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亚强;朱其一;任占平;莫军杨;刘永春;黄平;朱宝恒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中尤以低位直肠癌发生率高.减少创伤、根治肿瘤、保全肛门功能成为当今外科治疗直肠癌的主要目标.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以来,采用腹腔镜Welch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4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苏雪彤;庞黎明;李卫东;李良奇;李德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睡眠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COPD的吸氧或无创通气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中、重度COPD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各30例,检测其血氧饱和度及睡眠结构.结果 COPD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较白天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OPD及OSAS患者Ⅲ+Ⅳ期睡眠减少,快动眼睡眠期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处于持续低水平状态,夜间睡眠结构改变与OSAS患者相似,COPD患者应持续的低流量吸氧或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作者:刘剑梅;苏红;龙淑珍;黎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髁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腓肠肌起点以上2~4 cm范围内的骨折,多是由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严重骨折,常波及膝关节,治疗难度大, 如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院2002~2006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德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p53是至今为止分子生物领域研究为深入的经典抑癌基因之一,由于p53基因丢失、突变等原因导致其功能缺失是诱导卵巢癌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刘媛媛;李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多段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创伤,对于同时累及股骨颈或股骨粗隆合并股骨干的骨折,难以用一般髓内钉、DHS钉等内固定治疗.我院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应用Gamma钉治疗涉及股骨粗隆部的股骨多段骨折1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永壮;韩春;吴坤芳;覃文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TME手术原则完成21例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回顾性总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GLQI质量量表随访调查分析其生存质量.结果 21例病人成功进行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60~310 min ,平均209.29 min;术中失血量50~200 ml ,平均127.14 ml;远切缘距癌肿病灶边缘的距离2~5 cm ,平均3.07 cm,切缘癌细胞阴性;平均清扫的淋巴结数目11.24个,术后2~3 d胃肠功能恢复并下地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9 d.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低位吻合保肛术保肛率高、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生存质量高,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微创技术.
作者:黄顺荣;冯泽荣;秦千子;麦威;钟晓刚;徐胜;张贵年;牙韩清;毕连臣;余俊英;朱州;付庆芳;张馨;韦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左心房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对2例入选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Carto系统建立左心房三维电解剖图,结合肺静脉造影确定肺静脉开口,围绕左、右上、下肺静脉口完成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预设温度43℃,大功率30 W,每点消融时间大于20 s.局部电位振幅降低50%以上再移动靶点,逐点完成预定消融线. 结果 2例患者操作时间分别为181 min和193 min,透视时间为60 min和78 min,放电次数120次和136次.术后随访8个月和1个月.例2在术后第3天再发房颤,但1个月内次数较前明显减少.2例患者均无肺静脉狭窄发生. 结论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在左心房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邓金龙;覃绍明;林英忠;韦开福;覃丽萍;林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6年7~8月重庆市遭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持久高热酷暑,室外温度均在35℃以上,高时达42℃,导致中暑患者骤增,2个月内我院共收重症中暑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成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痛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52例老年腹痛原因待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都能确诊.他们存在的共同特点是与主要疾病有关的症状体征不典型,既往史复杂,并存疾病多,导致伴随症状多.结论 老年腹痛的病因很复杂,但只要我们熟悉各种可引起腹痛的疾病,同时做到耐心询问,细心体查,配合适当辅助检查就能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郑晓人;毛应然;吴妙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发生率、并发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92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为14.62‰(92/6 293),合并症以胎膜早破、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18.48%、10.87%、9.78%、11.96%.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58例,占63.04%.双胎围产儿死亡21例,死亡率为11.41%(21/184),是同期单胎围产儿死亡率1.32%的8.63倍.结论 双胎妊娠应加强产前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林红;唐达勋;潘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笔者共收治了脑囊虫病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30~47岁,平均35岁,均为农民,其中有2例为表兄弟关系.
作者:韦秀利;易春艳;袁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重症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死亡的病例约50%与呼吸功能衰竭有关[1].随着对呼吸生理认识的提高,机械通气机理和技术的进展,临床呼吸治疗效果不断提高,重症患者术后呼吸衰竭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莫彩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指背软组织缺损性断指因合并有皮肤和小静脉的缺损,过去常采用缩短指骨的方法进行再植,术后功能及外形均不满意.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多种皮瓣已被应用来解决这难题.
作者:胡进;赵劲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金纳多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 51例贝尔面瘫随机分为金纳多组25例及对照组26例,分别使用金纳多及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20 d,两组均使用相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抗病毒药及维生素B治疗.治疗后10、20 d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10 d,金钠多组14例(56%)、对照组7例(27%)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治疗后20 d,金钠多组20例(80%)、对照组14例(54%)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金纳多治疗贝尔面瘫较复方丹参有更好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宁;梁建平;侯萍;李东云;刘蓓;王涛;李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多见.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4例,随机选出57例给予穿琥宁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南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液管调节器的位置对静脉穿刺回血的影响.方法 根据输液管调节器的高低,随机将90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为A、B、C、D、E、F组各150例,各组输液管调节器夹置于距输液管接头分别为20、30、40、50、60、70 cm.结果 A、B、C、D、E、F组头皮针静脉即刻回血率分别为42.0%、54.7%、86.0%、92.0%、97.3%、94.7%,B、C、D、E、F组即刻回血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C、D、E、F组即刻回血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输液管调节器夹闭的位置对静脉回血有明显影响,从静脉即刻回血率和操作方便考虑,输液管调节器夹闭的位置距输液管接头50~60 cm处为宜.
作者:梁丽芬;莫金荣;曾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特拉唑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Embase、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特拉唑嗪与安慰剂或其他疗法比较治疗CP/CPPS男性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用Stata 9.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结果获得9个随机对照实验,其中只有4个RCTs(369例)被纳入.本系统评价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特拉唑嗪治疗CP/CPPS的疗效优于安慰剂,能有效地改善CP/CPPS患者的NIH症状指数总评分、生活质量、疼痛及排尿症状,但其不良反应也高于安慰剂.结论 根据现有的证据,可以认为特拉唑嗪有改善CP/CPPS症状的作用.但鉴于目前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病例数较少,研究质量普遍不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埃杜(Apollinaire Edou Allo'O);莫曾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东莨菪碱.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 d症状、体征(咳嗽、气喘、哮鸣音)改善分数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天数分别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 东莨菪碱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有显著疗效.
作者:苏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30%~70%,常发生于蛛网膜下腔积血较厚的区域,可表现为局限性、节段性或弥漫性痉挛,损害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其中有20%~30%可造成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和脑梗死,又称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作者:庞刚;肖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肠运动功能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IBS进行小肠钡餐造影,观察其小肠运动功能,并与15例正常组对照.结果 小肠运动力≤2 h 36例(78.2%),2~6 h 9例(19.6%),>6 h 1例(2.2%);张力增高、黏膜皱襞收缩为主21例(45.7%),张力减低、黏膜皱襞舒张为主2例(4.3%),两者相间14例(30.4%);分泌增多27例(58.7%),小肠积气3例(6.5%).结论 IBS的小肠钡餐造影有功能性X线改变,这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作者:游剑雄;韦雄;黄训;谢群仙;李冲;许家球 刊期: 2007年第06期