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炎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并可改善体内炎症状态.
作者:殷守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常规组41例,两组均常规固定、牵引等,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4周、8周后骨痂光密度值治疗组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王治国;王开强;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